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江镜华侨农场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福建省福州市江镜华侨农场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特殊留学生陶晶孙①被停了官费的无量,每月只有四十元来作他全部的开销了除了付掉三十五元给客栈老婆子后,剩余的五元就做一个月内剃一回头,写几封信,买几本抄讲义的簿子,洗几回澡的零用钱他也不能同几位同学交际了,他们有八十元官费,开一回欢迎会要五元,刊一本同学录要八角,无量多不能负担他的间壁,有一位在中学教汉文的老先生他初会这老先生的时候,老先生是在院中扫地邻家的先生呀,你的药瓶倒翻地上了无量跳出来,原来是无量的一个脑筋,他从大学教室里他偷来的偷来自有缘故,因为放在台上时酒精味太臭,他便把来放在外墙上,此刻这瓶东西颠落了可是研究的材料不好拿出教室呢——不过——教室里的脑筋失去了一个,我想也不至于碍事无量一面收拾,一面说:“对不起,对不起,搅扰你老先生了别要客气,别要客气,我也念汉文的你也是汉人,我们是儒学徒,有暇请来谈谈从此以后,没钱同中国同学交际的无量同这老先生做了朋友无量如此生活一冬天后,他得着日本外务省的庚子赔款中的特选生费了一天夜里他肚里算算他的债务账,他向父亲讨来的也已经几百块了,上海的妹妹寄给他的也有二百块,又每上一次东京到处从朋友们借的钱也不少,就是从此每月省五十块钱下来还债,父亲的钱不算,朋友们的许多债,非两年不能还清,这样算时他得了特选费一百,也不能算是宽裕的了。
他又想,留学生中欲设法买博士文凭的中国人时有,欲留日本的的大学研究四五年的倒少可是他不是要博士学位,又不是要用博士而谋什么职,他只要能得着自己所要学的就好了但无量觉得近来睡不酣而多梦,是贫病粗食的结果;赵现在的状态他已经是为求学而病了,他先要好好养养身体,所以他又想到家乡的大肉大面,他想到跟父亲上坟时候在一家乡下饭店吃的午饭的味道父亲到对面剃头店去剃头了,一位乡下人和父亲谈起买田的事无量正在想父亲在家中极力省俭而寄给他们兄弟姊妹上学钱的事情,所以也不想听下去,就回到饭店他等了一会,父亲还不回来,太阳已照着壁上对联了,他走出饭店,就到剃头店里去寻父亲,但看见两个剃头师傅在剃两个顽童的头,他一看剃头师傅就逃出来——因为此刻的剃头师傅的一个,倒是他的父亲无量醒起来了醒起来是正月初一日,无量也没有什么事做,就拿出一堆稿纸一一看起来——原来前年底接到上海的朋友来信说要他的稿子,他有时也要写几篇短文午饭后汉文先生邀他过去汉文先生到今仍是很穷,不过今天还要装虚弱招待一群客人,客人大都是年轻的男女中学生他才进去他们就要他加入和歌牌戏,他因和歌牌太费脑力,就拒绝了有一个漂亮的女生要他教中国麻雀牌的用法,他也拒绝了。
于是,他到汉文先生的书斋了,那里有一位白发白胡子的国文先生正打开一部书一张一张地看,忽然发现油污的一页了,就问汉文先生:“这个是雨滴么?”“不是不是汉文先生说,他的父亲念这书时,念到这里必要哭,实在因这里写着儿子不孝的话于是他们讲到了“孝”了国文先生说:“有个洛阳少年,在洛阳郊外看夕阳,逢着仙人教他黄金之处,他掘着黄金了,就拿黄金到洛阳城里去,不几日已用去了他再到郊外去请仙人,得了黄金又到城里去消费去了如此者不知几回每回都比先前更穷困,于是他要仙人教他仙人的法子仙人令他绝对不可开口说话少年出去游历了,他受荒野虎狼的危险,又到地狱受火水的苦,均忍耐没有开口后来他被拉到阎魔大王跟前了,阎魔大王因他不开口而发怒了:拉他的父母来,——拉来的是人面的两匹瘦马——少年仍不开口,阎魔大王指红鬼打印他的父母,母兽对少年说:‘你必定有所愿而不开口,如你有愿,我受什么痛苦也可忍耐的’阎魔大王下令打母兽了,红鬼的烧红的铁棍将下来,少年不意之间大声叫了‘妈’——于是少年又坐在洛阳郊外的夕阳之中国文先生又说:“大概我们的不孝也像少年的两位老先生在感叹父母之恩了,无量今朝见父亲剃头之梦,本想也来填说他的梦可是汉文先生大大地赞无量是陶唐氏的万世一系的子孙,此刻他梦见父亲算小利而图剃头钱,总不该讲的了。
他坐一会儿后就回家了路上,他的肚里算起小利来了:“授东京的两张半稿纸,如能登出来,倒可以得七十五文钱的稿费有删改) 注:①陶晶孙(1897~1952),江苏无锡市人1906年随父亲去日本,1927年从日本回中国,一度主编《大众文艺》和《学艺》杂志1946年去台湾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本文擅长以琐细之事来刻画无量的人物形象,如无量的四十块钱怎么花,得到特选生费后如何还债等等,较为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特定年代留日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B.这篇小说与传统的写实主义相对立,不愿意单纯描写无量所处的外部现实,而是通过梦,通过内心独白,对人物的心理作细致的剖析,强调主观感受C.无量梦见父亲成了剃头师傅正在为人剃头,为了省下钱给他们兄弟姐妹上学小说以一个梦境的描写,突出了慈父的吝啬和温爱D.这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是压抑的、激愤的,这一方面与无量作为弱国子民身处异国的屈辱处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作者偏爱感伤主义的审美趣味相合E.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语言浅近,但表达有时不够畅达,读起来拗口别扭这种语言风格与作者长期身处日本如能,中文相对薄弱有关。
(2)汉文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洛阳少年的故事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以无量算小利结尾是否成功?请从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8分)参考答案:(1)(5分)AE(选A项给3分,选E项给2分,选B项给1分,选CD不给分分析:项是对小说选材和思想内容的概括,难度较大,选对给3分;E项是对小说语言特点的概括和分析,选对给2分;B项是对小说表现手法的分析,“与传统的写实主义相对立”,言过其实,本篇小说也有很多写实的部分,后面的分析是合理的,因此给1分; C项写父亲给别人剃头,是省钱给子女读书,不能说他“吝啬”;D项,是对小说情感基调的分忻,小说的基调显得压抑、沉重,但并无愤激之感2)(6分)①虽知无量把教室的标本偷来自己用的行为是不对的,但还是认可了无量的勤奋好学,也想到无量的困窘,可见是个通情达理的人2分)②人虽然很穷,却招待青年学生,可见是个热情好客而又要面子的人2分)③以儒学士自居,讲孝道,称赞无量是个孝顺的人,可见是一个坚守传统文化的人2分)(3)(6分)①情节上有起伏,增强了可读性前文写无量刻苦学习,节俭生活,感激父母供应学费;后面插入洛阳少年的故事,既是无量留学生活的写照,也是无量思想情感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故事本身感人,深化了父母之爱2分)②人物形象塑造上,凸现和彰现无量的性格特征洛阳少年与无量发生相互映照、渗透、补充的内在关系,由此巧妙勾连小说中无量与父母的关系,表现了无量留学生活的艰辛以及对父母的深切感激之情2分)③思想内容上,能够起到生发、拓深小说主题意蕴之微妙效能国文先生在异域他乡讲的洛阳少年故事,能够引起游子们的共鸣,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爱国精神2分)(4)(8分)观点一:成功①结构上,为小说结尾开创了一种新的言说方式这篇小说以情绪流为结构方式,不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而是把无量插曲式的生活片断作为基本单位进行连缀和拼接,诸片断之和构成一个整体,向一个意义中心聚集,暗示了人物的精神状态结尾处无量算小利只是诸片断中的一个这样的结尾相对于中国传统小说而言,具有先锋性4分)②从思想内容上说,以无量算小利结尾,进一步写出了无量留学生活的窘迫但结尾的算小利又与前文不同,是无量听了洛阳少年的故事以后思想上的一个转变,即从节省费用还债到挣钱还债,是无量自我形象的一次超越4分)观点二:不成功①从结构上说,首尾圆合的结构方式与整篇小说的结构不协调这篇小说,尽量打破完整、连贯的故事情节,而待之以无量的片段生活场景和情绪反映,这样的结构,尤其注重结尾的突转、飞跃、对比等,并借此深化主题,提高作品的意蕴。
4分)②从思想内容上说,这样的结尾使小说缺乏应有的思想深度,总是在有限的审美意蕴上徘徊不前以无量算小利金额为凸现了他经济上的窘困,小说从开头“自我”出发,最终也只能回归“自我”,显得惆怅自怜,境界狭小,既缺乏对社会的思想穿透力,也没有批判现实的道德勇气4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医针灸几千年来不断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医学是中医学中最早发现与应用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的发展源流,也是中医经络学说和腧穴学说的起源针灸学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和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生存实践中,与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现、 提炼、 ① 、 ② 、 ③ 的过程,即由零星到整体、偶然到必然、被动到主动,无序到有序、散在到系统、自发到自觉,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运用几百万年前,伟大的祖先在广博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同大自然作残酷斗争和拼搏,慢慢学会了制造简单粗糙的石制工具,这其中就有用于针灸的砭石而针灸工具的使用、针灸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丰富,奠定了针灸保健和治疗的基础针灸的手法之一是针刺。
针刺的起源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当起源于距今一万年至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一些出土文物可能佐证,此时期用于针刺的工具,已经被人为加工成一定形状第二种可追溯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此时期人们使用的针具前身是砭石,更趋原始与天然当人们驱赶野兽时或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石器、棍棒等,极易被碎石片、棍棒等击中或在劳作中受到意外创伤,这时人们开始下意识地自我按摩及用物品敲打这些部位天长日久,人们逐渐有意识地利用尖锐的小石片或荆棘、松针来刺激某些部位,以求止痛袪病后来,人们还将石片进行一定的磨制加工,以便更好地适应与方便应用,此即为砭石这种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最了不起的学术,即“以痛为腧”现今的病灶点、痛敏点、反应点、激痛点等针刺理论,即主要源于此以石为针,以砭而治,是早期针刺治病的萌芽阶段当时在不同地区、不同医家、不同时期,对“砭石”的应用与叫法也不同,有的叫针石,有的叫砭石,还有的叫馋石这也开创了以针灸治疗为代表的中医外法的先河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技术进步,针刺工具不断改进,制作工艺不断提高继砭石、石针之后,出现过不同形态与质地的工具,例如骨针、竹针、陶针到了夏商青铜器时代至春秋铁器时代,由于冶金技术的发明,针具又更新为铜针、铁针、银针、金针等。
各种金属针具的发明,推进了理论的发展,其中,以《黄帝内经》的诞生为针灸学成熟的标志九针理论的出现,既是对针具的细分与应用,更是针灸理论临床应用的结晶与升华因此,九针,即是针具理论,更是针刺理论成熟的一个缩影如今,随着现代科技元素的引入,针具日益丰富,未来的中医针灸,将在医学领域、保健领域等,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无限的应用前景取材于吴中朝相关文章)材料二针灸针与注射器折射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前者强调内源性的自我治病能力,后者则侧重于外源性的干预力量同样的病人使用相同的药物,但疗效各不相同,导致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体自身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与药物治疗相比,在扎针时,没有施加给身体任何外来物,只是通过针刺激发和加强人体本身所固有的调节能力,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注射器是通过注射针头向体内注射药物或抽吸血液的,与注射器相比,针刺疗法最不可思议之处在于,把针刺入人体再拔出来而不放出血液或其它任何液体毫无疑问,一根针灸针本身不具有任何治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