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冰倩语文:诗歌的鉴赏要点(贾勇指导).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87202278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黄冰倩语文:诗歌的鉴赏要点(贾勇指导).从标题、注释和提示入手,揣摩诗歌内容鉴赏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也就是先要读懂诗歌如 果不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其他方面就无从谈起 阅读、鉴赏诗歌时,首先要读懂诗人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 歌咏的是什么样的物,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事,刻画的是什么 样的人,进而理解诗人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诗歌的标题有时是诗歌内容的集中表达,帮助我们了解 诗歌的大致内容,同时也可以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因而诗 歌的标题是不能忽视的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 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 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 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读完全诗反观题目,我们不 禁要问:雪花的快乐是什么?首先在于它的“飞扬”,就是 寻找、发现并认定自己的方向,进而轻松快乐、坚定执着地 去追求;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消溶”:以自我牺牲的精 神融入对方体内,与对方合二为一,永不别离雪花”愿 意把整个身心、全部生命都献给自己钟情的人或痴迷的事业, 即使牺牲生命也只感到幸福快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崇尚自 在是千古绝唱,境界高远,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基础很难读 懂那两句意思是说: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 那么是绵延久长的,“代代无穷已”的人类和“年年只相似” 的明月得以共存换句话说,人是永恒的,这是一种群体的 永恒,靠个体的不断变化而实现的,比“年年只相似”的“江 月”的永恒更富有魅力这才是盛唐气象的萌芽,时代精神 的回响此诗结句用“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摇情”一一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 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 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月含情,树也 含情,人更有情,而又“情”归何处呢?正如苏轼所谓“但 愿人长久”,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祝福好人长命百岁,平 安快乐;但愿天下离人能够长相厮守,不再聚少离多;希望 亲情、友谊地久天长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以外,鉴赏诗歌还必须认知诗 歌的基本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 不假外物,不加修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间接抒情是指 通过写景、叙事或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另 外还要把握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比喻、象征、夸张、用 典等。

      例如,辛弃疾有一首著名的词叫《摸鱼儿•更能消几 番风雨》,下阙是:“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 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1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里面包含有几个典故前两句指的是:汉武帝时,陈皇后 被贬居长门宫,后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作赋遣愁司马相 如的《长门赋》感动了汉武帝,本来陈皇后是可以再度得到 宠幸的,之所以“准拟佳期又误”,是由于“蛾眉曾有人妒” 第三句指的是唐玄宗时,安禄山叛乱,玄宗奔蜀途中,赐杨 玉环死于马嵬坡飞燕”指的是汉成帝的皇后,后废为庶 人,自杀词人以失意的陈皇后以自喻,以得宠的杨玉环、 赵飞燕喻当朝排斥他的权臣,以此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 国无门的幽愤之感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文学知识,不完全了 解这些典故,势必影响鉴赏者对作品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可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 面才是提升鉴赏力的根本途径由、追求美与爱的纯真情怀,以及对理想实现的热切渴望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注释中说:“康桥,即英国 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一1922年8月,诗人 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8年, 诗人故地重游。

      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 这首传世之作J将注释和题目结合起来,可以推想这首诗 是写别情的在鉴赏诗歌时,但凡有注释的地方,我们一定 要特别重视要么是某些词句太难,或是用到了什么典故, 需要用注释来解释;要么就是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这些对 于鉴赏诗歌都是很有帮助的,词句的解释为我们理解内容扫 除障碍,了解背景使我们能够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诗 歌的标题、注释和提示对于我们理解诗歌有着重要的作用, 认真阅读,可以为进一步鉴赏打下基础1 .从关键词语入手,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关键词语是指反映诗人心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微妙 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给读者以明确的信号文学作品是语 言的艺术,鉴赏诗歌应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再别康桥》的 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情绪和宁静的 气氛,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 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作者把倾诉对象指向“西天的云彩”, 与之“作别”,依依别情中又杂糅一些轻灵与飘逸又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有“心远地自偏”的名 句,意思是:只要心志高远,即使身居闹市(官场),也和 住在僻静的地方(归隐)一样如此看来,关于陶渊明辞官 归隐的传统说法是有问题的。

      历史上总有人说他厌恶官场黑 暗、向往田园生活,其实大谬不然中国古代有哪一个朝代 的官场不是黑暗的?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况且陶 渊明自己也说“心远地自偏”,这就像信佛的人所谓“酒肉 穿肠过,佛祖心上留”;“心中有佛,在哪里都可以修行” 陶渊明既然知道“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又何必非要辞官归 隐呢?他另有一首诗叫作“四时”,原文如下:春水满四泽, 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一一可见,他是一 个很会享受闲适的人,知道放松心情,自由自在地活着才叫 爽,当然受不了官场上的约束让他做官,既糟蹋了他本人, 也有可能糟蹋了朝廷的“五斗米”陶渊明在做了十三年的 官员以后,终于明白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到底想过什么样 的生活他毅然由仕而隐,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给我们 留下的启迪是:要为了爱好而生活关于陶渊明,另有一种 说法是,他消极遁世这种说法尤其荒谬陶渊明是个开宗 立派的人物,大量的田园诗在他手上诞生,且不说唐朝还有 王维、孟浩然所代表的“田园诗派”追随他,单从一般意义 上说,在他以后的中国文人哪个没有或多或少地受他影响? 与陶渊明同时代的政府官员,有多少算多少,还有谁比他的 影响更为深远?做官或许功在当世,但是陶渊明作为一个伟大诗人,其贡献和价值在于千秋万代,怎么能说他消极遁世 呢?2 .从诗歌的主要意象入手,体味言外之意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歌的构成要素,也是 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

      可以说把握了意象 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 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诗歌往往借助客观事物表现诗人的主观 感情这些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 更重要的是含有诗人情感的事物形象,也就是诗人所写之 “景所咏之“物”而诗人借这些“景”,抒自己之“情”; 咏这些“物”,言自己之“志这种“景” “物”就是“象”, 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是“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所以说,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 的客观物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 一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 鉴赏诗歌时,通常只有捕捉、感受并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 才能准确把握诗歌丰富的意旨、复杂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 因此,阅读、鉴赏诗歌时应从意象入手,充分了解意象的种 种内涵和审美意味,细心体味诗句的言外之意,这是真正读 懂一篇作品的关键杜甫的《春夜喜雨》是写什么的?很多 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问题,大概会说是写雨的一一“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真是奇怪啊,雨要是知道 什么时候该下、怎么个下法,那雨简直成精了。

      杜甫号称“诗 圣”,他笔下的“及时雨”,应该是他自身人格的生动写真 也就是说,《春夜喜雨》是写人的,写那些在你最需要帮助 时无私地帮助你,而且懂得具体该怎样帮助你的人们对于诗歌中的意象,首先要仔细品味它本身蕴涵的丰富 独特的情感信息如“白日”当然是太阳,但又不仅仅是“太 阳”,作为意象,“白日”有一种灿烂辉煌、光芒万丈的气象 其次,要充分了解特定的意象上积淀着的文化内涵,如“长 亭”、“折柳”、“故人”、“孤帆”等常见意象,往往和离愁别 恨有关,成为表达相思离别的现成符号看到这些意象,就 应该马上想到相应的思想感情第三,意象必然有着言外之 意,需要用心反复揣摩如:“凭栏”字面意思是“靠栏杆 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等词语,或表示 怀远,或表示凭吊,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李 煜的“单独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岳飞的 “怒发冲冠,凭栏处”;辛弃疾的“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范仲淹 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都很能 说明问题又如:“水”一一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 而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

      孔子说:“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李白感叹:“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煜悲呼:“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欧阳修《踏莎行》中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积极展开联想,感悟诗歌意境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何呢?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 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意境 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 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 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何鉴赏诗歌的意境呢?要善于展开联 想,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 这中间的桥梁便是联想例如,关于水的联想:①有的词人写水,正如一滴水珠 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芒,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甚至还 远不止于此例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倾吐对故国河山的无限怀恋和因逸乐误国导致欢 娱难再、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切悔恨人们大都以为仅 此而已,其实这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当是生命的沉思与 悲歌李煜对人生盛境不常在的领悟才是人类永恒的悲哀 各领风骚之后,英雄迟暮是自然规律,任何人均无法更易; 在永恒的自然面前,只见肝肠寸断的词人,不见君临一国的 帝王。

      他把对岁月流逝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极其 细腻的吟诵出来,构成其特有的坦率真诚、痛定思痛之美学 意蕴②人生天地之间,有大漂泊与小漂泊,而“漂泊”本 来从水,小飘泊和水结下的更是不解之缘在茫茫的宇宙之 中,人本来就如一叶浮萍李白早就说过“天地者,万物之 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他将天地比喻为万物当然也 包括人在内的临时旅舍,实际上是指生命短暂的人,在无穷 无尽的时空中有如一次漂泊,此为“大漂泊”而小漂泊呢? 柳永在《八声甘州》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里,融写景、抒情 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的诗句,景中见情,既是感叹逝 者如斯、青春难再,又是用“无语东流”反衬作者的百感交 集③水还是爱情和友情的象征水性柔和,而人世间山长 水远的友情和如鱼得水的爱情,也使人在友情爱情与水之间, 常常不免一线相牵,更何况舟船是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津 口与渡头,常常成了友人或情人挥手长劳劳、相望各依依的 离别之所同时,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而人生 易老,相见难期,因此,许多抒写友情或爱情的诗词,就更 是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意象,在这种题材的诗词作品中, 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树之于山,如花之于树。

      借助关于 水的联想,可以帮助我们感悟这类诗歌的意境3 .不可盲从他人观点,要有自己的看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诗歌的感悟是建立在读者的生活 阅历之上的,同时也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的因为人 与人之间在生活阅历、阅读基础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所 以在诗歌鉴赏中不可盲从他人观点,要有自己的看法例如:元代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