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倒闭案例.ppt
19页巴林银行的倒闭• 巴林银行简介 • 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 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既为客户提供资 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当然,它也得像 其他商人一样承担买卖股票、土地或咖啡的风险 ,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 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个特殊客户 :英国皇室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 族先后获得了5个世袭的爵位这可算得上一个世 界记录,从而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 • 尼克·里森 其人 • 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在 这之前,他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 ,进入巴林银行后,他很快争取到了到印度尼西 亚分部工作的机会由于他富有耐心和毅力,善 于逻辑推理,能很快地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许多 问题,使工作有了起色,因此,他被视为期货与 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伦敦总部对里森在印度尼 西亚的工作相当满意,并允许可以在海外给他安 排一个合适的职务l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他 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 总经理 • 银行倒闭的导火线 • 1995年1月份,日本经济呈现复苏势头,里森看 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进大量期 货合同,希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
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1月17日突发的日本阪神 地震打击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势头,股价持续下跌 巴林银行因此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这几乎 是巴林银行当时的所有资产,这座曾经辉煌的金 融大厦就此倒塌• 尼克·里森 下场 • 1995年2月23日傍晚,已经赔光了整个巴林银行的尼克 ·里森踏上了逃亡的旅程但是,惊弓之鸟般的逃亡生涯 仅仅持续了4天,1995年2月2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 ,刚刚走下飞机悬梯的尼克·李森被捕了 • 1995年11月22日,尼克·里森再次变成了全球的新闻 焦点,他从德国被引渡回新加坡,而仅仅一周之后,被送 上了审判台根据新加坡《证券交易法》,尼克·里森因 欺诈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半从而变成了新加坡塔那梅拉 监狱中的阶下囚 • 1999年7月,尼克里森因患癌症被保外就医,他回到 了伦敦此前,他在狱中撰写了《我如何弄跨巴林银行》 在书中,尼克·李森描述整个事件的真实经过这本书 很快被拍成了电影 • 巴林银行倒闭的影响 • 巴林银行集团破产的消息震动了国际金融 市场,各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英 镑汇率急剧下跌,对马克的汇率跌至历史 最低水平巴林银行事件对于欧美金融业 的隐性影响不可估量。
• 教训 • 一、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新加坡巴林公司,里森 一人身兼交易和监察二职,严重违反银行内部控制规定, 这是整个事件的根源 • 二、完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除需要做好自身的内部控 制外,金融系统应尽快完善行业监管体系,实现监管的法 制化、科学化、高效化,使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充分体现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 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应建立严格的“防火墙”规定金融 集团下的银行、证券、保险及各子公司的资金和业务等的 比例限制,制定信息公开的程度、准则性、完整性的准确 要求,正确对待衍生产品投资,严格控制投资风险东南亚金融危机• 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 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 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 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 ,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这些国 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据估算、在 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 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
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 严重的经济衰退 •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 在90年代初期,当西方发达国家正处于经济衰退的过程中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却出现奇迹般的增长,经济实力日益 增强,经济前景一片灿烂,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 危机爆发前曾一度是各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的样板东南 亚国家对各自的国家经济非常乐观,为了加快经济增长的 步代,纷纷放宽金融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以求成为新 的世界金融中心但东南亚各国在经济繁荣的光环闪烁中 却忽视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 长不是基于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而主要依赖于外延投入 的增加加上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东南亚各国普遍出现 了过度投机房地产、高估企业规模以及市场需求等,发生 经济危机的危险逐渐增加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亚各国经济过热的迹象更加突出 各国中央银行采取不断提高银行利率的方法来降低通货 膨胀率但这种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机的机会连银行业 本身也在大肆借入美元、日元、马克等外币,炒作外币, 加入投机者的行列这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各国银行的短 期外债巨增,一旦外国游资迅速流走各国金融市场将会导 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
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虽然也 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面对开放的自由化市场却 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其中,问题以泰国最为严重 因为当时泰国在东南亚各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最高 ,秦铢紧盯美元,资本进出自由泰国经济的“泡沫“最多 ,泰国银行则将外国流入的大量美元贷款移入到了房地产 业,造成供求严重并衡,从而导致银行业大量的呆账、坏 账,资产质量严重恶化1997年上半年,泰国银行业的坏 账据估计高达9000泰铢(约合310亿~350亿美元)加之借 款结构的不合理,更让泰国银行业雪上加霜泰国银行业 的海外借款95%属于不到一年的短期借款 •魔鬼索罗斯 •1997年3月,当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庄房贷款公 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时,索罗新认为千载难逢 的时机已经来;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 外汇市场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铢一路下滑,5月份最低跌至1 美元兑26.70铣泰国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如动 用120亿美元外汇买人秦铢,提高隔夜拆借利率,限制本国银行的拆 借行为等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得索罗斯交易成本骤增,一下子损失 了3亿美元。
但是,只要素罗斯对他原有的理论抱有信心,坚持他的 观点正确,他不仅不会平掉原来的头寸,甚至还会增加头寸3亿美 元的损失根本无法吓退索罗斯,他认为泰国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抵 挡不了他的冲击他志在必得• 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更加庞大的资金,再次向泰铢发起 了猛烈进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乱,秦铢狂跌不止,交易商疯狂卖出 泰铢泰国政府动用了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 款企图力挽狂澜但这区区450亿美元的资金相对于无量级的国际游 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7月2日,泰国政府由于再也无力与索罗斯抗衡,不得已改变了维系 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更是狂跌不止, 7月24日,泰铢已跌至1美元兑32.63铢的历史最低水平泰国政府被 国际投机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许多泰国人的腰包也被掏个精光 • 原理 • 80年代时候,泰铢与美元保持一定价(相对固定),1美元=24 泰铢(大致数),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良好,泰国经济发展也 好(当时被称为亚洲经济发展四小龙之一),一个国家的货币 币值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两者发展均良好,这个相对固定的 比价没有什么问题. • 90年中期,泰国经济发展缓慢了,美国经济发展稳定,两种货 币还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价,泰铢的价值明显被高估了,索罗 斯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在泰铢没有贬值之前通过各种渠道 借了大量泰铢,借来后兑换成美元(以1美元=24泰铢价格), 当借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他在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和泰国 与美国的实际经济状况,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引起拥有泰铢 的人们在市场上抛售泰铢,并且还利用期货市场杠杆作用, 使抛售放大.当时泰国政府利用外汇储备在市场上购买泰 铢(大概250亿美元),用光了储备还不能维持泰铢稳定,泰国 放弃了努力,泰铢贬值.(1美元=40泰铢) 这时索罗斯就抛美 元,购泰铢,进行偿还,从中获取借时与还时的差价,1美元赚 了16泰铢.这是钉住单一货币(美元)汇率制度的问题造成的 . • 过程 • 第一波: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 元脱钩。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日泰铢汇率狂跌 20%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 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 冲击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 围内与美元兑换,当日比索贬值11.5%同一天 ,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 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 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 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 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相 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 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台湾股市再跌 301.67点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 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 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 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 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 、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 %、6.7%和6.3%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 ,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 H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 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 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
• 第三波: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形成金融 危机 • 11月,韩元汇价持续下挫,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 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 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了30%,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过20% 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 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倒闭,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 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初贬值17.03% • 第四波:从1998年1月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 到印度尼西亚、形成金融危机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对 美元的汇价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 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同日,香港恒 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台湾、日本股中分别跌 102.88点、362点和330.66点直到2月初,东南业金 融危机恶化的势头才初步被遏制 •产生原因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 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 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 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 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 • (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 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的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 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 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 •(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世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后果 • (1)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以1998 年3月底与1997年7月初的汇率比较各国股市都缩水三分之一以上 各国货币。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