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濮阳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docx
6页关于濮阳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李世栋2010年濮阳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来,濮阳市蔬菜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高质高效为目标,着力优化蔬菜产业结构,规范生产管理,唱响品牌效应,不断提高蔬菜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一、蔬菜生产情况(一)整体生产情况濮阳市蔬菜种植面积常年在6万hm2左右,总产量260万t左右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2020年全市蔬菜面积5.89万hm2、总产量245.14万t、总产值663 729万元人均蔬菜约0.70 t二)设施蔬菜生产情况濮阳市保护地蔬菜生产方式有日光温室、单膜到5膜塑料大棚覆盖、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等在保护设施的支撑下,蔬菜基本实现周年生产与供应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全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积约1 866.67 hm2,年产量21万t,以生产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丝瓜等蔬菜为主,产品集中上市时间自11月中下旬至翌年6月大棚、中棚、小拱棚蔬菜面积约1.33万hm2,年产量80萬t以上,品种多样,早春茬蔬菜产品在4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上市,秋延后茬蔬菜在10—12月上市地膜及其他保护地蔬菜面积9 446.67 hm2,产量42万t以上。
6月至11月上中旬露地蔬菜集中上市二、发展成效(一)区域特色明显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县区蔬菜特色品种布局逐步规模化,生产优势、市场优势逐步显现濮阳市的大棚丝瓜、清丰县的朝天椒、大棚笋,南乐县的温室西红柿、大棚豆角,范县的莲藕已经成为当地蔬菜的一张名片,当蔬菜收获时均会有全国各地的客商来争抢资源二)模式高效成熟常年一大茬大棚丝瓜平均每667 m2产量约2万kg、每667 m2纯收入在2.5万元以上,该生产模式在濮阳市和濮阳市开发区、范县种植面积逐年增大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在2000 hm2以上,成为当地脱贫的支柱产业大棚早春甜瓜(西瓜)、秋延黄瓜(辣椒),可实现每667 m2纯收入1.6万元该模式成为南乐县、濮阳市、范县大棚蔬菜生产的支柱模式一年2茬日光温室番茄可实现每667 m2纯收入在3.5万元以上,成就了南乐县联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国家优秀示范社,成就了番茄小镇落户当地地膜西瓜—秋娃娃菜可实现每667 m2纯收入7000元,正逐步被当地群众接受、采纳和应用三)品种逐步优化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规模种植户在优化种植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品种的筛选和优化,注重与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合作,示范应用新品种。
如番茄不同口味、不同大小、不同外表颜色的国内领先优质品种在濮阳市均有试验示范与应用四)生产标准化为实现蔬菜的持续健康发展,濮阳市蔬菜专业技术人员以百亩以上园区为重点,借助各类项目的实施和标准的制定,长期致力于肥药双减技术的推广应用,坚持增施有机肥、减量施用化肥、科学施用生物菌肥、加强中耕和植株密度的调控、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用量等蔬菜健身栽培措施的传播, 促使全市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化五)产品多样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蔬菜产品向高、精、细多样化发展,由原来的地头上市、促净菜上市、袋装上市、干品上市等逐步发展为鲜品、干品、盒装、箱装、袋装等形式上市,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三、存在问题(一)濮阳市常年蔬菜基地面积不足,供求失衡,自给率低随着濮阳市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近郊常年菜田锐减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濮阳市的常年菜田只有2万hm2(仅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4%)2020年全市温室、大棚设施蔬菜全市日光温室面积1 866.67 hm2,仅占全市菜田面积的9%左右,低于全省10%的平均水平菜田少,蔬菜产量的总量就少,特别是冬季反季节蔬菜更少12月至翌年4月蔬菜产量约14万t,每天人均蔬菜占有量还不到1 kg,而全省人均蔬菜占有量是1.8 kg,石家庄是3.25 kg,济南是3 kg。
濮阳市的蔬菜自给程度非常低,大量从外地调运蔬菜以王助蔬菜批发市场为例,年交易量达350万t,本地蔬菜只占总批发成交量的20%,本地蔬菜的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菜田少、自给程度低是菜价高的主要原因二)品种结构不合理,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低,单产水平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了解,濮阳市常年蔬菜播种面积约6万hm2其中,白菜类6 306.667 hm2,占10.7%;葱蒜类6 473.33 hm2,占11.0%;水生蔬菜3 526.67 hm2,占6.0%;而人们日常消费量较大的黄瓜、番茄等茄果类蔬菜只有9360 hm2,仅占蔬菜全年播种面积的15.9%这远不能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目前,蔬菜生产仍然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这不仅严重阻碍着标准化生产的推进,而且在与大市场的对接过程中,菜农始终处于劣势地位,这也是菜贱伤农、菜贵农民也得不到实惠的一个主要原因三)设施化生产规模小,季节性供应差异大,不能做到全年均衡供应2020年全市日光温室、塑料大中小棚等设施蔬菜的生产面积只有8 906.67 hm2其中,日光温室1080 hm2,占当年全市菜田面积的1.9%;大中棚5 066.67 hm2,占当年全市菜田面积的8.86%。
二者相加所占比重也只有10.76%而在山东省寿光市等蔬菜主产区,温室、大棚生产面积已占其菜田面积的50%以上由于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小,反季节鲜细嫩蔬菜的产量仅占全年蔬菜总产的13%左右,冬春反季节蔬菜供应能力明显不足1—4月主要依靠外地调入蔬菜供应市场四)生产风险大散户生产经营与大市场需求对接不畅,致使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往往出现高产低收益甚至赔本的情况如莲藕集中收获季节,3—4月莲藕地头价有时持续出现1.6~1.8元/kg的情况,每667 m2产量按2500 kg计算,每667 m2产量价值4000~4500元,挖藕人工费用按照1元/kg计算,每667 m2需2500元,种子及农资投资每667 m2成本3000元,上述两项合计每667 m2成本约5500元,出现赔本现象个别年份出现大风、降温、冰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往往也会造成减产或绝收现象,严重挫伤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四、发展建议(一)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根据区域蔬菜生产习惯和历史蔬菜发展特色,引导创建一批“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专业乡专业村,培植一批市场潜力大、产业集中度高、区域特色明显、品牌影响力大、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及产业,提升区域蔬菜供应能力和市场综合竞争力。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龙头带动作用政府制定并出台蔬菜生产保护政策,对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发展后劲足、发展潜力大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支持,支持现有基础设施(含机械化设备)、仓储设施、农业保险及商品流通信息平台建设,提高蔬菜抗逆生产能力,拓展流通渠道,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濮阳市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保障蔬菜产品的适销性和产品品质,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