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马克_吐温作品中地方特色主义写作风格.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1112004
  • 上传时间:2021-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地方特色主义写作风格摘要:马克・吐温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文坛上的一名巨 匠,被人们尊称为“民族文学之父”马克•吐温的文学作 品直观现实,语言诙谐讽刺,体现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主义 本文主要是在简要介绍“地方特色主要”写作风格的基础 上,通过对马克•吐温代表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的分析,来探究马克•吐温是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来表现地方 特色主义创作理念的关键词:马克•吐温;地方特色主义;人物;语言;思 想一、地方特色主义写作风格简介在19世纪的美国文坛中,尤其是在美国南部的作家中 流行起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即地方特色主义这一写作风 格强调以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元素为写作手法,作品要尽量 体现特定的地方习惯、语言及背景哈姆林•加兰在《崩溃 的偶像》对“地方特色主义”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运 用地方特色主义写作风格就是要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人类思 想、行为及风貌只有美国的本土作家才能在作品中架构起 具有美国本土文化特征的元素,除他们之外,其它地方的任 何人都难以做到起初以地方特色主义写作风格创作的作品 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直到19世纪末,这种类型的作品 才为人们所喜爱马克•吐温,作为那个时期美国著名的乡 土文学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运用了地方特色主义的写作风 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 下简称《哈》)。

      这部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用方言写成的小说, 充分展现了密西西流域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现实生活《哈》 在1884年出版之后,引起了美国文学界的轰动,而且也被 普遍誉为最具代表的地方特色主义文学经典二、马克•吐温作品中所展现的地方特色主义马克•吐温运用地方特色主义创作理念,着重体现在他 们的创作理念、形象塑造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下面笔者以 《哈》为例,来简要介绍马克・吐温是如何在其作品中展现 地方特色主义的一)具有地方特色主义的创作理念19世纪中后期,幽默文学在美国文坛备受推崇,虽然这 个时期诞生了大量的幽默作家,但是能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 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部分幽默文学都缺乏缺乏深 刻的思想内容,所以往往都在博得一笑之后而成为过眼云 烟马克•吐温不同于一般幽默作家的地方在于,他的幽默 中饱含了浓厚的美国西部气息,是一种拓荒者式的幽默,他 的幽默流露着对美国现实社会的深层思考因此人们在读马 克・吐温作品的时候既能感受到那种密西西比式的幽默,又 能在捧腹大笑之后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现实性思想这种思想 就是马克・吐温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丑态的一种讽 刺在《哈》中,马克•吐温借用故事性的叙述表达了他对 当时美国南部蓄奴制度的深恶痛绝。

      作品里他将美国奴隶制 思想描述为一种”畸形的意识”,而且认为这种畸形的意识 与“不论种族、肤色、人人平等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哈》中的主人公哈克就是深受“畸形意识”和"健全 心灵”矛盾影响的一个人哈克在成长中深受社会意识的感 染,他一方面按照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来判断是非善恶,另 一方面他又否定自己的道德标准,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行 事因此哈克是一个充满了内心斗争的人物,小说也主要是 以这种矛盾为主线小说中的另外一位人物吉姆是一个非常 正面积极的人他崇尚独立和自由,但是却心甘情愿地留在 哈克身旁照顾他吉姆是所思所为并不是矛盾的,因为他与 哈克之间已经完全冲破了主奴关系的束缚,建立起来一直共 同患难的朋友情谊吉姆虽然具有奴隶身份,但是在马 克•吐温笔下他却是一个充满了英雄精神的人物,这完全是 对当时美国奴隶制度的一个极大讽刺和批判因此说马 克•吐温的作品并不是简单的幽默故事,而是深深触及美国 现实社会的一杆长矛,他直面人们内心中比较敏感的社会性 问题,我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愿望,可以说完美地体现了 地方特色主义写作风格的深度二)具有地方特色主义的人物塑造马克・吐温对于作品人物的塑造也明显体现了他的地方特色主义理念。

      在《哈》中,哈克和吉姆两个主人公的塑 造本身就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突破哈克是一个白人小孩, 他从小没有接受到正常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而变成 了一个不受约束和束缚的角色吉姆是一个黑奴,他有着一 般黑人的坚强勇敢和忠诚无私,对于自由有着无限的向往之所以说人物的选定本身是一个突破,是因为向吉姆和哈克 这样的人物形象在美国当时的主流小说中是非常罕见的马 克・吐温笔下的两位主人公形象其实是当时美国美国南部 密西西比河地区人们的缩影《哈》中所描述的故事是发生在美国内战前夕,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个山谷里充满了美国式的暴力和残酷,在那个 小镇上,流行着等级制度、蓄奴制度等不容置疑的普遍价值 观,人们将社会的丑陋和不平等当做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黑人长期遭受到奴役和迫害也被认为是非常合理的现象在 这样的社会中,有着不同价值观的人就会被社会所排斥哈 克和吉姆就是不苟同那种社会价值观的一类人物,哈克的行 事尊则与社会完全相悖,而吉姆虽然是一个奴隶,但是他不 甘于毕恭屈膝,任人摆布可以说,这两个小主人公的形象 与当时美国主流小说中那种光辉、高大的人物形象是完全不 同的,是非常独特的另外《哈》中其它人物的塑造哈克的 父亲、骗子公爵、皇子、谢伯恩、伯格斯等等所有的角色都 是当时美国社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人物,这些人物形象 都是为体现地方特色主义而专门塑造的。

      有鲜明地方特色的 人物形象成为该部小说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三)具有地方特色主义的语言风格马克・吐温作品的地方特色主义还体现在他对小说语 言的把握上《哈》中运用的是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这也是小说得以风行的一个亮点马克•吐温借用19世纪 中期的美国南部一个未经教化的孩子的口吻来讲述故事,这 在美国文学界也是一个创新因为在此之前,美国小说作品 所运用的语言几乎全部都是社会化、规范化的语言在《哈》 中,马克•吐温通篇运用了当时密西西比河两岸人们的日常 用语以多个地方的一黑人方言马克•吐温对于这些语言的 运用并非是随意的,而是经过了认真的选择和推敲这些语 言本身比规范语言优美、鲜活运用这样的语言来进行描写, 使得故事更具现实感、对于表达风土人情和刻画人物性格起 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这些语言读起来有一些拼写错误还有 一些语法问题,但是这正是作品中地方特色主义的体现简 单、诙谐的地方语言在马克•吐温的笔下变成了针眨时弊的 尖锐武器在《哈|》这部小说流行之后,美国文学界中也 开始流行起这种表达方式参考文献1、 薛丽萍 张永美;浅谈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式幽 默[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第08期2、 梁斌;论马克•吐温对美国现实的批判[D];山东大 学;2008-04-013、 王剑;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小 说的艺术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05-01作者简介:邹萌(1980. 7-)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 商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