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4677190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1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金乌负日”源流图说(文:李守力)1、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距今 7000 年的“双鸟负日”骨雕和“双鸟朝阳”牙雕, 可说是最早的“金乌负日”的资料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 (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 与1100年之后的凌家滩遗址玉鹰有传承关系) :尺寸:长16.6、残宽5.9、厚1.2厘米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这是一件象牙雕刻的“蝶形器”残件正面有阴线雕刻图案:中间为一组同心圆,象征太阳;外圆刻有光芒,象征太阳的光和热;两侧对称雕刻昂首相望、面向太阳的凤鸟,表现出双鸟背负太阳运行的主题在图案两侧对钻有6个小圆孔,以便于捆绑或悬挂之用在我国古代关于太阳的神话中,鸟是太阳飞行的载体,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汤谷上有一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骨匕“双鸟负日”骨雕:“双鸟负日” 骨匕表现的是以双鸟异首同身组成的两组图案, 骨匕两端用平行线和点线 组成富有节奏感的几何纹饰,这些鸟纹图像原型出自“金乌负日”神话,也反映了河姆渡人 对鸟的特定审美意识2、凌家滩的玉鹰,胸腹刻有大小两圆,两圆之间刻有八角星纹,象征太阳与八风八节,鹰首侧视、双翼展翅、神采飞扬。

      (距今5300年到5600年)玉鹰:此玉鹰相对于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在时间上晚了1100多年, 但是两者却有着不可思议的亲缘关系,两者都是六个钻孔,中心都有太阳纹,都有鸟的形象3、仰韶文化“金乌负日”图:1989 年底河南汝州洪山庙遗址出土陶缸上的“金乌负日”图:洪山庙遗址属于仰韶文化阎村类型,其年代同庙底沟类型相当,距今约 5500 年这一时期 庙底沟类型中也出土了一幅近似于洪山庙 W84 的 “金乌负日” 图, 如陕西华县泉护村 H165 内的一片彩陶片上的“金乌负日”图仰韶文化庙底沟型华县泉护村 H165 出土的“金乌负日”图:陕西华县泉护村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器上绘有用弧线表示天穹, 中有圆形太阳, 下有双 翅,双腿向后伸展,作神乌背负太阳行空飞翔的图案,正是典型的“金乌负日图”仰韶文化庙底沟型“金乌负日” :4、大汶口背壶上的“金乌负日”图:大汶口陶文(日乌山) :著名的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 于1957年发现 当1960年采集到的三件刻画图像陶文的大口尊(简称陶文)公布于世后,在国内外反映极为强烈,并成为历史、考古、古文字、 美术及天文学界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且研究成果颇丰。

      就文字学领域而言,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结论是: 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的陶尊文字是现行汉字的初型或远祖, 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其成型时期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五千年左右,比甲骨文尚早1500余年周士心摹本 1/1957 年山东莒县陵阳河采集 2/1979 年山东莒县大朱村出土在山东吕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 一九五七年当地农民在疏通河道过程中, 发现可有 文字和图像的陶器直至一九七九年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发现墓葬四十五座,出土器物一千 余件其中在不同地点:陵阳河遗址和大朱村出土的两个[炟]字陶文,属于一类型,是公元 前二千年至四千年间(据科学检验碳十四测出)的古物 据山东考古学家实地勘察,陵阳河遗址正东五华里,有山五峰并列,中峰突起,名四寺 堌山,春夏两季早晨,太阳从正东升起,高悬于主峰之上,正是此一景象 大汶口陶文的日与山之间的图案应为太阳鸟——乌, 这是东夷人祭日的图案 只要把莒 县陵阳河“日乌山”图与仰韶文化庙底沟型“金乌负日”对比,就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东夷人的图腾是鸟, 东夷祖先在山上祭祀太阳, 中间的鸟正是东夷人 对自身的描述因此“日乌山”可能是东夷人的族徽五个山头逐渐向三个山头过度,说明 大汶口陶文“日乌山”与仰韶文化庙底沟型“金乌负日”的交互影响。

      5、良渚文化玉璧,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品,当年购自上海,传出土自杭州余杭,考古界称 之为“佛利尔一号璧” ,其上有一幅“鸟立祭坛”刻图良渚文化玉器刻图“鸟立祭坛”是三 皇时代 (2607 BC-2338 BC) 的史官用以记载历史的专门工具, 在历史文献中, 它被称为“图” ( 《吕氏春秋》 :“史皇作图”) ,也被称为“鸟迹”(高诱注《淮南子本经训》曰:“仓颉始视鸟 迹之文造书契”) 据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 ,良渚文化中有些玉器上刻图画文字,例如美国收藏家 弗利尔(1856—1919)购买的据传出自浙江的玉器中,有一件玉锡上便刻着一个圆圈加火形 的图画文字与大汶口陶尊上的图画文字完全一样 同批玉器中有几件壁也刻有似图画文字的 画面,如其中一个壁上刻一鸟立在阶梯形基座上,基座中一圆圈纹,下面有一新月形,这后 一部分也跟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图画文字相同佛利尔一号璧上的鸟立祭坛图 (庄小兵先生认为, 祭坛内图形由大汶口文化集团的族属标记‘日云山’改画而成,标志两大文化的融合)6、三星堆遗址青铜神树 测定年代在距今 4740-4070 年左右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一株有着“一龙十鸟” (一 说九鸟)的青铜神树,残高 3.9 米,下有圆形底座,树干挺直,树顶略残。

      树枝分为三层, 每层各有三枝,每枝上各立一鸟树干上攀着一只头朝下、尾在上的神龙这棵形体庞大、 造型精美的青铜神树,被学术界命名为“太阳神树” , 生动再现了《山海经·海外东经》 所 记“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的情形7、太阳神鸟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金饰呈一圆环形状,金饰上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着内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朝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得知其含金量高达94.2%该金饰可能是古蜀人祭祀用的神器现藏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8、汉画像石上“ 金乌负日” 图日中三足乌(汉) :东汉时期的砖画像太阳鸟负日而飞新沂博物馆东展厅陈列着一块出自新沂市瓦窑镇的画像石,反映的正是后羿射日后“金 乌负日”的场景画像石画面分为上下两栏,下栏是双鱼戏珠,上栏左右两侧绘制出两棵树, 在树顶,刻画出一条半圆形的弧线,在弧线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在弧线外, 右边有一只神鸟伸脚左行,左边有两只神鸟,一只左行、一只右行。

      上栏画像石展现的两棵树就是天边的神树“扶桑”,在扶桑树顶的弧线代表的是整个天 穹,左边的那只鸟为负日的金乌,它伸足向左走,背负着太阳走过整个天穹,来到画面的右 边, 然后转身等待第二天的遨游, 这三只鸟其实是一只鸟在不同时间 (早晨出发、 傍晚停止、 夜间等待)展现的不同状态,是一幅连环画弧线表现的是天穹,那弧线内四神是想表达什 么呢,“青龙”代表东方,“白虎”代表西方,“朱雀”代表南方,“玄武”代表北方,四神俱在, 就代表了大地的东南西北这四神组成了一个正方形,和上面的弧形天穹组合起来,是要表 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下栏雕刻的是双鱼戏珠, 《汉书·五行志》记载“鱼者阴类”,在大地之下的水中存活,所以应当放在四神所代表的“大地”的下面9、位于中国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古墓(公元前 37 年-公元 668 年)壁画,画有三足鸟 日本高松古墓室内也发现类似图10、 “金乌负日”解读:“金乌负日” 绝不是古人的胡乱猜想, 当日全食时太阳周围出现的日冕必然会引起古人极大 的兴趣,日冕非常象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鸟,这应该是“金乌负日”的来历至于为什么把这 只大鸟称为乌, 乌, 黑也, 只有太阳发生日食变黑了这只大鸟才现身, 因此称这只大鸟为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