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实验报告形位公差.pdf
22页目录实验一零件形状误差的测量与检查实验1— 1直线度测量与检查实验1— 2平面度测量与检查实验1— 3圆度测量与检查实验1 一4圆柱度测量与检查实验二零件位置误差的测量实验2 — 1平行度测量与检查实验2— 2垂直度测量与检查实验2 — 3同轴度测量与检查实验2— 4圆柱跳动测量与检查实验2— 4 — 1圆柱径向跳动测量与检查实验2— 4 — 2圆柱全跳动测量与检查实验2— 5端面跳动测量与检查实验2— 5— 1端面圆跳动测量与检查实验2— 5— 1端面全跳动测量与检查实验2— 6对称度测量与检查实验三齿轮形位误差的测量与检查实验3— 1齿圈径向跳动测量与检查实验3— 2齿轮齿向误差测量与检查实验一零件形状误差的测量与检查实验1—1直线度测量与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直线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纯熟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三、测量工具及零件平板、支承座、百分表( 架) 、测 量 块 ( 图纸一)四' 实验环节1、将测量块2 组装在支承块3 上,并用调整座4 支承在平板上, 再将测量块两端点调整到与平板等高( 百分表达值为零), 图 1 —1 T 所示。
卜 百 分 表 ,2濯量导轨,3-支承班上谓幌.图1 - 1 T 用百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2、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取8点测量( 两端点为0和 7 点, 示值为零) ,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一1- 1 中表1-1-1:单位:P m测点序号01234567计算值图纸值合格否两端点连线法最小条件法3、按 图I T — 1示例将测量数据绘成坐标图线, 分别用两端点连线法和最小条件法计算测量块直线度误差a 一两端点连线法计算直线度误差b—最小条件法计算直线度误差图1-1-1 直线度误差数据解决方法4、用计算出的测量块直线度误差与图纸直线度公差进行比较, 判断该零件的直线度误差是否合 格 并将结果填入表ITT中5、分析两端点连线法与最小条件法计算导轨直线度误差精度的高低法) 精度高实验1—2平面度测量与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平面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纯熟掌握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平面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图1-2-1用百分表测量平面度误差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平面度误差三、测量工具及零件平板、支承座、百分表( 架)、测 量 块 ( 图纸二) 。
四' 实验环节1 、将被测零件2( 测量块) 用调整座支承在平板上,( 百分表达值为零) ;图 1—2 T 所示£ i卜 百 分 表 , 2产量块, 3- 触座,调整被测表面最远三点,使其与平板等高口口口图1-2 —2被测表面布点数据图2、按图1 - 2 - 2所示布点测量被测表面,将 测 量 数据填入图1 - 2 - 2中五、数据解决方法一: 近似法在测量数据中取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所测量平面的近似平面度误差,并填入括号中(与图纸二中平面度公差( 0 . 0 6 )比较,并将合格与否的结果填入( )中方法二: 计算法1、最小条件法) 符合三低一南三角形准则:三 高一低或三低一高,图1 - 2 - 3所示图1一2-3三角形准则图2、数据解决用平面旋转方法进行坐标变换, 获得最小条件( 三高一低或三低一高)1 )平面旋转方法事例,图1 - 2 - 4所示辎n超播后 昨 卜・ 蝴图 1 - 2 —4平面旋转坐标变换图图 1 - 2 - 5 被测数据平面旋转坐标变换图3 、最高点值与最低点值差值的绝对值即为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 ) 与图纸二中平面度 误 差 ( 0 . 0 6 )比较,是 否 ( )。
4 、比较近似法与计算法测量平面度误差的精度 (法) 精度高实验1 — 3圆度测量与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圆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纯熟掌握圆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 、掌握判断零件圆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圆度误差三、测量工具及零件百分表( 架)、V形块、平板、测 量 轴 ( 图纸三) 四、实验环节1、将被形 块 1 上, 并定位,图 1-3-测 零 件 放 在 v用V形块2 轴向1 所示1-百 分 表 ,2- 测 量 轴 ,3T形 块1, 4T形 块2,图-3 -1 百分表测量圆度误差2、用百分表( 架) 放在被测零件某一截面点上( 百分表应有示值, 并调零) ,零件回转一周过程中,百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的一半为该截面的圆度误差3、按上述方法选择五个截面测量圆度误差值,将测量数据填入表『3 -1 中; 表中截面的最大误差值为该零件的圆度误差表1-3-1单位口 m测量截面IIIIIIVIV最大误差值圆度公差合格否最大值0.05最小值误差值4、将圆度误差值与图纸三中的圆度公差( 0.0 5)比较, 将结果填入表1-3—1 中。
实验1—4圆柱度测量与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圆柱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纯熟掌握圆柱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圆柱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圆柱度误差.三、测量工具及零件百分表( 架) 、V形块、平板、测量轴( 图纸三) 四、实验环节1、 将被形 块 1 上,轴向定位,测零件放在V并 用 V形 块 2图 1 - 4 T 所卜 百 分 表 ,2- 测星轴, 3-V形块1, 4-Y形 象 2,图 1 - 4 T 百分表测量圆柱度误差2、用百分表( 架) 放在被测零件某一截面点上( 百分表应有示值, 并调零) , 零件回转一周过程中, 测量一个截面上的最大与最小值3、按上述方法选择五个截面测量圆柱度误差值,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4T 中;4、用 表 1—4 T 中所有数值中的最大值减最小值再除2 , 即为该零件的圆柱度误差测量截面IIIIIIVIV圆柱度误差圆柱度公差合格否最大值0.06最小值表1-4T单位: U m5、将圆柱度误差值与图纸三中的圆柱度公差( 0.06) 比较,将结果填入表1-4-1中实验二零件位置误差的测量与检查实验2—1平行度测量与检查一' 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平行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纯熟掌握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平行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平行度误差三、测量工具及零件百 分 表 ( 架) 、平 板 、测 量 块 ( 图纸二) 四、实验环节1、将测量块置在平板上, 图2 -1 -1所示卜百分表,2- 酒量块,3- 平板图2 — 1 - 1百分表测量平行度误差图2 T —2平行度误差测量线路图2、按 图2— 1 -2所示线路测量被测表面, 将 测 量 数据填入表2 —1 T中表中的最大值减最小测量点最大值最小值平行度误差平行度公差合格否示值0.06值 ,即为该零件的平行度误差表2TT单位: 口 m3、 将测量出的平行度误差与图纸二中的平行度公差(0 .06)进行对比, 将结果填入表2- 1 - 1中实验2—2垂直度测量与检查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垂直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 、纯熟掌握垂直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垂直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垂直度误差三、测量工具及零件百 分 表 ( 架)、平板、测 量 轴 ( 图纸四) 、支承座( 图纸五) 四' 实验环节1 、将测量轴装入支承座中, 按图2 - 2 —1 所示置于平板上, 。
2 、按 图 2 — 2 - 2 所示布点测量被测表面,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 - 2 - 1 中表中最大值减最小值,测量点最大值最小值垂直度误差垂直度公差合格否示值0.05即为该零件的垂直度误差表2-2- 1单位: P m3 、将测量出的垂直度误差与图纸二中的垂直度公差( 0 . 0 5 ) 进行对比, 将结果填入表2 - 2 - 1中实验2—3同轴度测量与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同轴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纯熟掌握同轴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同轴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同轴度误差三、测量工具及零件百 分 表 ( 架)、滑座、底座、测 量 轴 ( 图纸三)四' 实验环节1、将百分表( 架) 、滑座、底座组装成测量仪,并将测量轴装在滑座的两个顶尖上,用微调螺丝定位图2-3-1所示1 - 百 分 表 ,2 T l量 轴 ,3 - 滑 座 ,4 - 底 座 , 5 端谓螺 丝 图2 - 3 - 1百分表测量同轴度误差2、分别用百分表放在垂直基准轴线的径向截面1、2、3、4、5点位置上,旋转被测零件,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3—1中。
表中各点的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表2-3-1单测量点12345同度度误差( 最大差值)同轴度公差合格否最大值0.06最小值差 值位:u m3、将测量分析出的同轴度误差与图纸三中的同轴度公差(0.06)进行对比,将结果填入表2-3— 1中实验2—4圆柱跳动测量与检查实验2—4— 1圆柱径向跳动测量与检查一' 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径向跳动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纯熟掌握径向跳动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径向跳动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径向跳动误差三、测量工具及零件百分表( 架)、滑座、底座、测量轴( 图纸三) 四' 实验环节1、将百分表( 架) 、滑座、底座组装成测量仪,并将测量轴装在滑座的两个顶尖上,用微调螺丝定位图2-4— 1所示1 - 百 分 表 ,2 - 测 量 域 ,3 - 泞电4- 底塞5 检 调 娓 丝 ,图 2 - 4T百分表测量径向跳动误差2 、在被测零件回转一周过程中百分表读数最大差值, 即为单个测量平面上的径向跳动误差3 、沿轴向选择5个测量平面进行测量, 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 - 4 - 1 中。
表中各点的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径向跳动误差测量平面12345径向跳动误差( 最大差值)径向跳动公差合格否最大值0.05最小值差 值表2 - 4 - 1单位: u m3 、将测量分析出的径向跳动误差与图纸三中的径向跳动公差( 0 . 0 5)进行对比, 将结果填入表 2 - 4 - 1 中实验2々k-2圆柱全跳动测量与检查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圆柱全跳动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 、纯熟掌握圆柱全跳动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 、掌握判断零件圆柱全跳动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圆柱全跳动误差三、测量工具及零件百 分 表 ( 架) 、滑座、底座、测量轴( 图纸三) 四' 实验环节1、将百分表( 架) 、滑座、底座组装成测量仪,并将测量轴装在滑座的两个顶尖上, 用微调螺丝定位图 2—4—2 所示1-百 分 衷 ,2T8聊 ,3- 商阻4启氢5 "混 ■ 理 ,图 2-4 -2 百分表测量圆柱全跳动误差图2、将百分表与圆柱面最高点接触,再将百分表调零在被测零件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过程中, 百分表缓慢地沿基准轴线方向平移,测量整个圆柱面,其最大读数差值为圆柱径向全跳动误差。
并填入括号中( )3 、与图纸圆柱全跳动公差( 0.06)对比,判断圆柱全跳动是否合格( ) 实验2— 5端面跳动测量与检查实验2—5— 1端面圆跳动测量与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端面跳动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纯熟掌握端面跳动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端面跳动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端面圆跳动三、测量工具及零件百 分 表 ( 架 )、平 板 、测 量 轴 ( 图纸四) 、支 承 座 ( 图纸五)四' 实验环节1、将测量轴装入支承座中,按图2 —5 - 1所示置于平板上2、被测零件在端面某一直径上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旋转, 在回转一周过程中,百分表的最大和最小读数之差,即为测量端面在该直径上的圆跳动图2 - 5 - 1百分表测量端面圆跳动图3、分别在端面选择4个测量点,图2 —5 - 2所示,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 - 5 - 1中表中各点的最大测量直径点1234端面圆跳动( 最大差值)端面圆跳动公差合格否最大值0.05最小值差 值差值即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误差表2—5-1单位: 口 m4、将测量分析出的端面圆跳动误差与图纸四中的端面圆跳动公差( 0.05)进行对比, 将结果填入表2-5-1中。
实验2—5—2端面全跳动测量与检查一' 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端面全跳动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 、纯熟掌握端面全跳动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端面全跳动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端面全跳动三、测量工具及零件百 分 表 ( 架) 、平板、测 量 轴 ( 图纸四)、支 承 座 ( 图纸五)四、实验环节1、将测量轴装入支承座中, 按图2 - 5 - 3 所示置于平板上卜百分表,2 测量机3•支承座图 2-5- 3 百分表测量端面全跳动图2、装置好百分表( 架) , 并将百分表与圆柱端面接触, 再将百分表调零在被测零件在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过程中, 百分表缓慢地沿端面径向平移,测量整个端面,其最大读数差值即为端面全跳动误差并填入括号中( )3、与图纸端面全跳动公差( 0.06)对比,判断被测端面全跳动是否合格( ) 实验2— 6对称度测量与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对称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纯熟掌握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对称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对称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百 分 表 ( 架) 、平板、V形块、测量轴( 图纸七) 、定 位 块 ( 图纸六) 四、实验环节1、在测量轴键槽内装入定位块, 并放置在v 形块上, 图 2-6-1所示卜 百 分 表 , 2戈也块, 3-V形 块 ,4-沟量能5T机图 2 - 6 —1 百分表测量对称度误差2 、截面测量: 在键中点调整定位块2 , 使其沿径向与平板平行,使百分表达值为零;将被轴旋转1 8 0 再使调整定位块2 沿径向与平板平行,百分表达值为a = ( ) , 该截面的对称度误差:f 截 = ( h a ) 4 - ( d - h ) = ( ) 4 - ( — ) = ( ) 3 、长度测量:1 ) 在键一端点调整定位块2,使其沿径向与平板平行, 使百分表达值为零;将被轴旋转18 0 ° ,再使调整定位块2 沿径向与平板平行, 百分表达值为a l ( )2 ) 在键另一端点调整定位块2,使其沿径向与平板平行, 使百分表达值为零;将被轴旋转1 8 0 ° ,再使调整定位块2 沿径向与平板平行, 百分表达值为a 2 ( ) o3 ) 长度方向对称度误差:f 长 = I a l —a 2 | = I — | = ( ) o4、取f 截与f 长最大值为键槽的对称度误差( ) o5 、与图纸对称度公差( 0 . 0 6 )对比,判断对称度误差是否合格( )。
实验三齿轮形位误差的测量与检查实验3—1齿圈径向跳动测量与检查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齿圈径向跳动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 、纯熟掌握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 、掌握判断齿圈径向跳动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测微仪测量齿圈径向跳动三、测量工具及零件测 微 仪 ( 百分表) 、平板、测量齿轮( 图纸九)四、实验环节1 、组装测微仪,并将测量齿轮装在测微仪的同轴顶尖上,调整两顶尖距离,使能转动自如,但测量齿轮无轴向移动, 并用螺钉锁紧图3 - 1 —1 所示・百分表,2 -利量齿轮• 3- 滑瘗,4- 底座•a一齿圈径向跳动误差测量组合图b一齿圈径向跳动误差测量原理图( 扫描图)图3TT测微仪测量齿圈径向跳动2 、把测头安装在百分表的测杆上( 通常需根据测量齿轮的模数选择不同的测头) 3 、在齿宽中间位置调整百分表高度,使测头随表架下降与某个齿槽双面接触, 把百分表指针压缩厂2 圈后紧固百分表,转动表盘对零并在齿轮上做好标记4 、提起测杆,转动一齿,并将每齿测量数据填入表3TT中表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齿圈径向跳动误差△F r 表 3 T — 1测量点12345678齿圈径向跳动径向跳动公差Fr合格否测量值0.08测量点910111213141516测量值5、根据齿圈径向跳动△ F r 与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判断齿轮是合格否。
并将结果填入表3 - 1 -1中实验3—2齿轮齿向误差测量与检查一' 实验目的1 、通过测量与检查加深理解齿轮齿向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纯熟掌握齿轮齿向误差的测量及数据解决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齿轮齿向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二' 实验内容用测微仪测量齿轮齿向误差三' 测量工具及零件测微仪( 杠杆百分表) 、平板、测量齿轮( 图纸九) 四、实验环节1、组装测微仪, 并将测量齿轮装在测微仪的同轴顶尖上,调整两顶尖距离,使用轻力可转动测量齿轮, 无轴向移动,并用螺钉锁紧图 3 -2 7 所示a一齿向谀差测量组合图 b -齿向误差测量原理图( 扫描图)图 3-2-1测微仪测量齿向误差2、 调整杠杆百分表高度, 使杠杆百分表测头随表架下降并与实际被测齿面在齿高中部接触( 在调整过程中需适量转动齿轮轴),并将杠杆百分表指针压缩约半圈,转动表盘对零同时在齿轮上做好标记如图(18 b ) 所示3 、旋松螺钉5,转动手轮6,使滑座3移动, 在齿宽有效部分范围内进行测量, 杠杆百分表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即为该齿面的齿向误差的值4、间隔均匀地选择4 齿面进行测量( 左、右齿面都需测量) ,并将每齿测量数据填入表3-2-1 中。
表中最大值即为齿向误差的值表 3-2-1测量齿面1234齿轮齿向公差FB合格否左右左右左右左右齿向误差aFP0.065、根据齿向误差A F B 的值与齿轮齿向公差F 判断齿轮是合格否并将结果填入表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