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语言文化论文.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3796760
  • 上传时间:2022-06-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_语言文化论文 论文 关健词:言语行为理论 文化差异 语用失误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交际中,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实施一定的施事行为,来达到一定的言后结果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一方通过施事行为所表达的言外之意往往被另一方所误解,从而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甚至交际的失败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奥斯汀通过对日常用语的分析探讨人类语言活动的本质,从而为语用学的形成和 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出现说话双方不能正确理解对方意图的现象,本文便试图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这类语用现象,揭示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发生原因   1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牛津大学 哲学 教授奥斯汀(J.L.Austin)提出,他在1962年发表的HowtoDoThingswithWords《如何以言行事》)被认为是该理论的奠基之作他认为,说话就是做事,人类交际中的话语不仅仅是用于描述、陈述事物的句子或其他表达手段,而实际上还是类似“许诺”、“命令”、“请求”等的言语行为语言本身就包含着行动的力量,即言语行为力量,简称语力。

      根据不同的语力,奥斯汀从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抽象出三种行为:1)说话行为(locutionaryact),它的语力在于命题本身,说话者能够说出有意义和所指的句子,其主要作用在于陈述2)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在表达语义的同时完成某一意图和目的3)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act),指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产生的某种效果(刘振聪,杨莉惹2006:25一26) 美国哲学家塞尔在奥斯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缺陷又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SpeechActs)的概念:当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或意图不想直接使用施为动词时,他会采取间接的言语手段来实现某一言语行为使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言语行为的话语就是间接施为句(何 自然 .冉永平,2006:191)塞尔指出,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首先要了解“字面用意”,然后从“字面用意”再推断出其间接用意,即句子表达的言外之力(郑志进,2000:75)   2文化差异下的语用失误 文化是人类社会 历史 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就有社会规范、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在跨交际过程中对种种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运用自是截然不同,因此难免会导致许多语用失误现象。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从实际出发,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具体考察一下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所导致的典型的几大类语用失误,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   2.1打招呼 中国 人见面,最常引用招呼用语:“吃了吗?”、“来啦?”或“上哪儿去啊?”等施事行为来表达“寒暄、问候”的言外之意然而,如果我们将此句式直接译为 英语 ,用来跟操英语的本族人打招呼问好,他们会感到十分惊讶,甚至引起某种困惑或反感,因为根据他们的理解,"Haveyoueatenyet?”的言外之意是“你想请他吃饭”、"So,youarehere.”则是你准备跟他交代事情、而对于“Whereareyougoing?’’则是你要打听他的隐私了,交际很可能陷人尴尬境地   2.2道别 不同文化背景下,道别也同样面临类似的尴尬在汉语中,人们除了说声:“再见”之外,很多时候还会嘱咐客人:“慢慢走、下次再来”以此施事行为来表达体贴、关切的言外之意,以期实现增进双方友好关系的言后之果然而,如果我们真对操 英语 的朋友来句:"Walkslowlyandcomefrequently",对方的直接感觉更多的会是在接受命令,说话人原来的施事行为就会被听话人彻底误解,取效行为就转变成令对方困惑或恼怒了。

        2.3邀请 中国 人喜热闹、爱串门,经常未经他人邀请便主动登门拜访而英美人则往往先向对方发出正式邀请,表明明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并要求对方给予明确的答复如果不是这样,而只是在握手道别时说上一句:"Ihopeyou’llcometoseemesometime或Let’sGaveadinnersometime"等,这便很可能是句客套话,听话人以后不一定会去看说话人,说话人也不见得会请听话人吃饭沃尔芙曾记录了上百个美国人发出“邀请”的例子,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邀请是真正的邀请,其余那些没有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安排的情况都只是客气话(何 自然 ,冉永平:2006:344)但如果不了解情况,把这些言外之意是表达“客气”的套话理解为“真正的邀请”那便必然会导致不愉快的言后之果了 中国人又十分热情好客,饭桌上经常对客人“劝酒”、“劝食”,“干了,干了”、“快吃,快吃”是我们在饭桌上时常听到的话语,它本是中国人表达热情友好之意的施事行为,想达到使客人吃好喝好的言后之果但若直接译作英语:"comeon,drinksup”和“eatquickly”则是类似于强迫饮酒、进食的勒令了,导致的言后之果将会是客人的尴尬和不安。

      由于原有的言外之意不能被正确领会,期待的言后之果自然不能实现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文化千差万别,世界上的言语社会自然也纷繁复杂,远非“纯净齐一”对于同一言语行为,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也必然引发不同的取效行为跨文化交际中,若只习惯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和解释其他文化人们的言语行为,必定会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