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册数学第九单元.doc
19页9加几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3题教具、学具准备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13根小棒教学设计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出示仪仗队图)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我们班的小朋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运动场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例11.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a.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b.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点数出结果逐盒闪烁)◆从9接着数先9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外面4盒◆从4接着数先4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箱内9盒◆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10少1,所以9加4等于13◆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课件显示放进箱内1盒的动作[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主动探索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凑十法”的惟一思路,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c.理解“凑十法”◆组织摆小棒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演示口算过程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d.以“你喜欢哪种方法”为题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想出的几种方法后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让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a.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b.让学生在画面中收集数据问:踢毽的和跳远的各有多少人?c.学生独立列式,并让学生讲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得数[在这里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尝试提出新问题a.收集信息及数据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运动场上除了踢毽和跳远之外,还有哪些比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b.小组交流,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教师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c.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从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取两个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如:踢毽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一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d.小结教师提问: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它们的第一个加数是几?(引出课题)计算9加几的题目有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反馈练习1.练习十七第1题a.先说图意,再列式b.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2.练习十七第3题a.“糖块”图b.“蚂蚁抬大青虫”图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蚂蚁虽小,但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精神c.练习十七第2题[通过学生独立练习,不仅巩固新知识,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8、7、6加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2.小组合作讨论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5、4、3、2加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教具、学具准备:软件教学设计复习导入1.歌谣2.口算(计算机显示)9+5= 9+3= 8+5= 8+3= 9+4= 9+2= 8+4= 7+5= 6+5= 8+6= 3.计算机显示: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电脑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a.师问: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b.学生独立试做5+7c.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d.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生3:想7+5=12,所以5+7=12板书)e.看看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f.师指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b.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生根据提示汇报:(师板书)a.5加几有:5+6 5+7 5+8 5+9b.4加几有:4+7 4+8 4+9c.3加几有:3+8 3+9d.2加几有:9+2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4.看书质疑5.做一做a.看图列式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注: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b.7+5= 9+5= 8+4= 5+7= 5+9= 4+8= 9+4= 8+3= 9+2= 4+9= 3+8= 2+9=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6.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练习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一第1题)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的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学生汇报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一第2题)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4.数学游戏学生依据得数举算式卡片说出自己找到了哪些卡片全课总结用 数 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口头表达能力3.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7页的“用数学”及“做一做”中的习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展台,屏幕,小兔子图学具:6个大信封,6种数量不一的小动物(16只小燕子、14只蝴蝶、13只海豚、11只青蛙、8头骆驼、7匹小马〈见附图〉),每种小动物都分为同向的和反向的两种6幅情境图(天空、花丛、大海、荷叶、沙漠、草地),6块小黑板,6支粉笔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师:有这么多老师来听咱们同学的课,大家高兴吗?今天除了老师这些大客人,还来了好多小客人,想知道他们是谁吗?那就打开信封,请他们出来吧!(学生分组活动:争先恐后地打开信封,倒出里面的小动物和情境图2.师:都有哪些小客人呀?(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自己小组的客人3.师:小客人都是第一次来我们班做客,同学们想不想和他们玩呀?不过小动物们有个要求,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大家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