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保定陆军军官军校有感.doc
5页ﻩ参观保定陆军军官军校有感 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一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 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ﻭ 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
黄埔精神”的内涵实质,即是“亲爱精诚,英勇向前,血洒中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人是“党军”,这支军队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支军阀部队,是一支有政治抱负的军队,“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军校师生具有的“黄埔精神”不仅在大革命年代发挥了巨大ﻭ 4月12号下午,伴着暖和的阳光,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踏上了前往黄埔军校的旅途,参观黄埔军校旧址,重温黄埔军校历史,学习黄埔军校精神 下午2点我们到达黄埔军校,一下车,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但却简单中透着庄严驻足军校门口,“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对联让我们肃然起敬静立门口的士兵亭,更是有一种庄严之情在大家心中油然而生来到黄埔军校,不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ﻭ 当参观展览厅和官兵宿舍时,我们都感触良多展览厅展出的主要是图片和革命前辈留下的物品,包括手稿、衣物等。
看着前辈们艰苦的生活条件,我们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烈士在物质非常缺乏的情况下,仍能坚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和信念图片记载了真实的历史,物品留下了不朽的精神,点点滴滴都撼动着后来人的灵魂老师要我们思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想就是那些军人心中怀揣同一个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官兵们的宿舍,整齐有序,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军人的优良作风想到军校门内的对联:“文能武能能文能武武可文可可武可文”,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埔军校的官兵的好学与文韬武略ﻭ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ﻭ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黄埔军校旧址在这里我只想讲一讲黄埔军校大门历史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
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次活动让我们的党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加强了我们对党的认识,也使我们对党更加的忠诚与此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ﻭ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ﻭ 走进黄埔军校的校门,感觉就像是回顾历史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激励着在坐的黄埔军校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激励着我们大学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坚强,努力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参观了黄埔群英馆,让我感受到黄埔军校的伟大他们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作出卓越的贡献和伟大的牺牲我们较为熟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和毛人凤等;共产党高级将领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和聂荣臻等北伐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离不开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勇作战争和英明的战术 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墙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深刻地回味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尚未完成,仍须努力;祖国尚未统一,仍须努力;国家尚未富强,仍须努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伟大的革命先辈们作为自己的楷模,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位现代的新型有用人才,实现祖国统一和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黄埔军校之行已经结束,但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认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必舍弃自己珍贵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ﻭ 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