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分国家演艺院团发展经验借鉴.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206853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05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分国家演艺院团发展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演艺院团发展自1990年以来,美国剧院的发展呈现出两大主要特点:一是剧院总数和观众人数都成倍增长;二是资产同步增长,外界投资逐渐成为剧院收入的主要来源[1]具体来看,美国非营利性剧院增长迅速,由1990年的991家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1982家,且这些非营利性剧院的自助收益占总收入的比重不高,以外界投资和捐助为主,尤其是个人和基金会而提到美国演艺业的发展,最能代表美国演艺业光辉的非百老汇莫属,百老汇的发展不仅依靠内百老汇营利性剧院的发展,也正是靠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非营利性剧院的发展带动的,使得百老汇成为世界演艺业桂冠上的一颗珍珠,它兼收并容了古老经典和时尚先锋,使得音乐剧成为全世界的摩登艺术,成为很多国家演艺业顶礼膜拜与学习的教科书因此,具体以百老汇为例,介绍美国演艺院团的发展状况,以及带给我们的成功经验一 美国演艺院团状况——以百老汇为例百老汇剧院(The Broadway Theater),坐落于纽约曼哈顿区,它包括三类不同的剧场:内百老汇剧场(Broadway)、外百老汇剧场(Off Broadway)以及外外百老汇剧场(Off Off Broadway),其中“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剧场在纽约有530家之多,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位于戏剧区内的百老汇大街附近。

      百老汇剧院以音乐剧演出闻名世界,也有戏剧、歌剧、舞蹈等其他表演从剧院规模来看,一般内百老汇剧院指的是座位数在500~2000个的剧院,外百老汇为座位数在99~500个的剧院,而外外百老汇剧院指的是座位数少于99个的小剧场[2];从分布地区来看,内百老汇剧场集中在曼哈顿市中心的剧院区,外百老汇剧场则主要分布在上述剧院区外围以及百老汇大道的南端区域,外外百老汇剧场则分布于曼哈顿岛的各个社区内,其中也有一部分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的剧场坐落在剧院区内,与内百老汇剧场交织在一起;在经营性质与演出剧目设置上,三者也有不同,区分“内百老汇”与“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除了上述两个依据外,还有其经营性质为“营利性”的要照章纳税,而“非营利性”的则享受减免税的待遇,还能申请到联邦补贴或者各种财政补贴内百老汇以营利性剧院为主,票价定位较高,而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以小规模的非营利性演出为主,票价定位较亲民此外,内百老汇更多的是大制作的商业戏剧演出,而外百老汇与外外百老汇则以小制作的实验和先锋戏剧演出为主,风格多样,实验性和探索性较强[3]由于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中的非营利性剧团的蓬勃发展,为百老汇戏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不仅为社区提供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改变了剧院唯利是图的形象,更是为商业剧的发展提供了无数优秀剧目和演艺人才,很多剧目和优秀人才在非营利性戏剧中被挖掘,通过再投资再包装登上百老汇的商业性舞台,推动了商业剧的蓬勃发展。

      正是大大小小的剧场组成了百老汇,成为美国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二 美国演艺院团发展经验(一)健全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演艺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为保证我国演艺业的健康繁荣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对于演艺界的政策支持;同时要对表演艺术业的投融资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制,使得演艺产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无论是百老汇的营利剧作还是非营利剧作,都得到了美国法律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如美国法律在知识产权方面对百老汇的剧目和音乐版权都给予了严格的保护,鲜有盗版现象同时美国在政策制定上给予了非营利剧强有力的支持,如非营利组织可以免缴营业税,可以申请政府财政资助,还可以接受社会的捐助,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甚至赞助方也可以享受一定政策优惠正是相关法律与政策的支持,使得美国演艺业繁荣发展但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支出是不够的,还需要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美国百老汇的繁荣,离不开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剧场的蓬勃发展,其中正是得益于基金会给予的巨大的财力支持,来维持日常的运营,通过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为百老汇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力保障二)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演艺经营活动中,要按照艺术生产与经营的内在要求,以市场化为基础,遵循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以此实现艺术资源的整合、形成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释放艺术生产的巨大潜力。

      美国百老汇的发展依靠于自身的产业化运作首先,作为三大剧场管理集团,即舒伯特集团、倪德伦集团和朱詹馨集团掌握了百老汇39家商业剧场中的31家,不仅是剧场的所有者,还是剧目的经营者,他们从外观设计到内部设施建设,精心打造剧场,让剧场本身成为知名景点和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剧场和剧目的经营实现捆绑,最大限度地借助剧场优势来保证演出效果;将艺术进行工业化流程运营,实现效益的产出最大化其次,采取制作人制度,由成熟的制作人或团队对剧目进行评估和运作,同时抛弃短期效益,而将目光投向5~10年的运营周期,通过观众反馈和所瞄准的目标市场不断进行回炉修改,以达到与市场的最佳契合再次,采取艺术创作的标准化管理,形成一个固定的品牌最后,运用完善的票务系统,实行全方位售票形式,并且为观众提供多种购票优惠,使得百老汇音乐剧在演出前一年就可以预订一空不仅如此,百老汇利用产业优势整合自身资源,打造创作、制作、演出和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同时开拓其他经营范围,如将现场演出转化为电视节目或电影作品;或是将现场演出的经验延伸到现场娱乐业包括演唱会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等等[4](三)演艺业的集群化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即“产业集聚”“产业园区”,是指互相关联的多个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形成产业组合、互补与合作,以产生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群落。

      [5]促进演艺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演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进而形成“区位品牌”美国百老汇正是演艺业集群化发展的代表,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区位品牌,使得区域内的百老汇剧场,包括内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剧场的整体收益都有所提升,同时依靠整个区域的形象,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为招商引资以及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机会四)全方位布局的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对于演艺院团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成功的市场营销,不仅能够带来稳定的客源,还能够开发潜在顾客,保证演艺院团的收益,维持日常运营因此要开展全方位布局的市场营销战略,开发演艺市场在百老汇,音乐剧演出的上座率一般都会超过80%,且百老汇的观众人数以每年3%的速度逐年上涨,即使在经济危机的时期,剧场里也依旧繁荣据2007年统计,9/10的纽约人每年至少参观过一个文化机构或参与过一项文体演出活动,其中47.7%的人观看过百老汇的音乐剧演出,43.2%的人看过百老汇的话剧演出,31.7%的人看过外百老汇的演出,20.9%的人观看过外外百老汇的演出,这些数字要远远超过音乐会和舞蹈演出的总和这些得益于百老汇对于观众的培养和多方位的市场营销。

      通过进行多渠道的音乐剧教育,剧场集团为社区儿童和成人提供丰富的音乐剧相关教育项目,不仅注重学校教育,还推出各类促进音乐剧和大众接触的项目,如向游客开放不同风格的剧场,组织免费户外音乐会等,借此深化百老汇的影响力[6]不仅如此,百老汇对于市场客户以及产品精准定位,积极开拓市场客户群,不仅打造了完善的票务销售系统,在广告宣传方面也是高招迭出,颇具有吸引力,部分剧目在上演前几年就已经路人皆知了;在运作层面上,百老汇剧场集团创造了与广告公司的合作新模式,即广告公司事先不收取宣传费用,按照演出的实际上座率评估宣传的效力,以此为根据核算应支付的宣传费用全方位的市场营销使得百老汇始终占据广阔的市场第二节 英国演艺院团发展在英国,除了电影,戏剧表演也是喜闻乐见,英国的戏剧文化享誉全球,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戏剧种类、杰出的剧作家和庞大的观众群体等为伦敦带来了“世界戏剧之都”的美誉据统计,25%的成年人是剧院的常客,而且他们涉猎广泛,从古典戏剧到现代戏剧,以及无剧本的即兴表演,都是他们的选择英国共有50多家地方性剧院,在伦敦西区还有40多家剧院,不仅如此,旅游基础设施以及一些非传统的表演场地如马戏团帐篷也常常作为临时剧场表演。

      [7]英国政府成立了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为英国的艺术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07年制定的戏剧发展优先政策,为戏剧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剧院每年可以为英国带来超25亿英镑的经济收益在英国戏剧发展史上涌现了无数优秀的剧作家和经典的戏剧作品,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萧伯纳和王尔德等,其中莎士比亚被视为英国文化的骄傲和象征,莎士比亚戏剧(以下简称莎剧)是英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德国狂飙突进运动领袖赫尔德认为“他的戏剧里激荡着自然与历史的波涛汹涌的大海”[8]因此下文以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为例,介绍英国演艺院团的发展状况与经验借鉴一 英国演艺院团状况——以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为例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剧团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经费最充足、演出水准最高的职业剧团之一,被公认为是莎翁著作及其他古典戏剧作品最权威的演绎者之一[9]它的前身是莎翁诞生地斯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亚纪念剧院剧团,1961年受皇家封号更名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剧团位于斯特拉特福小镇,是英格兰艺术委员会给予财政支持的六大国家艺术团体之一,国家彩票基金和剧场收入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10]在1996~2006年中,剧团推出了171部新作品,在英国120多个城镇和国外50多个城镇演出了1.9万场,售出门票1100万张,在2006年,剧团推出了莎士比亚全剧年,从4月23日莎士比亚诞辰日起,陆续上演50部莎翁作品,包括中国艺术团体在内的17个外国访问剧团也将参加演出。

      [11]作为古典戏剧领域最出色的剧团,该剧团现有演职人员700多名,每年上演作品20多部,年营业额达到数千万英镑剧团在斯特拉特福有3家剧院,其中最大的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有1412个座位,主要上演莎剧和其他古典戏剧等,尽管剧团的根据地位于英国,但剧团会定期在欧洲、美洲、亚洲和澳洲进行巡回演出,因此它的观众遍布世界各地[12]二 英国演艺院团发展经验(一)植根于文化沃土,追求艺术至上的标准演艺院团的发展要植根于文化的沃土,只有包含文化的内涵,演艺作品才能够有灵魂、有温度;只有符合本国人民的文化价值理念,才能被本国人民所广泛接受,才能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走出国门,推向世界同时,作品创作必须追求艺术至上的标准,仔细研磨、反复提炼,创造出历久不衰的经典作品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深深地植根于莎士比亚文化的沃土,主要表演莎剧的同时,还表演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戏剧家和当代剧作家的经典作品在面对流行艺术的挑战中,剧团也不改初心,坚持追求经典艺术从1960年建团以来,历任艺术总监都是知名的导演艺术家,不仅如此,在莎剧表演的过程中,剧团中出现一大批的优秀演员为了保证演员之间的合作的契合度,以及深刻理解莎翁作品并完美呈现,按照剧团的规定,所有上台表演的演员必须和剧团签订长期的合同。

      演员们需要经过一年以上的磨合才能登台演出,因此即使是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登台的一个小角色,也要事前在其他三个以上的地方排演后才能正式出演这也正是剧团历来引以为荣的地方,他们曾骄傲地对外宣称这里才有最纯正地道的英语和最经典的莎士比亚戏剧二)依托技术与创意,深入解读戏剧作品观众是剧团的生命,也是对剧团的最大挑战[13]戏剧作品往往内容丰富,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培养观众对于剧目本身的理解,有利于观众在观赏戏剧时能全身心投入,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因此深入解读戏剧作品,将戏剧所包含的寓意传递给观众,是十分有必要的莎翁的作品非常经典,作品悲喜交融,内容充满诗意与想象,不仅将统一融于矛盾变化之中,而且蕴含深刻的人生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