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鲍国安朗诵短歌行]短歌行朗诵范文.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贵13****忠志高
  • 文档编号:206032546
  • 上传时间:2021-10-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15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鲍国安朗诵短歌行]短歌行朗诵(1) [短歌行朗诵]《短歌行》教学设计及赏析 《短歌行》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以至于有了贤才难求之忧 《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曹操的生平概况,识记“行”这一诗歌体裁的特点 2、能以本诗为例,初步了解曹诗“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风格 3、初步明确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按照这些方法基本读懂本诗,初步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为培养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做准备 [教学重点] 本单元在新教材中是第一个古代诗歌单元,本诗篇幅短小,又编排在单元的最后一课,因此本诗教学自然就承担了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任务引领学生首先要读懂“这一首”,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教学中兼顾诵读,力争让学生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 1、 初步理解曹操这首代表作“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特色 2、曹操在历史上和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极其复杂,教学中将避免在人物形象评价上的争议,而将学生的精力引导钻研文本,进而力争合理而多元地阐释文本中的艺术与人物 [教学方法] 讲解、点拨、诵读、讨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要学生集体背出《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后简述故事 《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把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但是,也有人说曹诗不好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当天夜晚,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词就是今天学的《短歌行》 二初步感知 1 、一读诗歌:教师配乐诵读然后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 、在检查学生对补充注释后,讨论“朝露”、“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乌鹊”四个意象的内涵(强调:“乌鹊”在文中解释为“乌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视为吉祥鸟) 教师强调:高中生读诗要学会“鉴赏”什么是“鉴赏”?“鉴”是鉴别,说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要求我们读懂诗歌;“赏”是欣赏,说的是“为什么好”“好在哪里”的问题,要求我们学会评价诗歌 3、二读诗歌:指定一名学生诵读,然后讨论思路提问:全诗围绕哪个字写的? (要求:力争区别出四个层次不同的感情:一层:忧伤读得低沉,缓慢二层:期待读得平稳,悠扬三层:喜悦读得高亢,轻快四层:自信读得果断,坚定) (明确:全诗围绕“忧”字展开,分别写了“忧的原因”“忧的方式”“忧的对象”“忧的解脱”) 三探究主旨 采用逐步“瘦身”法,引导学生找“诗眼” (明确:第一次压缩成四句,每层保留一句: 参考答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再次压缩成一句: 参考答案: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板书“诗眼”〉) 四个性解读 1 出示南朝钟嵘的片面评价(钟嵘在《诗品》中把曹操诗歌评定为下品,并评价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的诗古雅质直,很有悲壮苍凉的句子) 2 列举两首代表作,体会“于悲凉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风格 ① 将《短歌行》句子重新排序,然后与原诗作比较,讨论其优劣 (幻灯出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2) [短歌行朗诵]《短歌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

      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 而《短歌行》是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强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因此,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2)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3)让学生在迁移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中了解个性独特的诗人曹操 (4)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并学习曹操“忧”而奋发,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把教学重点放在感悟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这一目标上只有把握情感才能更好地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从而更好地把握全诗我们力求通过阅读,结合背景,分析讨论,最终落实 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针对平时教学中学生很难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现状,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自然落在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上引导学生利用注释理解作者引用诗句的含义,揣摩作用,从而掌握用典抒情的表现手法,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1、我所要教学的对象是(7)和(11)两个理科拔尖班就课堂教学而言,(7)班偏活跃,(11)班较沉稳从月考成绩来看,两个班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好 2、这一届的生源以城镇学生为主,学生知识面相对较广在每周一篇的随笔中,不乏有思维独特,文采斐然的文章 3、理科生学习任务重,分配给语文的时间少,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很多教学任务只能依赖于课堂时间来完成 由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为:激发学语文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一种技术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设计教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不愤不启,不诽不发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 (二)说学法 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沉淀的四重境界 1、诵读法鉴赏语言,领悟情感 2、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4、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其中诵读法很重要朱光潜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诗歌不读难以把握隐约含蓄的内容,诗歌不读难以感受悠远深邃的意境,诗歌不读难以体会至深至切的情感,诗歌不读难以玩味灵动鲜活的语言因此,在学习诗歌方面,我要求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诵读重点是全班的齐读,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诵读中较好地把握诗歌的音韵节奏,领悟诗歌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课标要求,我对本课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设计。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历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到了魏晋时期,中国诗歌史上又出现了一个重要时期:建安文 学时期此期许多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创作五言抒情诗,五言诗由此走向成熟,同时出现七言诗,更从促进了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在中国诗歌诗起到它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组织者,也正是这位著 介绍诗人 曹操(155x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介绍创作背景 在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 行:古代诗歌体裁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历史是任人涂抹打扮的小姑娘,千年烟尘后,历史人物的模样难免模糊现在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所知道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1、朗读、初步感知:尊重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让学生自主阅读,读顺再进行提升指导 2、正音:教师使用多媒体出示对此诗预设的重要字的读音、字意 3、学生试读,点评指导:表现出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节奏多二二式,语速要慢点 4、播放配乐朗诵师范读,生齐读 (三)、文本赏析过程(重点难点) 关于课文内容的探究,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四点:一、到字里行间去;二、到文字背后去;三、到诗人心里去;四、到我们心里去即分别是着眼于诗歌的字面内容、艺术技巧、作者情感和读者体悟四个方面 教学方案:教师预设问题,师生合作探究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请举例?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