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最新.docx
13页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 李贺著名的诗以及赏析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 、李商隐 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 后,中国文学 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李贺著名的诗 以及赏析,欢迎阅读 梦天 唐代: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译文 月宫的老兔老兔寒蟾在悲泣天色,云楼门窗半开月光斜照粉壁惨白 月亮像玉轮轧过露水沾湿了团光,在桂花香陌欣逢身带鸾佩的仙娥 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 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注释 ⑴梦天:梦游天上 ⑵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 兔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 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 蟾蜍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 蟾在哭泣 ⑶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 海市蜃楼一样。
⑷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⑸鸾佩: 雕刻着鸾凤的玉佩, 此代指仙女 桂香陌: 《酉阳杂俎》卷一: “旧 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⑹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 ⑺走马:跑马 ⑻齐州:中州,即中国《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这两句说在月宫俯 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 ⑼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浪漫主义诗歌 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特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 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第一句“老兔寒蟾泣天色”是说,古代传说,月 里住着玉兔和蟾蜍 句中的“老兔寒蟾”指的便是月亮 幽冷的月夜, 阴云四合, 空中飘洒下来一阵冻雨, 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 第二句“云楼半开壁 斜白”是说,雨飘洒了一阵,又停住了,云层裂开,幻成了一座高耸的楼阁;月 亮从云缝里穿出来,光芒射在云块上,显出了白色的轮廓,有如屋墙受到月光斜 射一样第三句“玉轮轧露湿团光”是说,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 小的水点子。
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以 上三句,都是诗人梦里漫游天空所见的景色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 “鸾佩”是雕着鸾凤的玉佩,这里代指仙女这句是说:在桂花飘香的月宫小路 上,诗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这四句,开头是看见了月亮;转眼就是云雾四合, 细雨飘飘;然后又看到云层裂开,月色皎洁;然后诗人飘然走进了月宫;层次分 明,步步深入 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两段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是写 诗人同仙女的谈话这两句可能就是仙女说出来的黄尘清水”,换句常见的 话就是“沧海桑田”:“三山”原来有一段典故葛洪的《神仙传》记载说:仙 女麻姑有一回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 于往日会时略半耳 岂将复为陵陆乎?”这就是说, 人间的沧海桑田, 变化很快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人往往以为“神仙境界”就是这样,所以诗人 以为, 人们到了月宫, 回过头来看人世, 就会看出“千年如走马”的迅速变化了 最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色齐州”指中国中国 古代分为九州, 所以诗人感觉得大地上的九州犹如九点“烟尘” “一泓”等于 一汪水,这是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被打翻了一样。
这四句,诗人尽情驰骋幻 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宫,看到大地上的时间流逝和景物的渺小浪漫主义的色 彩是很浓厚的 李贺在这首诗里,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天上众 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俯视人间,时间是 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 待现实的态度想象丰富,构思奇妙,用比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 术特色 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音 雁门太守行(xíng) 黑云压城城欲摧(cuī),甲光向日金鳞(lín)开 角(jiǎo)声满(mǎn)天秋色里,塞(sài)上燕(yān)脂(zhī)凝夜紫 半卷(juǎn)红旗临易水,霜重(zhòng)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xié)玉龙为君死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
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塞土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 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胭脂凝成据说 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 临:抵达 易水: 河名, 大清河上源支流, 源出今河北省易县, 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塞 上”一作“塞土”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 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 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君:君王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队伍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赏析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 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 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 为了追求奇, 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 上着力, 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 构思新奇, 形象丰富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 ,而李贺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 其中如金色、 胭脂色和紫红色, 非但鲜明, 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 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 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1]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 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 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 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 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 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 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 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
《升 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 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 来造境造意的手段 三、 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 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 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 他们士气高昂, 奋力反击 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 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 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 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 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 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 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半卷红旗临易水”, “半卷” 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 偃旗息鼓, 为的是“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临 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 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 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 驰援队伍一迫近敌军的 营垒, 便击鼓助威, 投入战斗 无奈夜寒霜重, 连战鼓也擂不响 面对重重困难, 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 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 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 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 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 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 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 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 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 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 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 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 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 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 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 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后句写守城将士严 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队伍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致酒行 唐代: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拿云 一作:拂云 / 擎云) 译文 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 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 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 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 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注释 致酒:劝酒 行: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零落:漂泊落魄 奉觞(shāng):捧觞,举杯敬酒 客长寿:敬酒时的祝词,祝身体健康之意 主父:《汉书》记载: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 言上,上不省。
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后来,主父偃的上书终于被 采纳,当上了郎中 折断门前柳:折断门前的杨柳 马周:《旧唐书》记载:“马周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 而不顾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深异之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 何家贞观五年(631 年),太宗令百僚上书。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