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硕士研究生卫生管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doc
8页2010 年硕士研究生卫生管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第一部分、概述:一、考试科目: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二、考试比例:卫生经济学占 25%,卫生统计学占 25%,社会医学占 25%,卫生事业管理学占 25%三、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占 80%,240 分,每题 2 分,120 道题,其中卫生经济学 30道、卫生统计学 30 道、社会医学 30 道、卫生事业管理学 30 道)多项选择题(占 20%,60 分,每题 2 分,30 道题,其中卫生经济学 7 道、卫生统计学 7 道、社会医学 8 道、卫生事业管理学 8 道)总分 300 分四、考试时间:3 小时五、参考教材:《卫生经济学》 ,程晓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卫生统计学》 ,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社会医学》 ,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卫生事业管理学》 ,梁万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第二部分、考查目标及具体考试内容一、卫生经济学(一)考查目标《卫生经济学》是报考我校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考察学生对卫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内容1. 绪论(1)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2. 卫生服务需求(1)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和边际效用的内涵。
2)卫生服务需求定理、卫生服务需求特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需求弹性理论3)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需求研究的方法4)卫生服务需求弹性的计算、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卫生领域的应用3. 卫生服务供给(1)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和特点、卫生服务供给曲线2)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 市场与政府在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1)卫生服务市场的基本概念、构成及特点,卫生服务产品特性2)在卫生服务市场中市场机制失灵现象出现的原因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在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5. 疾病经济负担与健康投资效益(1)疾病经济负担、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的基本含义2)常见的疾病经济负担测算方法和测算中常见的问题3)研究疾病经济负担的意义4)健康投资的内涵、模式、方向、内容、效益及评价6. 卫生总费用及其核算方法(1)卫生总费用的基本概念、特点2)卫生总费用核算的原则、内容、方法、主要分析和评价7. 医疗保险与医疗保障体系(1)医疗保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当前国际主要医疗保险模式及改革趋势3)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8. 卫生服务体系与改革(1)我国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改革措施。
9. 卫生人力资源分析(1)卫生人力资源分析框架2)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理论和供给分析理论3)基本的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10. 卫生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1)医院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基本概念2)卫生机构国有资产的基本形式及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任务3)资产评估的含义、特点、基本方法和程序4)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模式5)资本运营的基本方式以及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1.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1)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方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2)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特征、编制和评价方法12. 医疗机构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 (1)医疗成本核算的方法2)成本控制和差异分析的思路和方法13. 卫生服务价格与价格管理(1)卫生服务价格的定义、本质与特征、重要意义和作用2)卫生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3)卫生服务定价原则和各种定价、调价方法4)卫生服务价格管理程序14. 药品价格管理与合理用药评价(1)药品市场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2)药品的各种价格管制方法3)合理用药与药品经济学评价的基本概念15. 卫生事业单位预算与管理(1)卫生事业单位预算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卫生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原则、内容和方法。
3)卫生事业单位预算的审批程序及执行过程4)新的卫生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办法,方法和预算的执行16. 卫生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1)卫生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2)卫生财务分析的意义、原则和任务3)卫生机构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17. 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1)卫生经济学分析与评价的有关基本概念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最小化分析的各种计算和分析与评价的方法18.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1)建立模型的基本程序、模型的形式和它要求的条件以及判定模型质量的方法19. 卫生经济政策分析(1)卫生经济政策的涵义、目标以及基本分析步骤2)调整卫生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手段3)建国以来我国卫生经济政策的变迁、得失以及各种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二、卫生统计学(一)考查目标卫生统计学是研究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考查内容包括:1、卫生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2、常用的科研设计方法;3、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二)考试内容1、绪论(1)统计学的若干概念(2)统计学的概念及工作步骤2、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及作用(2) 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3) 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4) 常用统计图表3、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 常用相对数指标(2) 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3) 人口死亡统计常用指标(4) 疾病分类及疾病统计常用指标4、常用概率分布(1)二项分布的特征、应用(2) Poisson 分布的特征、应用(3) 正态分布的概念、特征、应用5、参数估计基础(1) 抽样误差与抽样分布的概念(2) 样本均数、样本频率的抽样分布规律(3) t 分布的概念、图形、t 界值表的使用(4) 总体均数及总体率的点估计与区间估计6、假设检验基础(1) 假设检验的思维逻辑及基本步骤(2) 各种类型资料的 t 检验(3) 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关系(4)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及假设检验的功效7、卡方检验(1) 拟合优度卡方检验(2) 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的卡方检验(3)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4) 卡方检验要注意的问题8、实验设计(1)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3)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案(4) 样本含量的估计(5) 临床试验设计9、方差分析(1) 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2)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3) 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4) 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5)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和数据变换10、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1) 符号秩和检验(2)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3)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11、两变量关联性分析(1) 线性相关分析(2) 秩相关分析(3) 无序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12、简单回归分析(1)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及参数含义(2) 参数估计方法(3) 残差分析13、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1) 多重线性回归的模型及参数含义(2) 复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的含义14、调查设计(1) 调查研究的特点、作用(2) 调查计划、资料整理计划(3) 常用的抽样方法(4) 调查表的制定与考评(5) 常用调查方法(6) 调查的组织实施与质量控制15、总体特征抽样调查的设计与分析(1) 单纯随机抽样总体均数的估计(2) 单纯随机抽样统计量的估计16、横断面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1) 标准化的基本思想及注意事项(2) 现时寿命表的原理和编制方法(3) 现时寿命表指标的含义17、Logistic 回归分析(1) Logistic 回归模型及参数含义(2) Logistic 回归的应用18、生存分析(1) 生存分析资料的特点(2) 生存率的估计及生存过程的描述(3) 生存过程的比较三、社会医学(一)考查目标社会医学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掌握社会医学的基础原理与方法、基本概念、发展史;熟练掌握医学模式、社会因素与健康、生命质量、健康管理、卫生服务研究、卫生政策、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社区卫生服务、社会病防治、慢性病的社会医学防治、卫生服务体系、卫生保健制度等知识体系。
(二)考试内容1、社会医学概论(1)社会医学概念、社会医学定义、研究对象与内容(2)社会医学的性质与任务,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3)社会医学的萌芽、创立与发展过程,社会医学的发展状况(4)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历史上几种医学模式(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3)医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学目的(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作用3、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的内涵;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2)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的关系;社会阶层、社会营养与健康的关系(3)社会制度与健康;社会关系与健康;人口发展与健康;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4)文化的概念、类型及特征;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4、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1)社会心理行为因素的基本概念;社会心理测量;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情绪、生活(2)事件与健康(3)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5、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社会医学研究的研究方法类型(2)选择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问卷的主要类型;问卷的一般结构;问卷设计的步骤;问题和答案的设计;问卷的效度和信度(4)定性研究的特点;定性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5)随机应答技术6、生命质量评价(1)生命质量概述(2)生命质量评价内容(3)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7、健康危险因素评价(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理论基础;慢性病的自然史(2)危险因素的特点,种类(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4)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8、卫生服务研究(1)卫生服务研究的意义与目的、分类、内容、方法(2)卫生服务研究的进展(3)卫生服务需要的概念;常用的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利用量的指标(4)卫生人力资源;卫生人力规划;卫生费用(5)卫生服务综合评价9、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1)社会卫生状况的含义、意义、资料来源(2)卫生政策指标;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指标;卫生资源指标卫生;行为指标;人群健康状况指标;个体健康与人群健康;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新指标(3)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政策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人口状况;卫生服务状况;卫生行为状况(4)全球卫生策略,中国卫生策略10、社区卫生服务(1)社区卫生服务概述(2)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及组织形式(3)社区卫生服务的运作11、社会病防治(1)社会病的概念、社会病防治原则(2)自杀的流行情况、自杀的危害、自杀的预防与控制(3)药物滥用的概念、吸毒的流行情况及危害、常见毒品种类、吸毒成因、防范吸毒的社会对策(4)性病的流行情况、性传播疾病的种类、性病流行的社会病因、性病防范对策(5)意外伤害、青少年妊娠、精神疾病12、慢性病的社会医学防治(1)慢性病的三级预防(2)慢性病的筛查(3)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四、卫生事业管理学(一)考查目标卫生事业管理学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基础原理与方法、基本概念、发展史;熟练掌握卫生方针政策、卫生组织管理、卫生计划、卫生评价、卫生服务、卫生人力/信息/绩效/医政/药品/教育与科研等管理知识体系。
1、卫生事业管理概述(1)管理学的概念、基本原理与职能;掌握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内容;熟悉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3)卫生事业的特点,以及卫生事业管理的相关学科2、卫生方针政策(1)政策的基本理论;掌握中国的卫生方针政策2)我国卫生改革的有关政策3)我国卫生政策的改革与发展3、卫生组织管理(1)组织和组织工作的概念;掌握组织环境变化理论,以及组织改革的必要性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