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案例反思_3(可编辑).docx
18页教学案例反思第一篇:教学案例反思 语文教学案例反思 首次试上,笔记本上写满了文字值得肯定的是,三维目标明确,有歌鉴赏方法的指导例如,学完这首诗教师总结说:“我们收获了很,除了无尽的美感,还了解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拿到一首诗,我们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1、读一一美读几遍,初步感知 2、找一一找出诗中的景物与人物,体会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 3、合一一找到景物与情感的匹配点,整体感知诗歌 如果长期坚持使用这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将有利于学生诗歌鉴赏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的能力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线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设主线,明思路 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因为《春江花月夜》“孤绝横篇,竟为大家”这首诗也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围“春、江、花、月、夜”铺开,月是诗人震动的脉搏,月光洒辉处,江水、沙滩、桃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镜台、詀石、鸿雁、鱼龙、思妇、游子组成了一副幽美恬静、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 落月摇情,情韵悠悠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荡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学呢? 别林斯基有句话说得好:“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因此,赏析这种情韵幽雅的美文,应该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学生是读景、赏景的主角,教师是导游"美在哪里?"这条学习主线,应"念"而生 围绕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流程:美听一美读一美品其中,美品是关键,它可以设计以下两个思考题: 1、你在诗歌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月亮的推移为顺序找出描写对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意体现人物情感的词) 2、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你的理由结合你最欣赏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语言品一品 再次上课,我们明显感到,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互动,仅有的一次讨论也只是流于形式学生似乎是游离于课堂外的陌生人,课堂冷冷清清,局面尴尬 传统教育确实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忽视学生自主意识的弊端,强调集体意识和绝对服从,用一种僵化、教条的思想禁锢施教者和受教者其结果是学生个性品质缺失,自主意识缺失,批判精神缺失,人文情怀缺失,公民意识缺失高中新课程的实践者应充分意识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点,培养高中学生自觉的社会责任与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价值判断力、初步的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敬业精神以及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是我们的责任。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个体,尊重生命,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我们真切地感到,课堂不能静若止水,需要波澜起伏,需要激荡人心,需要创造一个美的艺术境界,否则便会枯燥无味、苍白无力那么怎样为教学创造一个艺术的境界呢? 二、二改:创设艺术氛围,营造审美情境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需要创设迷人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诗文的深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创设: 1、美导 一位同行的导语设计值得借鉴: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学生打开了记忆仓库之后,教师再深情地说:“是啊,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恬淡;感受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神奇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沉浸于超常的审美情境、倾心于审美的情境和把审美的心理集中指向阅读对象的审美注意 2、美听 教师范读,学生倾听潺潺连绵的流水、流利婉转的鸟鸣,他们情不自禁地沉醉于这迷茫朦胧的月色中,沉浸于浓浓的思念、深深的愁绪里,浸入美读酿成的美境中有了这种倾听,那种跃跃欲试的萌动之心,怎能不呼之欲出? 3、美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需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3)诵读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有自由体验读、个人表演读、小组竞赛读、集体体悟读”诵读这首诗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激情各种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于自己的体验之中,选择、感悟、深思,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参与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经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诗中表现出的月照花林之美,人生沧桑之叹,天涯相隔之苦,有了一定的体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更重要的是:美读,不但了解说了什么,而且与的心灵有了沟通,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进入了“其言若出己之口,其意若出舌之心”的最佳状态,在吟诵过程中,语感语气有了,内容有了,思想有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第三次上课,我们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整堂课的主题匆忙的和不深入的解读,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不在课外延伸了多少,而应该在美品课文 三、三改:美品美文,突出课堂主旋律 1.品景色 (1)月出一一壮观而有活力 (2)月升一一月光朗照,花伴月,月伴花,月光无处不在,江天一色,清纯空灵 (3)月落——落花摇情,江水流春,落月藏海雾,迷茫无尽 (4)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等,春江潮动,花草遍地,明月朗照,月伴花,花伴月,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淡淡的感伤美,优雅空灵的纯净美,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月夜图 2、品哲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的无奈"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又顿悟,人生是短暂的,而人类则是绵延永久的一曲《春江花月夜》,让人读出了人生短暂的悲剧之美、宇宙无穷的永恒之美 3、品情感 月共潮生,荡涤万物,充满生命活力的壮观美,跃然纸上;江水流春,江树迷蒙,凄凉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诗中的情感美还指落月藏海雾,月落妆台,长夜不眠的思妇的依恋惆怅之情;春光将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凄苦寂寞之情品读"落月摇青满江树",那月光之情,思念之情,诗人之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学生心中 4、品佳句 最后探讨问题,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选择的自由,不受约束,大胆想象、联想,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在互相交流中碰撞思维、分享阅读成果 诗歌欣赏没有标准答案,因此,要给学生一个艺术再创造的空间虽然学生谈出的理由不一定充分,但他们己在教师信任的目光中享受到了浓浓的审美乐趣这样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价值的认可,它能唤起学生积极探讨的活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设计,更是从课堂教学的完全预设转向动态生成,赋予了课堂活力,使课堂异彩纷呈,活力四射 总之,《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设计是以课文为载体,从课文出发,通过听、读、品,把朗读、美品、探究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 语文教学案例反思 (2022-2022上学期) 语文组 刘海军 第二篇:教学案例反思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曹丽萍 虽然我还没有正式上过课,但是在实习、培训的过程中我还是深入的接触了课堂,也通过不少的教学案例得到了不少的启发。
下面我就主要谈一下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表自己的一点教学反思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的时候,对老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不管会不会都积极积极举手,巴不得老师每个问题都能叫自己回答可是后来上了初中,举手发言的同学就少很多到了高中,直接就看不到举手发言的同学了,甚至害怕被叫起来回答问题可能是处于青春期时期,包括我在内,当时我们就有一个奇怪的想法,举手发言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看到有同学举手就会觉得他好像不是我们同类现在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我也担心我的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幸运的是我碰到了李海勇老师,他的课堂上永远都是气氛活跃,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请教李老师,您是怎样让您的每一节课堂都是这样保持活跃的气氛李老师告诉我说其实一开始上课的时候也是这种现象,学生们不积极,总是那么几个人举手但是他从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权利,用很多办法鼓励同学们站起来说实在不行就强制执行,按作为顺序或者抽签,总之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到,最后说着说着,也就习惯了;练着练着也就“炉火纯青”了对于这种现象,我也进行了思考,大概可以从下面几点改善: (一)、为学生的发言创造宽松的环境就教师本人来说,要民主、宽容、随和,总是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发言,要让他们知道,不管他们说得是否正确,能站起来发言就是好样的,应为自己敢于发言而自豪。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就会心情坦荡,没有什么顾忌 (二)、帮助学生破除发言的羞怯感教师要时常找那些具有羞怯感的同学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卑如果这些同学因没有回答好问题而在课堂上受了委屈的话,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安慰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让学生不得不站起来说,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畏惧发言了 第三篇:教学反思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兰州成功学校 高正贵 一对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点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而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去挖掘数学,他不仅要能“做”、“会理解”,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去“理解”,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辨证的等方面去展开 下面以函数为例: 1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主要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要素,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特殊函数,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函数的全部 2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他中学数学内容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 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对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启示 本人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将近20年的时间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目标,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