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doc
49页七(上)地理导学案 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 (1)学习目标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 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重点难点地球形状和大小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备导入利用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自主学习1.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__千米3.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是________,北极__________团队合作4. 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漫长过程5.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为什么?(参照图1.3)6.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根据月食照片推测一下地球的形状7.请说出在地球仪上如何表示城市、陆地、海洋等地球事物小结提纲思维导图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漫长过程_____ ______ 球体 形状____________ 平均半径____________地球和地球仪 大小 最大周长__________表面积____________ 地球仪:是______的模型反馈练习1. 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B.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C. 太阳、月亮是球体的,所以地球也是球体的D. 直到有了地球卫星照片,人们才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2. 我们看远方驶来的船出现的过程是( )A.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B.先看到船身,后看到船帆C.同时看到 D.以上说法都错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D.地球是一个圆的4.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B.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C.地球仪能真实的反映地球形状 D.地球仪是地球模型5.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课后反思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2)学习目标1.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维度的划分2. 知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3. 了解特殊的经纬线重点难点1.经纬线的划分与判读2.东西半球的划分3.经纬线指示的方向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点拨导入展示地球仪,引出经线和纬线的有关知识自主学习一. 纬线1.概念:与________垂直,并且绕地球一周的________ 形状:________2.特点 长度:________ 指示方向:________方向二.纬线1.概念:连接_______两极,并且与________垂直相交的________ 形状:________2.特点 长度:________ 指示方向:________方向学生自己完成团队合作读图1.10和1.11,完成:一. 纬度1. 划分:以______为 以北为北纬,字母代号______ 0纬线 以南为南纬,字母代号______。
2. 最大数值:______3. 变化规律:从______向两极逐渐增大至______二.经度1.划分:以______为 以东为东经,字母代号______ 0经线 以西为西经,字母代号______4. 最大数值:______5. 变化规律:从______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______三.读图1.12和1.13回答: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____________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____________四.在地球仪上找出特殊的经线和纬线:0和180经线,20W和160E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借图记忆经纬度的划分不能简单认为所有的东经都在东半球小结提纲思维导图 形状:______ 纬线1.经线和纬线 指示方向:______ 经线 形状:______ 指示方向:______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______,东西半球分界线:______反馈练习1. 关于地球仪上的纬线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B. 地球仪上的纬线是一个半圈C. 不同度数的纬线长度不等D. 沿同一条纬线方向向前走,能回到出发地点2. 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C.划分南北纬的起始线 D.也就是180度经线3. 关于地球半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纬的地方,一定位于南半球B.属于西半球的地方,经度一定是西经度C.本初子午线位于西半球D.度数相同的经线或纬线,一定位于同于半球4.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A.经度0,纬度0 B.经度180,纬度0C.东经160,纬度0 D.西经0,纬度05读下图回答: 1. 写出A、B两点的纬度:A_____、B_____2. 写出C、D两点的经度:C_____、D_____A点在_____(南、北)半球。
D点在_____(东、西)半球课后反思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3)学习目标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重点难点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点拨导入用同学们的座位引出如何确定位置,从而导出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自主学习1.概念: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______和______交织成的网2.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_______________,广泛应用于______、航海、______、交通以及______等许多方面3.完成书本第8页活动3学生自己完成团队合作1.完成书本第8页活动2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_____ B (2)A点在B点的______方向B点在D点的______方向(3)C点位于______(南、北)半球或______(东、西半球)3.南极点四周指向什么方向?北极点呢?4.假设一架飞机从上海起飞,沿着31N纬线圈飞行,最终能飞回上海吗?它在飞行途中改变过方向吗?如果这架飞机沿着121E一直向北飞行,它能飞回上海吗?纬度由下向上增大是北纬,反之是南纬。
小结提纲思维导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经纬网定位,我们每个同学必须掌握在经纬网的图上能写出任一点的经纬度,并能辨别两点的相对方向反馈练习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下列关于震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2.右图中a点经纬度是( )A.(2N,26E) B.(2N,26W)C.(2S,26W) D.(纬度2,经度26)3.读下图回答:(1)将A点(0,0),B点(20S,20W)填入图中相应位置2)写出C、D两点的经纬度:C_________、D_________3)A点在C点的_______方向,D点在C点的_______方向4)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点是_____;同时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的点是______课后反思课题1.2 地球的运动(1)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及产生的原因2.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及产生的原因重点难点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备导入暑假的日全食现象是怎么产生的?这和地球的运动有怎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运动。
自主学习一. 地球的自转1. 概念:地球绕着______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_____向_____3. 周期:约_____小时,也就是_____4. 产生的现象: 同一地方产生_______,不同地方产生_______二. 地球的公转1. 概念:地球绕着______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_____向_____3. 周期:约_____ 天,也就是_____4. 产生的现象:产生_____ 季节变化三. 四季的划分1.北半球四季的划分:春季:_______三个月; ____:6、7、8三个月;秋季:________三个月; ____:12、1、2三个月2. 南半球的季节与_____半球相反团队合作1. 读地球上的昼夜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地处于白天的是_____2)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现象,自转方向是_______,在北极上空观察自转应为_____(顺、逆)时针方向2.读图回答问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线段上用箭头标出公转方向2)当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____上,这一天北半球叫做______日。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_____上,从D到A,南京白天时间越来越来_______小结提纲思维导图 方向:_______自转 产生现象:___________ 周期:_______地球的运动 方向:_______ 公转 周期:_______ 产生现象:_____________ 四季的划分反馈练习1. 地球上,太阳之所以东升西落,是由于( )A. 地球自转运动所致B. B.地球公转运动所致C.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相互垂直D. 地球形状不是一个正球体2. 南半球澳大利亚放寒假时间为( )A. 1月 B. 7月 C. 9月 D. 12月3. 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交替 B.地方时东早西晚C. 昼夜长短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