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古中学留守儿童自查报告3500字.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9678098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87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古中学留守儿童自查报告3500字    江古中学留守儿童自查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一直以来是我校狠抓的重点工作之一,本学期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我校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具体抓落实,特别是接到《关于全面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后,更是在全校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摸清了本校留守儿童数量,构成、特点、家庭状况等基本情况现就我校该项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如下:一、 基本情况1、我校现有留守儿童228名,其中七年级98人、八年级88人、九年级42人2、有老人照看148人,其他监护人照看 68人,无监护人照看的纯留守儿童12人(孤儿4人)3、无辍学留守儿童二、工作开展情况1、留守儿童管理(1)、成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组 长:龙汉一(校长)副组长:肖培笔 谢明光 欧 斌成 员: 谢玉军 邓万发 龙 静 杨佐稳 王龙海 陈开宴 杨 健 陈 艳各班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谢玉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陈艳任资料员校长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了至上而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制定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我校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定位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先后出台了《留守儿童奖励制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人员职责》、《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3)、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第一、学校建立 “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臵做到人性化、配臵有档案资柜并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儿童档案袋,有一台计算机、安排老师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在“家”中开发活动第二、落实一名帮扶教师 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帮扶教师,每位老师必须对帮扶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和学习生活帮助第三、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各班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第四、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各班要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第五、谈一次心帮扶教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第六、读一本好书。

      老师指导学生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学生要写一篇读后感,并分年级段进行书评,陶冶学生的情操第七、一封亲情书信帮扶教师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2、保学控辍工作(1)保学控辍基本情况本学期我校辍学学生共8 人,其中七年级1 人,八年级 7人2)保学控辍工作的措施坚持依法控辍,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舆论氛围,宣传《义务教育法》及实施细则,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思想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并把政府民规民约深入宣传到各家各户,坚持管理控辍、实行控辍保学责任制:①成立保学控辍领导小组:组 长:龙汉一(校长)副组长:肖培笔 谢明光 欧 斌成 员: 谢玉军 邓万发 龙 静 杨佐稳 王龙海 陈开宴 杨 健 各班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谢玉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统一指挥,确保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②实行了控辍保学奖惩制度.校长与班主任、教师分别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各负其责.学校把控辍工作列入班主任津贴发放方案和教师年度考核方案里.做到与班主任津贴和年终考核挂钩,并将学额巩固率做为评选先进班级和班主任的条件之一.③建立辍学报告制度.学校做好开展"控辍活动月"的宣传动员工作外,对有辍学迹象的学生及时下去家访、了解情况,做好动员工作.学校历年来都把家访工作作为控辍保学的主要手段,提倡教师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加强与全体家长的联系,其重点是家贫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的家访;增强学生及家长的自信心,在对学习中、纪律上出现问题的学生随时家访,及时了解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控辍效果.深入细致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用真情感动家长,赢得学生的心,用我们朴实无华的真实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④转化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让每位学困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低起点、小目标、分层次、分阶段"的原则,确定自己的行为目标.每周写好周记,对照自己确定的目标,反思一周来的表现,进行自我点评,班主任附上一周的寄语.这样通过师生双向互动思想交流,绝大多数学困生一次比一次进步,尝试了成功的快乐,重塑了自信心.。

      ⑤坚持扶贫控辍学校教师除了对辍学学生进行家访外,对有辍学迹象的学生和个别生随时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两免一补"方式针对一些因家庭困难而面临辍学的学生在各方面给予帮助和照顾.3、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落实情况(1)开展教师与留守儿童“手拉手,一帮一”的结对子活动校长亲自带头,学校行政班子、班主任、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体系中要求结对子的教师定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各班级、成立关爱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广泛开展手拉手活动,发动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建立师、生级两级帮扶体系2)完善留守儿童建档工作每学期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统计,班级、学校建立两级留守儿童花名册;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管理,为每一位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卡”3)积极争取得到团委、妇联等部门的支持,通过“春蕾计划”,“关注女孩行动”等帮助留守儿童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较大,祖辈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

      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健全农村教育的监护体系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责任,它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我们可以聘请离退休教师、爱心妈妈等共同参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生活态度,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监护网络,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尽心尽责同时,还要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不让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对于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要进行封闭,加强执法监察力度,维护儿童合法权益,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由于无人管制,使他们的行为散漫、性格孤僻,为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孩子健康成长,首先学校应加强德育教育,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孩子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关爱,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3、加强对监管人员的教育为解决大部分监护人员年龄大、文化低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等活动阵地,加大对“代理家长”的教育力度,使他们懂得照顾孩子的知识,掌握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方法,更好地承担起看管和照顾孩子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家长要增强责任意识,有条件的应将孩子带在身边,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监护责任和教育机会而对于将孩子带在身边确有困难的,要根据孩子成长的需要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平时要加强与孩子联系,经常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想法,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镇远县江古初级中学 20xx年6月23日第二篇:萧县丁楼中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7200字萧县丁楼中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丁楼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由于地区位置以及当地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这所学校里的留守儿童数量非常之多在调查期间,我们采用了问卷、面谈等形式,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背后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造成这些现象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一、学校留守儿童现状我们的调研基本概况如下:(1)此次调查,由于校方的某些原因,我们的调查对象只限于部分班级,包括初二整个年级7个班和初一年级2个班,初二共314人,初一共109人,总人数为423人。

      在423名被调查对象中,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共有133人,约占31%,如图1所示在其他未调查对象中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同样是留守儿童,总体上看,留守儿童群体非常庞大,我们决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2)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般选择在较远或较发达的地区就业,例如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等,由于工作性质或工作时间等原因,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孩子,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尤其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等更无法关注正因为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这些留守儿童给社会留下了很多的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等等图1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家人与孩子之间感情冷漠我们与这里的学生交流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这些学生对我们的感情不能说冷漠,只能说很冷静!这是必然,因为他们确实是一群情商很低的留守儿童但这些儿童之所以这样看待我们,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引起了我们全体队员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我们这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造成这样情形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得不到任何家庭温暖,从而导致他们对整个社会的冷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竟然有70.7%的留守儿童在中秋节没有跟父母一起度过,尽管学校已经集体放假,仍有部分留守儿童选择留在学校,他们的解释是要么家里没人,要么是父母没回来。

      想一想,在中秋月圆人不圆的夜晚,这些孩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伤感?孤独?思念?我们不得而知同时,由于工作性质等原因,部分家长回家探亲的次数也不是很多,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所以学生在一年内跟家人见面的次数少的可怜,具体情况如图2如上图所示: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三个月或一年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他们都是十四、十五岁的青少年正是需要与父母沟通的时期,而且他们刚刚开始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探究这个世界多数学生奉行的是“别人对我好,我也对他好”这种相对的情感认识因此留守儿童见到父母后感觉非常陌生,有的虽然意识到他们是自己的父母,但一直都没有对他们产生亲近的欲望,也有的感觉跟父母刚见面很陌生,不久才亲密起来总体上看,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极短,从而导致父母无法跟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亲子关系情感的培养,所以说,在情感上孩子是很难感受到家庭温暖的,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孤独的面对聚少离多的情况,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方式也有很多,例如返家探亲,写信,打等等,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在“你和父母多久通一次?”问题中,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具体情况如图3:如图所示:半个月以及半个月以上才通一次的留守儿童约占75.9%,这充分看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远远不够的,且情况非常让人担忧。

      在缺乏沟通的环境下,尽管有76.7%的留守儿童认为“接到父母的很高兴”,但也有19.5%的留守儿童觉得无所谓,想接就接,甚至有3.8%的留守儿童不愿意接父母的或很讨厌接到父母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