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doc
3页以课堂教学为打破 进步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才能、进步素质的主要阵地如何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尽可能培养较多的人才,尽可能的进步每个学生的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公民,是摆在每个学校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以课堂教学为打破口,进步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宏观指导管理,树立课堂效率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升降,一个学科教学程度的上下,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可以说都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的上下 1.老师要有课堂意识 课堂如战场,老师就是打好这场知识传授、才能培养、素质进步攻坚战的总司令员要求学生有课堂意识,作表率的老师就应先有课堂意识老师要做到:〔1〕提早备好课,作好充分准备,上课提早到位;〔2〕每堂课应有每堂课的任务,力争一课一得,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每堂课都认真负责;〔3〕课堂是老师的课堂,更是学生的课堂,课课不忘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课堂教学既重智育,更应重德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追求真理,做真人,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行学生思想上路了,老师教育教学上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学生才可能用心去感受、领会,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学习的好坏,能否成有用之才,除受其智力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其非智力因素诸如意志、品格、情趣、理想等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说,这种非智力因素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老师如不注重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良好的品格,安康的情趣,对美妙将来的不懈努力,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等因素,学生很难用其强有力的人格力量战胜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完成将来理想形象的塑造老师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做到“老师无小节,处处为典范,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3.老师应有课堂效率意识,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从观念上更新,讲请教学的方式方法,加强教研教改老师要全面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状况、学习状况、个性习惯及教研教改的管理指导 二、搞好课堂教学,进步课堂效率 老师转换教育观念,向45分钟要质量,积极参与教研教改,努力寻求科学高效的方法,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使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进步 1.注重兴趣培养 要让学生想学、学好,把课堂的效率提上去,兴趣的培养就成了很重要的出发点。
为此,老师们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重视双基的学习训练 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不可能象恋爱中一见钟情,它的产生是在同该学科长期的接触中,积累了一定的根底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根底上产生稳固起来的,因此给学生知识与方法的双基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 其次,重视关系的摆正,方法的科学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必须处理好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想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在参与中长知识,长才能老师的作用,不是全盘托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应选择恰当的方法,启发、扶持学生去探究,在探究中获得乐趣,在探究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另外重视课堂程序的设计、课堂气氛的营造,课堂节奏的调节,质和量的适度,以便于学生学习 2.抓两头促中间,注重教学的层次性 课堂教学是在老师统一指导下的一种群体活动老师应充分理解学生的实情,分层次教学抓优生,满足他们的胃口,以把教学导向深化,带动中等生;抓差生,适应他们的才能,以加强双基教学,从而稳固中等生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考试的层次表现为,老师自己出题,一套卷子三个层次,各层次学生到达标准就应得到肯定,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目的,培养了学习的信心,稳固了兴趣,从而使该学科整体质量不断进步。
三、搞好第二课堂,稳固促进课堂教学 课堂效率进步了,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使学生课余时间变得有益、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目的的完成,那就要搞好第二课堂,用第二课堂占领学生的课余时间来稳固课堂教学成果,促进课堂教学理解了的东西才是最深化的而最深化的理解就是理论课堂教学固然有它的可操作性,但其理性色彩还是非常浓重的,其知识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二课堂就有补裨其缺乏的成效由于管理严格,方案周密,老师落实,场地保障,第二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学生感到知识学有所用,学有缺乏,从而增强了课堂学习的兴趣我们相信,只要抓住进步课堂教学效率这个打破口,加强各方面管理,加强教改教研,那么就拓开一条宽阔灿烂的路,把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到更高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