中国电信ap测试方案.doc
44页APAPAP 设备测试方案设备测试方案设备测试方案中国电信集团上海研究与开发中心中国电信集团上海研究与开发中心2002/8/282002/8/28 - i - 目目 录录1、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11.1 无线端接口测试.11.2 有/无 WEP 功能时的性能测试.21.3 覆盖范围测试.3情况下AP在室内的覆盖范围的测试.3情况下AP在室外的覆盖范围测试.41.4 吞吐量测试.51.5 丢包率测试.61.6 AP 在不同间隔 下的传输速率测试.71.7 AP 稳定性测试MTBF 最大无故障工作时间.81.8 AP 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92、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102.1 兼容性测试.10兼容性测试.102.2 自动切换功能.132.3 流量控制功能.14按用户数负载平衡.14按流量对用户进展负载平衡.152.4 一样 CHANNEL内的 AP 抗干扰才能 .162.5 不同 CHANNEL内的 AP 抗干扰才能 .172.6 以太网网线供电功能测试.182.7 AP 链路完好性测试.192.8 ?多端口交换功能测试.202.9 平安性功能测试.21用户两层隔离功能测试.21地址过滤功能.22形式.23测试.24播送风暴/多播控制.252.10 协议测试:.26协议测试.26协议测试.27协议测试.28协议测试.293、 管理性测试管理性测试.303.1 AP 配置参数测试.30只读根本工作参数测试.30 - ii - 可配置根本工作参数.31可配置WEP功能.323.2 管理方法测试.33配置AP.33配置AP.34配置AP.353.3 对于 AP 的配置文件进展上传和下载.363.4 通过管理软件对 AP 进展管理.37通过网管软件方式对AP的各项参数进展配置.37网管软件对以太网数据流量的监视.38网管软件对无线数据流量的监视.39网管软件对接入AP用户的MAC地址进展监视.404、 显示功能测试显示功能测试.41 第 1 页 共 44 页1、性能测试性能测试1.1 无线端接口测试无线端接口测试被测设备需要符合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关于 2.4G 频段设备测试标准。
第 2 页 共 44 页1.2 有有/无无 WEP 功能时的性能测试功能时的性能测试测试编号:工程:有/无使用 WEP 进展数据加密时的性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 AP 在有 WEP 加密时和无 WEP 加密时的性能测试工具:BenchMark 软件测试类型:必须测试配置:1有 WEP 加密功能时:参数 网卡 APRTS Threshold Off Default for APFragmentation Off Default for APWEP On,key = 0 x1234567890 On,key=0 x1234567890AP Channel 32无 WEP 加密功能时:参数 网卡 APRTS Threshold 300 Default for APFragmentation 500 Default for APWEP OFF OFFPower Save NoAP Channel 3测试过程:1使用两个网卡和一个 AP 按照以上配置建立连接2使用速率测试工具测试从一个网卡到另一个网卡的无线网络传输速率2重复测试 3 次并记录结果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使用一样的测试环境,测试 3 次做记录。
各厂家作横向比较测试说明:测试结果:测试工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有无 WEP的速率测试 第 3 页 共 44 页1.3 覆盖范围测试覆盖范围测试1.3.111Mbps 情况下情况下 AP 在室内的覆盖范围的测试在室内的覆盖范围的测试测试编号:工程:11Mbps 情况下 AP 在室内的覆盖范围的测试测试目的:测试 AP 在室内的覆盖范围测试工具: 无线链路测试工具测试类型:必须测试配置:参数 网卡 APWEP On,key = 0 x1234567890 On,key = 0 x1234567890AP Channel 11测试过程:1设置无线网卡及 AP 参数,将 AP 的速率设置成 11Mbps,无线网卡与 AP 建立连接2无线链路检测工具查看 AP 覆盖范围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使用一样的测试环境,测试 3 次做记录各厂家作横向比较测试说明:测试工程第一次米 第二次米第三次米平均值米覆盖范围测试 第 4 页 共 44 页1.3.211Mbps 情况下情况下 AP 在室外的覆盖范围测试在室外的覆盖范围测试测试编号:工程:11Mbps 情况下 AP 在室外的覆盖范围测试测试目的:测试 AP 在室外的覆盖范围测试工具: 无线链路测试工具测试类型:公共接入必须,家庭接入可选测试配置:参数 网卡 APWEP On,key = 0 x1234567890 On,key = 0 x1234567890AP Channel 11测试过程:1)设置无线网卡及 AP 参数,将 AP 的速率测试成 11Mbps,无线网卡与 AP 建立连接。
2)无线链路检测工具查看 AP 覆盖范围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使用一样的测试环境,测试 3 次做记录各厂家作横向比较测试说明:测试工程第一次米 第二次米第三次米平均值米覆盖范围测试 第 5 页 共 44 页1.4 吞吐量测试吞吐量测试测试编号:工程:吞吐量测试测试目的:测试 AP 的吞吐量测试工具:BenchMark测试类型:必须测试配置:1) 100M 交换机 2) 1 个 Windows 2000 笔记本安装 100M 网卡3) 1 个笔记本安装无线网卡测试过程:1) 连接有线笔记本到 100M 交换机2) 连接 AP 到交换机3) 连接无线网卡到 AP,保证速率为 11Mbps;4) 使用 BenchMark 从有线笔记本向无线笔记本发送一个 10M 文件;5) 重复测试 10 次,取测试速率结果的平均值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AP 的性能指标在 4-6Mbps 左右.测试说明:测试结果: 第 6 页 共 44 页1.5 丢包率测试丢包率测试测试编号:工程:丢包率测试测试目的:AP 的丢包率测试工具: 测试丢包率的专用仪器测试类型:必须测试配置:测试过程:1)连接有线笔记本到 100M 交换机2)连接 AP 到交换机3)连接无线网卡到 AP,保证速率为 11Mbps;4) 使用 BenchMark 从有线笔记本向无线笔记本发送一个 10M 文件;5) 使用丢包率仪器记录丢包率的结果。
重复测试 10 次,取丢包率结果的平均值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测试说明:测试结果: 第 7 页 共 44 页1.6AP 在不同间隔在不同间隔 下的传输速率测试下的传输速率测试测试编号:工程:AP 在不同间隔 下的传输速率测试测试目的:测试 AP 在不同间隔 下的传输速率测试工具: 测试类型:必须测试配置:参数 网卡 APWEP NO NOAP Channel 11速率 auto auto测试过程:1设置无线网卡及 AP 参数动,STA 与 AP 建立连接2STA 与 AP 之间的间隔 为 5 米,测量其速率3STA与AP之间的间隔 为15米,测量其速率4STA 与 AP 之间的间隔 为 25 米,测量其速率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测试说明:无线网卡和被测 AP 间没有障碍物测试工程5 米Mbps10 米(Mbps)15 米(Mbps)25 米(Mbps)不同间隔 的传输速率 第 8 页 共 44 页1.7 AP 稳定性测试稳定性测试MTBF 最大无故障工作时间最大无故障工作时间测试编号:工程:AP 稳定性测试测试目的:测试 AP 的稳定性测试工具: 编制的脚本文件需要实验测试类型:必须测试配置:测试过程:1)连接有线笔记本到 100M 交换机2)连接 AP 到交换机3)连接无线网卡到 AP,保证速率为 11Mbps; 4)使用编制的脚本软件记录最大无故障工作时间。
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AP 速率保持稳定测试说明:测试结果: 第 9 页 共 44 页1.8 AP 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测试编号:工程:AP 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测试目的:测试 AP 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工具: 测试类型:必须测试配置:测试过程:1)被测 AP 加 55 度高温,在高温老化室内,连续加电测试 72 小时2)运行测试软件,测量 AP 的速率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测试说明:测试结果: 第 10 页 共 44 页2、功能测试功能测试2.1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2.1.1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测试编号:工程:兼容性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工具:使用和传递 1 个 40M 文件测试类型:必须测试配置:测试过程:1)将 STA1 的 RTS 门限关闭,Fragmentation 关闭,翻开 WEP,设置成0 x9876543210, 节能形式关闭;AP 的 RTS 和 Fragmentation 设置成默认值,翻开 WEP,设置成 0 x9876543210,AP 信道是 1,AP 的根本速率是1,2Mbps2)观察 AP 和 STA1 的连接情况。
3)将 STA2 的 RTS;门限设置成 300, Fragmentation 是 500,关闭 WEP,节能形式关闭 AP 的 RTS 和 Fragmentation 设置成默认值,信道是 3, AP 的根本速率是自动4)观察 AP 和 STA2 的连接情况5)将 STA3 的 RTS 门限关闭,Fragmentation 是 500,关闭 WEP,节能形式翻开,AP 信 道是 6, AP 的根本速率是 1,2Mbps6)观察 AP 和 STA3 的连接情况7)将 STA4 的 RTS 门限设置成 400, Fragmentation 关闭,翻开 WEP,设置成 0 x0123456789,翻开节能形式,AP 的 RTS 和 Fragmentation 设置成默认值,WEP 的值是 0 x123456789,信道是 11, AP 的根本速率是自动8)观察 AP 和 STA4 的连接情况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情况 2,4,6,8 中 AP 和 STA 保持连接,可以传送报文APSTA1STA2STA3STA4交换机效劳器 第 11 页 共 44 页测试说明:AP 必须能兼容不同厂商的 STA,使用或没有使用 RTS,使用或没有使用Fragmentation,使用或没有使用 WEP ,使用或没有使用节能形式。
测试工程情况 2情况 4情况 6情况 8兼容性测试 第 12 页 共 44 页2.1.1.1 配置错误测试,配置错误测试,测试编号:工程:配置错误测试测试目的:假设发生配置错误要保证不出现数据的传输测试工具: 测试类型:必须测试配置:测试过程:1)错误的 ESSID:AP 的 ESSID 配置成abc,STA 的 ESSID 配置成def,观察连接状态2)错误的 ESSID 字符:AP 的 ESSID 配置成ABC,STA 配置成abc,观察连接状态3)错误的 WEP 配置:AP 的 WEP 配置成 0 x012345789,STA 的 WEP 配置成0 x9876543210,观察连接状态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AP 和 STA 无法连接测试说明:测试结果: 第 13 页 共 44 页2.2 自动切换功能自动切换功能测试编号:工程:切换功能测试目的:1、检验用户能否在不同接入点间切换 2、检验用户在切换时始终保持链路连接状态 3、检验用户在切换前后不需要重新认证测试工具:测试类型:必须测试配置:AP1 为标准 AP,AP2 为被测 AP测试过程:1)AP1 和 AP2 设置一样的 ESSID/WEP。
2)先关闭 AP2,翻开 AP13)STA 和 AP1 建立连接,STA 持续向 Server 发 Ping 包4)翻开 AP2,切换到 AP2应到达的要求、指标和预期结果:S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