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午餐》中的反讽艺术文学评论论文.doc
3页浅析《午餐》中的反讽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 [摘要]英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毛姆在其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午餐》多处用到反讽手法本文分析言语反讽、情景反讽这两种反讽手法在该小说里的具体运用,旨在揭示反讽艺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言语反讽;情景反讽;人物形象 毛姆擅长运用幽默讽刺的笔调描写生活,刻画人物毛姆的短篇小说正是因为题材新颖、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才使他赢得了“英国莫泊桑”和“短篇小说大师”的崇高声誉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伯吉斯说“他在长篇小说领域的成就虽然不可与狄更斯或是詹姆斯的相比拟,……而在短篇小说这一较小形式的方面,则几乎没有一个作家(不管是活着的还是已故的),能与他媲美”(安·伯吉斯) 本文分析情景反讽、言语反讽在毛姆的著名短篇小说《午餐》中在人物刻画方面所起的作用 一、《午餐》中的言语反讽 言语反讽是最普通意义上的反讽,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反讽形式言语反讽简单来说就是“所言非所指”,语言外壳与真实意思形成鲜明的悖立反讽的语言往往无视既有的话语成规或有意扭曲语体、语义、情感色彩等方面的通用规则,产生强烈的反讽效果。
“如果说表象和事实的对照是反讽的基本特征,那么了解这一对照就是辨认反讽的必要条件在言语反讽里,这种对照有时是文本与语境间形成的对照……有时这种对照即含在文本之内……也许最常见的例子是,文本既与语境矛盾,又自相矛盾……”(DC·米克 81) 言语反讽在女读者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她的话总是前后矛盾,她的所说和她的所做更是大相径庭 女读者一边三番五次故作姿态声明她“午饭从来都不吃什么”,”午餐只吃一样东西”,“从不多吃”,“我一点也不饿”,一边点着一道道稀缺、昂贵的的菜肴;一面作势地说:“午餐时我从来不喝什么”,一面却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香槟酒明明是她想要吃某道菜,偏装出一副很客气、很讲礼貌的样子,说得好像是主人执意要她吃,盛情难却,不得不从由此可见她的圆滑老练和利己主义-她毫不顾及作家的经济承受能力 此外,在女读者点芦笋之前,她说到“我吃那么一点点,也只是借此谈谈话,不是为别的实际上她说的是反话,她就是借“谈话”来蹭饭吃的,而不是她所谓的借此“谈谈话” 吃桃子之前,女读者对作家说:“你看你,胃里塞了那么多肉,不能吃别的东西了,但我只吃了一点儿零食,所以我要吃个桃子了读完之后,我们不禁大笑。
实际上在她说这句话之前,她已经厚着脸皮点了五道菜:鲑鱼、鱼子酱、香槟、大芦笋、冰激凌和咖啡;而作家自己仅仅点了菜单上最便宜的菜—羊排和近似免费的水和饭后的那杯咖啡这里女读者的话跟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可见她的话有多乖谬这种表象和事实形成的鲜明对比使反讽意味更加强烈 更可笑的是,在作家和女读者分手的时候,女读者建议作家向她学习“午餐绝对不要吃一样以上”读完之后,我们又一次忍俊不禁事实上是女读者应该向作家学习,因为她本人吃了五道菜,而真正只吃一样的是作家她的话和事实又一次够成强烈反差,真是荒谬至极这种反差越强烈,就越显得越荒诞,反讽也就越明显 短短的一顿饭的功夫,女读者自私、虚伪、贪婪和狡诈的本性暴露无遗虽然毛姆并没有刻意在字面上做文章,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强烈的嘲弄的意味 文中的作家也说了几句违心的话当女读者说“午餐时我从来不喝什么”,作家赶紧说“我也不喝”,他也随便提到他的医生严禁他喝香槟,只能喝水;当女读者点完芦笋,问作家“你不来点儿吗”,作家回答道:“不,我从来不吃芦笋可是当他看着女读者放纵地大口大口地吃着芦笋的时候,他自己只有咽口水的份儿这时候受嘲弄者就是作家本人了,他是死爱面子活受罪,自讨苦吃。
言语反讽的现象非常普遍,作者的笔触似乎是漫不经心的,但却总能收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效果这种语言表象与真实意图之间的反差,营造出具有极大阐释空间和审美空间的反讽效果 二、《午餐》中的情景反讽 情境反讽,也叫场景反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反讽类型在言语反讽的基础上,将小说局部的言语反讽扩展到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情节与场景中,就构成情境反讽 D·C·米克在比较言语反讽与情境反讽时提到“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存在着差别前者指反讽者本人具有反讽性的那一种;后者指事态或事件被认为具有反讽性的另一种”(72) “我们观察言语反讽,是站在反讽者的立场上,而观察情景反讽,则是站在观察者的立场上言语反讽往往具有讽刺性;情景反讽则往往更具纯粹的喜剧性、悲剧性、‘哲理性’”(75) 年轻人的虚荣心使作家即使手头拮据,他还决定砍掉接下来半个月喝咖啡的开支,请女读者在福约特餐厅不太奢侈地吃一顿但是事与愿违:与其说她是个女读者不如说她是个女食客她点了一道又一道最新最贵的菜结果作家一个月的生活费打了水漂,还落了个吝啬鬼的下场 作家涉世不深,热衷于受捧,结果自讨苦吃,处境窘迫,令人啼笑皆非作家的狼狈遭遇把“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个道理呈现给读者。
当女读者提出要吃芦笋的时候,作家尽管十分不情愿,但碍于面子,只好问服务员:“这位太太想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大芦笋虽然话是说了,作家想方设法希望服务员说没有可是服务员牧师般的宽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向作家“保证他们有一些那种美妙鲜嫩的大芦笋,实在是好极了”作家千方百计使服务员说没有芦笋,但是服务员则见缝插针地推销“产品”,企图“榨尽”男主人公的腰包作家的这次失望使读者领略到了服务员的唯利是图的本性 此外,故事情景的曲折发展也使得情景反讽得到了更好的运用这是因为情节的曲折性与情境反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上做文章,使事件出乎人们的的意料,不仅使参与者的期待落空,甚至读者的期待也被打破 《午餐》中具体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来,这个侧面就是作家在与女读者共进午餐时的心理变化当作家看到菜单时,“大吃一惊”,因为价格比他想象的要高很多但是随后作家“放心了”,因为女读者说她午饭从来都不吃什么女读者点完鲑鱼,又点了鱼子酱,此时,作家的“心里微微一沉”过了一会儿,作家“依旧热情,但已经说不上激动了”,因为女读者谈起法国白葡萄酒,这是他负担不起的接着作家的“脸有些苍白”,因为女读者点了香槟。
当女读者吃着鱼子酱和鲑鱼、喝着香槟并愉快地谈论着艺术文学和音乐的时候,作家却在“思忖着账单的余额”当他们等着芦笋的时候,作家“心里忐忑不安”,因为“现在不是这个月能剩下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我的钱是否够结账”,他甚至想到“如果餐费超额,我就把手伸进口袋,戏剧性地大喊一声,站起身说钱包被偷了……”接着芦笋端上来了,庞大多汁,诱人的香味勾起了作家的食欲,但他也只能咽口水当女读者点了冰激凌和咖啡,作家“已经不担心了”接着女读者说:“你知道,有一件事我是绝对赞同一个人吃完饭起来时,总应该感觉还能再吃点儿作家无力地问:“你还饿吗?”最后,“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服务员提着桃子过来时,女读者“一边谈着话,一边心不在焉地拿了一个” 从上文可以看出,每要一道菜时,女读者开始先是拒绝继而马上索取,这使得作家的心情如海中波浪,此起彼伏到最后甚至令作家感到恐慌,可见作家的心理遭尽折磨 读者的心情也随之波动,因为情节的发展总是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事件的发展中,作者极力渲染出一种氛围,让读者形成一种既定的期待视野,但事件的结局却完全出乎读者的预想,造成情节的急剧逆转,这是对读者阅读常规的一种反讽 这就是情景反讽的妙处:读者作为观察者,对所反讽的事件有理性认识,不仅如此,它的逆期待性让读者对所反讽的事件也产生感性理解,从而深刻领悟反讽事件所表达的思想,揭示作者的真实意图。
参考文献: [1]安·伯吉斯:《毛姆其人其文》,周添成译《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1993年第1期 [2]DC·米克:《论反讽》,周发祥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 [3]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岁翠翠,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