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教育研究.docx
4页探究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摘要】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课, 德育课程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采取适当措施改革现状,是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水平的首要任务,也是迫切需要广大中职德育教师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 挑战 对策 >> 一、有些中职学校“重技轻德”,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挑战 在毕业生的招聘会中,,很多招聘企业,更多的是从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素质来考虑是否聘用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的这种倾向,直接导致一些中职学校,更多地关注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 二、学生综合素质在下降,缺乏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学生求知欲不强,缺乏学习的动力他们认为进入中职学校,就是现在学点技术,将来找个职业,而德育课程没有什么用处 三、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师资相对薄弱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德育师资力量不足,有的教师学术功底较浅,课程开发能力较低这与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德育课程教学创新能力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四、中职德育教学模式有待改革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德育课程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課堂沉闷的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积极性、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主要的教学方式的位置,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还未普及 同时,在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 学生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围绕价值观的争论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日益频繁,各类社会思潮不断的投射到校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任务更加艰巨,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中职德育教育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挑战呢? 第一,学校的因素 学校作为形成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显得尤为必要有的中职学校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没有形成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念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片面的认为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没有把德育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这是德育教育定位上的误区,也是形成当前德育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重要因素 第二,教师的因素 由于一些中职学校一味追求毕业生的就业率,导致部分教师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与关爱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管理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未能将管理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上教育方法上的单一,使部分中职生产生消极对抗情绪。
第三,学生的因素 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有许多是初中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或者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有厌学情绪部分学生的思想偏激,心理素质较弱 与此同时,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比较激烈,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的时期例如:有的学生缺乏应有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这一系列的问题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四,家庭的因素 许多家长认为让孩子选择职业学校是出于无奈,家长的这种心态让中职学生在无形中降低了求学的标准;还有一些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不恰当,不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他们的这些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会给孩子带来重要的影响 第五,社会因素 社会上各种价值观、人生观交错撞击,导致中职生有些迷茫而一些不健康思想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 那么,面对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工作 1.重视德育教育,不能空喊口号,而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把学校德育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用优秀的思想道德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2.加大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德育教育专门人才的力度继续培养本校德育教师优秀人才。
第二,改革德育教师传统的教育方法 1.与时俱进,鼓励老师参加培训班或者“自我充电” 学习、钻研计算机等高科技教育技术;大力提高德育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2.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教育技术 在教学时间不延长,教学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组织好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从而增加教学容量,推动教学质量集约型增长 3.创新教法 创设幽默风趣的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动向,加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解答他们的困惑,鼓励他们奋斗、前进 参考文献: [1]《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2]侯紫微.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7-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