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政和县锥栗低产原因及对策.docx
10页浅谈政和县锥栗低产原因及对策 陈家誉Summary:锥栗是我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果实可制成果干、栗粉或罐头,也可作为枕木、建筑、造船、家具的速生优质用材,是一种高效益经济树种,一直以来都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闽北地区多山地林园,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锥栗生产,因此位于福建北部山区的政和县,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大力发展锥栗产业,形成良好规模效应,被誉为中国“锥栗之乡”但近年来,仍有部分锥农科学栽培意识不强,栽培水平不高,导致亩产量较低,品量参差不齐,锥农积极性下降,形成不良循环因此,本文以政和县为例,系统分析了当地部分农户锥栗低产的各种原因,并从强化栽培技术,加强农户培训,健全完善种植大户、合作社模式,推进规模化生产等方面提出了综合对策,希望为当地提供一定参考Key:锥栗;低产原因;对策;政和县锥栗是我国名特优经济林干果,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政和县是中国锥栗之乡,栽培锥栗已有1800年历史,具有“贡闽榛”之称,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政和县锥栗种植面积达到15万多亩,总面积位居全国前列政和县范围内锥栗的种植品种有20多个,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种有:处暑红、白露仔、乌壳长芒、油榛、白岩1号等,主要分布在全县范围内。
产量在75~200kg/667m2,按近三年的平均价格16元/kg计算,产值在1200~3200元/667m2但政和县锥栗产量、效益整体发展并不均衡,一些区平均产在100kg/667m2,平均产值1600元/667m2,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一些锥农种植积极性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政和县整体锥栗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因此,分析解决锥农锥栗低产低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刻不容缓1 锥栗简介与种植要点属壳斗科栗属植物属落叶乔木,最高可达30m,胸径最宽可达1.5m锥栗叶长8~17cm,宽2~5cm,顶端长渐尖,基圆形雄花序生小枝下部叶腋,雌花序生小枝上部叶腋壳斗球形,带刺直径2~3.5cm;坚果单生于壳斗,卵圆形花期5~7月,果期9~11月[1]1.1 满足适当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任何一种作物都有本身的植物特性,都必须在适合的自然环境下才能高效生产锥栗是喜光、耐干旱瘠薄,分布在海拔100~1800m的丘陵与山地政和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鹫峰山脉西北坡,具山地气候特征,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间1952.5h,年平均气温18.4℃,日极端最高气温40.1℃,日极端最低温度零下7.6℃;年平均降雨1590.5mm,年平均蒸发量1498.4 mm,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8%;年无霜期平均262d。
是锥栗生长的最适应地区1.2锥栗果园建设要统筹考虑生态平衡锥栗一般采取成片果园整体种植方式由于锥栗对土壤、气候环境的整体要求,果园建设要遵循要求,同时锥栗生长是一个多年连续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一般来说,栽植规格为5m×6m,成年保留25~30株不可盲目扩大面积和栽植密度,以防止生态结构整体失衡,土壤肥力下降1.3注重加强种植过程技术管理锥栗总体来说虽然是一种相对粗糙的作物,由于带有外部坚壳,对颜色、形状整体卖相要求不高,主要追求整体产量和果实质量因此,进一步加强从品种选择、育苗、嫁接,再到修剪、施肥、病虫害以及收果等全系列田间管理,是有效保障锥栗产量、质量的基础锥栗种植,一般以山坡成片林地整体繁育为主,品种要选择本地的当家品种育苗阶段,选用野生毛栗种子培育砧木,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第二年未萌动前(2月中旬左右),当年秋天(十月上旬)选用优良单株的饱满芽进行芽嫁,嫁接成功后于冬天进行移栽锥栗栽植时一般采取地穴式栽植、采取鱼鳞坑方式,要注意地穴要大,间距要足够,土壤基肥与有机物要足栽种时适当配些授粉品种,以提高结实率树木成型后,要进一步加强日常修剪,幼树时期,要采取绑扎等方式,及时固定树干、抹萌除草、打顶、修剪侧枝;成年(投产)树干要定期修剪,保持低矮树冠,并及时剪除病害枝、过多侧枝,一方面保证整体光照、通风,另一方面,确保养分充分,提高果实质量、延长盛果期。
要加强施肥管理,每年至少施基肥两次、追肥两次最后,要全面加强病虫害防治,重点防范红蜘蛛、栗大蚜、透翅蛾、胴枯病、炭疽病等病虫害2 政和县锥栗低产原因综合分析2.1 农户种植方面技术原因2.1.1 选择种植品种不佳随着锥栗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自然進化,目前国内锥栗品种已达到40多个品种,各品种在形态特征、树高、胸径、结果期以及果实毛重、抗性、适应性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因此科学选择品种是保障锥栗产量的第一关目前市场上锥栗品种鱼龙混杂、良莠充斥,不少农户为图便宜、控制成本选择低价品种,导致结果少、产量低、果品差等问题另外,政和县本地锥栗品种也存在退化现象,经过多年的种植,锥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呈现多样化,一些老品种如黄榛头、大叶尖嘴、小叶尖嘴等抗虫、抗病能力逐年下降,已不适宜大面积种植,但仍有部分农户坚持使用本地老品种,导致整体产量下降2.1.2 种植方法有缺陷据调查,政和县不少农户,在种植锥栗时,采用实生苗或嫁接苗移栽,在起苗时主根受到不同程度的受损,移栽成活后主根生长不发达或无主根,吸收营养等主要靠侧根,施肥时贪图方便省力采用撒施,造成根系上移裸露,加上锥栗园使用除草剂,根系受损,造成吸收能力、抗寒、抗旱、抗倒能力下降。
2.1.3 整体修剪不到位修剪目的是保障锥栗树通风、光照整体冲着和体内营养分配均衡,达到高产优质但目前仍有部分锥栗林存在着修剪跟不上,造成枝梢重叠、干枯枝多、直立枝多、内膛空虚、主干、主枝下部光秃,结果部位外移,而结果少,或未能结果,从而影响产量gzslib2022040319432.1.4 施肥量不够,配比不科学锥栗的生长对土壤肥力、肥料的种类、数量、元素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对施肥数量、次数和配比要求都比较高但仍有一些农户施肥量不够,配比不当,偏施氮肥而忽视了磷、钾、微量元素、有机肥的搭配施肥方法不科学,为了方便省事大部分栗农在施肥时都采用撒施的方法,造成肥料利用率低,根系上移裸露,抗旱、抗寒、吸收能力差久而久之,致使锥栗结实率低、空苞多、果实不饱满等2.1.5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随着政和县锥栗大面积成片种植,锥栗病虫害也逐年加重,病虫对农药也产生抗药性,病虫害防治难度逐渐加大同时病虫害预测预防不到位,如用药种类、配比方法、用药时间等不科学,病虫害得不到有效的防治2.1.6 存在水土流失现象种植锥栗的山场坡度较大,又没有采用等高梯形或“鱼鳞坑”种植,加上常年使用除草剂和过度耕作,随着“水往低处流,肥随水流走”,造成地表层肥土或施入肥料也随着雨水冲刷流失,致使锥栗根系裸露、抗寒、抗旱、吸收能力差,肥料流失严重无法满足锥栗生长需要、造成树体衰弱,从而使产量逐年下降。
2.2 农户综合素质与种植技术水平差异导致上述种植技术方面问题的内因,主要是由于农户综合素质与种植技术水平目前政和县内种植户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不少农户只有初高中以下文化,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种植技术培训,有的还延续传统种植模式,产量、质量都比较低另外,近年来政和县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农户技术培训力度,但一些农户基础差、底子薄,致使接受能力差,培训效果不佳一些农户思想观念陈旧,不愿接受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2.3 种植大户、合作社模式推广不够,规模化生产普及力度不高锥栗种植主要集中在山区,适合大范围整体耕种,进行整体管理、系统管理目前,政和县积极发展种植大户、合作社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散户种植问题如:管理差、技术弱、效率低规模化生产还没有形成全面覆盖和普及,品牌建设、深加工等后续产业链还没有系统形成,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3 加强政和县锥栗产量质量效益的综合对策3.1 加强农户生产种植技术3.1.1 加大品种更新力度选择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是保障产量质量的基础政和县要因地制宜采取改良本地品种,适当引进优良品种试种等方式,加快对本地抗性差、结果少品种更新替代工作笔者根据实践,建议探索乌壳长芒、油榛、白岩1号等品种。
新种植锥栗可采取直接种植方式劣质品种进行短截,第二年发芽后选择4~5芽保留,进行打顶,当年10月进行芽接或次年春季树液流动时进行嫁接成活后及时进行翻土、施肥等工作,确保整体生长3.1.2 推广直播定植方式对新开垦的或退化的果园,挖好50cm×50cm×50cm的定植穴,穴内施用适量的复合肥与泥土拌匀回填泥土,填土高出地面3厘米,每穴播下3粒野生的毛栗种子并覆盖3厘米厚的细土播种时间为12月中旬左右来年出苗后选择一株健壮的苗木留下,其余的拨除这样培育出的苗木,主根发达,吸收养分、抗寒、抗旱、抗倒能力强为高产稳产打好基础实生苗可在当年的10月初进行芽接或来年春季树液流动时嫁接3.1.3 加强锥栗整形修剪力度锥栗为喜光果树,极性明显,外围结果每年必须进行整形修剪,培养良好的结果枝组,调节栗树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以达到丰产稳产目的修剪原则为:⑴树冠外围的结果母枝,应适当保留,对过多过密的结果母枝、部分生长弱的结果母枝适当疏剪⑵结果母枝生长过于旺盛时,应在结果母枝的下方,选留1~2枝,培养为结果母枝,既能增加产量,又能分散树体养分,缓和生长势⑶对生长势弱的结果母枝,应剪去附近的细弱枝,促使母枝由弱转强。
⑷如树势弱,树冠中部弱枝多,结果母枝少,应及时疏删部分弱枝,使养分集中,逐渐转化弱枝为结果母枝⑸若遇衰弱结果母枝,其下部无较好的枝稍可以代替时,应进行短截,留基部3~4芽,使其萌发更新枝,代替原结果母枝6)对那些种植过密的锥栗进行隔行或隔株采伐3.1.4 科学搭配、合理施肥科学搭配、合理施肥是锥栗增产的关键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防止水土流失,在施肥上利用喷枪进行液态注入施肥和钻孔机钻孔施肥具体做法是:利用高压水泵把稀释好的肥料液体通过喷枪注入土壤中利用钻孔机钻孔,孔洞直径15cm、深度30cm,每株树下钻6个孔左右,然后把肥料注入孔中并覆盖泥土在施肥上应抓好四个环节1)补体肥:在锥栗采收后即(9月~10月上旬)以有机肥(桐饼)为主,适当的配些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每棵锥栗有机肥1.5~3.0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0.5~1.5kg,微肥0.3kg左右2)催芽肥:在锥栗发芽前即(1~3月上旬)以速效性化肥为主主要有磷酸二铵、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每棵锥栗磷酸二铵1.0~2.0kg,或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0~2.0kg3)壮果肥:在锥栗果实膨大期即(6月上旬)以速效性复合肥为主主要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
每棵锥栗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0~2.0kg4)喷施叶面肥:为了加快锥栗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结合病虫害防治适当的加入芸苔素、磷酸二氢钾的稀释溶液喷雾3.1.5 綜合施策、防止水土流失(1)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剂2)采用栗园免耕生草法对一些小權木应连根挖起,对一些嫩草每年用割草机割三次,即⑴、4月底,⑵、6月初,⑶、8月中旬3)在栗园冬季落叶前播撒紫云英、油菜种子gzslib202204031943(4)开春时种植麦冬、地稔、黄毛耳草等,防止水土流失3.1.6 科学防治病虫(1)萌芽期防治:3月下旬~4月上旬是防治红蜘蛛、栗大蚜、透翅蛾、胴枯病、炭疽病等的关键时期2)展叶期:4月中旬~5月,是防治红蜘蛛和栗瘿蜂,炭疽病等的关键时期3)幼果期:栗蓬发育期(7月),重点防治剪枝象鼻虫、桃蛀螟、炭疽病等4)果实膨大期:8月,重点防治桃蛀螟、蚧壳虫、炭疽病等3.2 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农户技术培训一是组织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锥栗科学管理的技术培训选派经验丰富的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