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doc
4页24f1ed9464a2555ab822882395fd45e6.pdf第五课时教学课题:国家的宏观调控课 序: 第二课第二节第三课时一、教学目的:知识方面: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任务和手段理解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能力方面: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觉悟方面:加强对国家的大事的关心程度及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等问题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二、教学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三、教学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及调控手段中的行政手段与计划经济的区别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采用讲授、举例、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是什么?2、市场调节是不是万能的呢?(二)讲授新课:(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 市场不是万能的(1)市场不能调节:情景假设一:离消防部门远近不同的两地同时发生了火灾,双方都有打了119 报警,假设只能出动一辆消防车,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消防部门与受灾方讨价还价,会出现什么后果呢?(让学生推测后果:如让市场调节,受价值规律支配,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哪一方出的价钱高,就救哪方。
)(2)不能让市场调节:情景假设二:毒品海洛因的高额利润,如果让市场来调节,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学生推测:受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刺激大量的人制毒,贩毒,结果给公民,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 )结论: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有一些公共消费的供给市场是不能调节的,如消防、治安、环保等;再有一些特殊的产品,如毒品、不健康书刊、枪支弹药是不能让市场来调节的,会危及社会风气与治安在这些领域市场不能发挥作用,也叫做市场失灵那我们就要寻找市场以外的力量2、 市场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市场虽不能调节以上领域,但这毕竟是少数,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即使在市场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如果只有市场孤军作战,那又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例子:红富士苹果让人欢喜让人忧八十年代红富士苹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有些商贩为牟利不择手段地用普通苹果冒充红富士,欺骗消费者 丰县农民在高价驱使之下纷纷投巨资大种特种红富士,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当时全国红果的产量是多少,市场容量有多少,三年后果农们迎来了大丰收,但此时红富士苹果的价格急转直下,每公斤优质苹果也只卖几毛钱,连肥料钱都赚不回来望着果园里累累的硕果,果农们却哀声叹气,一筹莫展。
24f1ed9464a2555ab822882395fd45e6.pdf1、果农扩大红富士苹果的种植是受什么规律支配的?市场根据价值规律调节资源配置2、为什么苹果丰收了,果农却没能赚到钱?讨论3、 从上可以看出,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哪些弱点和缺陷?它们有什么危害?4、 如何克服市场缺陷,让果农增产又增收?二、国家的宏观调控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是指国家(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材料: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却连续保持 7%~8%的增长我们既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也有效抑制了通货紧缩近 20 年全国新增了近 3 亿个就业岗位,约 1.5~2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2000 多万下岗职工有相当一部分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到 4%,这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在国际收支方面,我国也突破了“双缺口” (即贸易缺口和投资缺口)怪圈,连续多年实现贸易顺差,外汇储备额大大超过外债余额,收支保持良好纪录,人民币汇率稳定2、主要任务和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这是最主要目标;是物质保障和基础如国民经济发展指标(2)增加就业:实现社会稳定。
如再就业工程(3)稳定物价:重要保证如控制通货膨胀(4)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促进增长、维护主权3、宏观调控手段(1)经济手段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A、经济政策:如价格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利率政策等例子:1995 年下半年,我国粮食市场开始出现疲软状态,粮食价格持续走低至今已有 8 年为保护农民种粮利益,从 1997 年开始,国家实行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政策为了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粮食生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中规定,从 2000 年起,北方春小麦、南方早灿稻、江南小麦、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 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B、经济计划:(2)法律手段A、含义: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B、宏观调控手段具法律手段的原因:因为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的一般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3)必要的行政手段、A、含义: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大到国务院、小到各级政府、工商行政部门、税务局、质量检查部门、统计、审计等部门) 。
24f1ed9464a2555ab822882395fd45e6.pdfB、行政手段的特点:直接、迅速这是不是说明行政手段很有效,我们可以广泛运用呢?C、怎样运用:一是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二是不能片面强调过多地运用D、认清一个问题:宏观调控不等于计划手段-----宏观调控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三种手段而计划经济主要是行政手段4)宏观调控手段组成的关系是:A、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我们还要注意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A、不要认为实行宏观调控就是行政手段;B、不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有宏观调控邓小平的一段话: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结论:1、现代市场经济的内涵应注意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二是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2、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3、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 (宏观调控)与“无形的手” (价值规律、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板书:优越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不是万能的 原因 后果市场经济 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 不正当、差距资源 (无形手) 弱点和缺陷 盲目性——分散经营 经济波动配置 滞后性——事后调节 资源浪费宏观调控 含义 相结合(有形手) 目标经济:价格、利率、货币、信贷、税收手段 法律:法制性 体系行政:特点、要遵循规律、不能过多使用六、练习1、近几年,我国夏粮连续丰收,粮食市场一度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现象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发出通知,决定以定购基准价作为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粮这表明( )A、粮食作为特殊物资不受价值规律的调节B、市场调节有其弱点24f1ed9464a2555ab822882395fd45e6.pdfC、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缺一不可D、国家能有效的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2、2000 年 6 月 9 日,康佳、TCL、创维等 9 家彩电骨干企业“结盟限价” ,以行业平均成本规定标准,不能随便降价。
国家工商局指出,其实质是反市场竞争的垄断行为, “结盟限价”是非法行为这说明 : A、 “结盟限价”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B、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弱点C、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D、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3、材料:某县政府在 2000 年看到周边地区种菜发了财,就提出“少种粮多种菜,小康日子来得快” 要求农户都必须都种菜谁知次年蔬菜价格大跌,许多农民连本钱都搭进去了2001 年县政府又提出:“栽植一亩苹果园,胜过十亩粮和棉 ”要求农民人均种半亩苹果岂料未等苹果上市价格又下跌2002 年县政府再次调整种植业结构,提出“西瓜地里套大蒜,一亩净赚二三万 ”这次更惨,西瓜大蒜销不出去,许多烂在了地里结合材料回答(1)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指挥棒”是什么?决定者是谁?(2)试评析县政府的行为?(3)你认为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该怎么办?答:(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因此农业结构调整的“指挥棒”是市场在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民成了市场的主体,所以最终决定者是农民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而不是单靠行政命令。
材料中的县政府主要靠行政命令强制执行,而违背价值规律的要求,使农民经营自主权失去,导致农产品结构趋同,因此农民“更惨” 3)第一,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政府要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第二,政府应转变职能,为农民提供准确信息,引导示范,提供科技等服务4、辩析题:有人认为,我国现阶段企业、政府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厂长不找市长找市场,市长不管厂长管市场答:(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企业应该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求得生存和发展强调厂长找市场正是反映了这一必然趋势2)单纯的市场调节存在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因此市长应当管市场,即政府要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但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改革都需要政府的干预和引导因此厂长只找市场不找市长,市长只管市场不管厂长是不对的24f1ed9464a2555ab822882395fd45e6.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