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赏析 修订.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149253143
  • 上传时间:2020-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6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杜 甫《赠别郑炼赴襄阳》赏析公元762年,郑炼离开严武幕府,准备起身回家乡襄阳对于这位诗友的离去,杜甫很是伤感杜甫喜欢他的品格、学问,把他称作“郑子”;当然也很喜欢他的诗,他甚至说,把玩着郑炼的诗可以消永日——只可惜,郑炼其人其诗都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只在杜诗中留下了一个名字!当然,老杜的伤感也和国事正相关这一年是代宗宝应元年,他在浣花溪草堂自感老病缠身时,又听闻天下大乱:史朝义陷营州,羌、浑等族陷梁州,河东、河中军皆乱……这让忧国忧民的他对此如何不伤心!于是有了《赠别郑炼赴襄阳》: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这首诗言简意丰,诗短情长,含蓄地蕴藉了复杂的情思首联“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开篇点明“困局”:这个世界兵荒马乱,而自己困居柴门,又老又病将个人遭逢与国家离乱结合起来,这是典型的杜甫式写法颔联“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在两般伤心事上又递一层:老友即将离开,面对离别,怎不叫人惊心伤神!“过日”是度日之意,用“度”平仄仍调,但为什么非要用“过日”呢?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典故陈后主叔宝被隋文帝囚禁,每天与身边人饮酒至醉,隋文帝先是想规劝他节饮,随后又说:“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

      随他去吧,不这样,他怎么度日)杜甫用此典一层意思是,郑炼的诗好比美酒,能让自己得到些慰藉,藉此度过难捱的时光这是紧承上联说的第二层意思是,郑炼的诗写得太好了,简直如醇酒,这隐隐是对郑诗的赞美所以,郑炼的离开,就意味着醇酒不再有,于是用了“惊”、“神”二字写吃惊、失神颈联“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突然一转,从叙事与议论回到写景上来,但又写得不那么实峨眉山离杜甫所居草堂400多里,诗人不可能送朋友至山下而别这里用峨眉代指蜀地,目的是引出下句的“岘首”——襄阳的代指,意在说明两地距离遥远距离遥远,地阔天高,当然寓不舍之意而“地阔”、“山高”亦有典故在蔡琰《胡笳十八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杜甫引《笳曲》上半句,但让人却能联想到“见汝无期”来,这隐隐是一种生离死别般的忧伤!古代交通极不方便,一别成永诀,在当时实为寻常所以,相信郑炼读到此处一定会黯然神伤!不过,此联还是留有希望在的联末一个“春”字,所含的即是一种温暖虽路途遥远,再见无期,但诗人希望友人在道路尽头遇到一个春天!同时这个“春”字也领起了下面诗意的转折——“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耆旧,书名,全称《襄阳耆旧记》,东晋习凿齿著,内有庞德公传,庞德公即诗中的“姓庞人”。

      庞德公不仅是个隐者,更有识人之能,诸葛亮和庞统的“卧龙”、“凤雏”之称,皆来自他杜甫希望郑炼回到故乡,替他在《耆旧记》中寻找贤人庞德公的踪迹,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朋友能觅得识己者,一展才能的想法当然,这也包含了杜甫自己的希望在诗行笔至此,已大扫前几联的伤感之气,隐隐生出了新的希望和新的勇气来,不禁教人为杜甫的执著而感叹全诗表达的情感复杂而多变,由自伤到不舍,再到宽解与希望,几番转折,表达婉曲在手法上,多用典故,在看似平直的叙述中,深含多层意指,从而形成了言简意赡的效果同时,它又具有杜诗特有的格律谨严的特点全诗前三联对仗,前两联看似随意,其实工整而第三联以“峨眉”对“岘首”自然天成,堪称绝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