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词赏析:杜甫《绝句四首》.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6087281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1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词赏析:杜甫《绝句四首》 绝句四首 唐代: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 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密,都拦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看到园中马上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盼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原想筑个鱼梁突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异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 或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积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 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美丽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漂亮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

      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 “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解释 行椒:成行的椒树 朱老、阮生:杜甫在成都结识的朋友,喻指普一般通的邻里朋友;后世常用,“阮生朱老”或“朱老阮生”作为咏知交的典故 鱼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中但由于这里的水势险恶(“青溪先有蛟龙窟”),所以有“竹石如山不敢安”之说 青溪:碧绿的溪水; 黄鹂:黄莺 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窗含是说由窗往外望西岭,好像嵌在窗框中,故日窗含 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 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长江万里船 药条、药甲:指种植的药材王嗣爽《杜臆》说:“公常多病,所至必种药,故有“种药扶衰病”之句 棕亭、草亭:言药圃之大杜甫患多种疾病故所到之处需种药以疗疾 隙地:千裂的土地 成形:指药材之根所成的外形,如人参成人形,茯苓成禽兽形,等等 赏析 (一) 第一首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堂西的竹笋,堑北的行椒,园中的梅子,久七前的松树。

      诗人处在这远离闹市的幽静环境之中,因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树,便盼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草堂的爱赏,以及他对生活的朴实的要求他久经奔波,只要有一个安家之地就已经满意了明显,这首诗虽属赋体却兼比兴,于平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以作为组诗之纲当时杜甫因好友严武再镇而重返草堂,足证严武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这里他所想到的草堂的座上宾都不是严武,而是普一般通的朱老和阮生这就可见诗人当时的心境和志趣了 (二) 其次首诗写浣花溪,状其水势浩大,借“欲作鱼梁”而抒情,非真“欲作鱼梁”也由于“作鱼梁,须劈竹沉石,横截中流,以为聚鱼之区,因溪有蛟龙,时兴云雨,故公不敢冒险以取利《杜诗详注》卷十三引)对此讲解,浦起龙《读杜心解》认为“是为公所愚也”他说:“须知‘蛟龙,之想,只从‘云覆、‘雨寒,生出,值云雨而墩起文情也是有道理的但浦氏以为这首诗“为作鱼梁而赋,而自况非凡”,则未免有点牵强其实,这首诗并非什么“自况”,只是流露出诗人对能否在洗花溪畔的草堂安居下去的担忧心情这才是“不敢安”三字的真实含意诗人觉得自己在草堂尽管心境淡泊,无所奢求,但仍难保不测。

      诗中谓溪下有坟龙,时兴云雨,固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却也非常形象化,隐隐可以显示出诗人身居草堂对成都局势的担忧情状这也正是诗人当时“三年奔跑空皮骨”的心理状态 (三) 这组诗一开头写草堂的春色,心情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消失,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简单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此诗两两对杖,写法特别精巧讲究,读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雕琢,非常自然流畅把读者由眼前景观引向广远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引入对历史和人生的哲思理趣之中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安静、安闲的感觉鸣”字表现了鸟儿的怡然得意上”字表现出白鹭的悠闲飘逸黄、翠、白、青,色泽交叉,展现了春天的明媚风光,也传达出诗人欢快拘束的心情诗句有声有色,意境美丽,对仗工整一个“含”字,说明诗人是凭窗远眺,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舒服和喜悦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东吴”,三国时孙权在今江苏南京定都建国,国号为吴,也称东吴这里借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

      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这两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境地开阔,情志高远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拓宽了广度,使得全诗的立意一下子卓尔不群,既有杜诗一贯的肤浅厚重,又舒服开阔,实为千古名句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此诗就像一幅绚丽生动的山水条幅: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江水、雪山,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画的中心是几棵翠绿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动听唱歌;画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行白鹭映于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眺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靠着远方来的船只从颜色和线条看,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颜色鲜亮而又和谐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开阔,出语雄健全诗对仗精工,着色鲜丽,动静结合,声形兼俱,每句诗都是一幅画,又仿佛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 (四) 第四首诗为药圃而赋王嗣爽《杜臆》说:“公常多病,所至必种药,故有‘种药扶衰病,之句《杜诗详注》卷十三引)今影印本《杜臆》元,仇氏(仇兆鳌)当另有所据前两句写药圃风光,种药在两亭之间,青色叠映,临窗望去,油然而喜。

      后两句虽也是写药物的生长情状,与前两句写药物出土,发苗及枝柯的生长过程相连,对一药物生长于隙地的根部的外形作了描绘,足见诗人对药用植物形态学的熟悉;但就药寄慨,与首章淡泊之意略同,却不是一般的咏物诗,更绝非某些赏花玩月的作品可比仇兆鳌注:“彼苗长荒山者,不能遍识其名,此隙地所栽者,又恐日浅术及成形身浦起龙亦说:“空山隙地,萧间孤独之滨也,亦无取于见知矣可以参看,以见杜甫虽因严武再镇而重返草堂,但仍担忧着“不测风云”,总是把自己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他究竟不是那种忘乎一切的趋炎附势之人 创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诗人的心情特殊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