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育种研究进展.ppt
24页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姓名:赵焕丽学号:41305502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本文从大白菜育种材料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育种技术、新品种的选育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取得的进展和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1 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创新研究•李国强(2008)将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收集保存的1 651份大白菜种质按照大白菜分类系统和生态型,将所有种质分为6组,建立了包含248份种质的中国大白菜核心种质•也从国外引进具有特殊抗逆(病)性的大白菜资源材料,如耐先期抽薹、抗根肿病材料•日飞等(2006)通过芥菜与大白菜种间杂交结合连续回交,张德双等(2007)通过选用2份大白菜(07-721和07-802)与紫色小白菜杂交,均获得了紫色大白菜新种质大白菜种质资源大白菜种质资源•1. 丰产型品种:丰产型品种:•天津青麻叶、天津青麻叶、山东4号、大核桃纹、山东福山包头福山包头、大•青口、城阳青城阳青、莱芜包头等•2. 优质型品种:优质型品种:•青麻叶、黄芽白、城阳青城阳青、核桃纹、冀白菜4号、玉青、•鲁白4号、鲁白6号、龙白1号、辽白1号、通杂1号、双•青156等•3.早熟耐热品种:早熟耐热品种:•热抗45、小杂55、小杂56、冠夏丰、夏珍白、小白口、•早熟早熟5号、号、夏阳、连早、鲁白4号、鲁白6号、伏宝、白•阳、早皇白等。
•4. 抗病品种:抗病品种:•大青口、小白口、城阳青、核桃纹、鲁白8号、绿宝、冀菜1号、玉青、吉研3、4号、丰抗70、山东4号、佳白2号、豫白1号、秦白1号、早熟5号、夏阳、胶白8号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抗软腐病津秋王品种高抗病毒病,兼抗软腐津秋王品种高抗病毒病,兼抗软腐病和霜霉病病和霜霉病•5. 耐抽薹:耐抽薹:•日喀则1号、黄点心2号、鲁春白1号、小白口、强势、四季王、无双、优质1号2 育种技术研究2.1 雄性不育育种技术•李菲等(2008)成功地将第3代OguraCMS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源转育到大白菜中,并育成了大白菜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赵利民和柯桂兰(2007)将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源(RC97-1)导入大白菜,并育成大白菜新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冯辉等(2009)提出了利用普通白心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转育橘红心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模式张鲁刚等(2008)根据大白菜温度敏感雄性不育系TsCMS7311的温敏性状的遗传规律,提出了温度敏感和温度钝感不育系的育种策略 2.2 抗病育种•抗病育种是大白菜育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抗病育种是大白菜育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气候的改变、土壤污染及连作,容。
由于气候的改变、土壤污染及连作,一些新病害如黑腐病、黄萎病等逐渐发展一些新病害如黑腐病、黄萎病等逐渐发展并流行,一些老病害如根肿病、病毒病、并流行,一些老病害如根肿病、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等随着生理小种的变化在霜霉病、黑斑病等随着生理小种的变化在某些地区和季节发生较严重近年来在软某些地区和季节发生较严重近年来在软腐病和黑腐病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腐病和黑腐病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图图1:发病中期,叶正面产生黄褐色:发病中期,叶正面产生黄褐色病斑,因受叶脉限制常呈多角形病斑,因受叶脉限制常呈多角形图图2 发病中后期,多个病斑汇合成 发病中后期,多个病斑汇合成片,严重发病时整叶枯黄片,严重发病时整叶枯黄图图3 高湿条件下病斑叶背产生白色稀 高湿条件下病斑叶背产生白色稀疏霉状物疏霉状物发病后期,病斑转为褐色,病叶变黄由发病后期,病斑转为褐色,病叶变黄由外向内层层干枯、脱落外向内层层干枯、脱落图图1 幼苗发病,叶片沿叶脉失绿,出 幼苗发病,叶片沿叶脉失绿,出现明脉,扭曲、畸形现明脉,扭曲、畸形图图2 白菜病毒病花叶型症状 白菜病毒病花叶型症状图图3 白菜病毒病斑驳型病叶 白菜病毒病斑驳型病叶图图4 大白菜成株期发病,叶片皱缩, 大白菜成株期发病,叶片皱缩,叶脉和叶柄处出现褐色条斑叶脉和叶柄处出现褐色条斑图图1 青菜幼苗感染软腐病 青菜幼苗感染软腐病图图2 成株期青菜感染软腐病后期症状 成株期青菜感染软腐病后期症状图图4 白菜软腐病菌从心叶向外侵染白菜软腐病菌从心叶向外侵染危害危害图图3 白菜软腐病菌从叶柄基部与根基交界处白菜软腐病菌从叶柄基部与根基交界处侵入危害侵入危害图图1 白菜炭疽病发病中期叶片症状白菜炭疽病发病中期叶片症状图图2 白菜炭疽病发病中期叶柄症状白菜炭疽病发病中期叶柄症状图图5 白菜炭疽病发病后期症状白菜炭疽病发病后期症状图图4 白菜炭疽病发病中后期叶柄症状白菜炭疽病发病中后期叶柄症状图图2 白菜根肿病后期危害症状 白菜根肿病后期危害症状图图1 白菜根肿病初期危害症状 白菜根肿病初期危害症状图图3 白菜根肿病白菜根肿病田间症状田间症状白菜白菜黒腐黒腐病病叶片叶片白菜白菜黒腐黒腐病病田间田间图图3 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汇合成 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汇合成片,致使叶片局部或整叶枯死片,致使叶片局部或整叶枯死图图2 潮湿条件下病斑产生黑色霉状物潮湿条件下病斑产生黑色霉状物图图1 白菜黑斑病叶面病斑,褐色至 白菜黑斑病叶面病斑,褐色至深褐色,圆形,具明显的同心轮纹深褐色,圆形,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图图4 白菜黑斑病田间危害状 白菜黑斑病田间危害状白菜白斑病中后期症状白菜白斑病中后期症状•牟晋华等(2007)将山东省大白菜软腐欧文氏菌分为4种类型。
•臧威等(2006)研究表明,引起黑龙江省秋季大白菜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是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 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 subsp.carotovora(Ecc)〕•芦燕等(2008)、芦燕和张鲁刚(2008)对陕西省大白菜黑腐病菌致病型进行了研究,将35个大白菜黑腐病菌菌株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 6类致病型,其中Ⅲ型致病力最强,Ⅱ型为典型的致病型2.3单倍体育种技术•大白菜单倍体育种主要集中在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方面,且经过多年研究,国内一些育种单位已经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应用到育种中•大白菜小孢子培养的出胚率受遗传背景和基因型影响较大,不同材料间出胚率差异较大,甚至很难诱导出胚,许多育种单位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供体材料的适宜生长条件、简化操作、适宜培养基筛选及预处理等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但在关键技术方面未有较大的突破3 3 新品种新品种•秋季中晚熟新品种主要有京秋秋季中晚熟新品种主要有京秋3 3号(张凤兰号(张凤兰 等,等,20102010)、金秋)、金秋7070、金秋、金秋9090(赵利民和柯桂兰,(赵利民和柯桂兰,20102010)、东农)、东农907907(张耀伟,(张耀伟,20072007)、京秋)、京秋6565号号(张凤兰(张凤兰 等,等,2007b2007b)、京翠)、京翠7070号(张凤兰号(张凤兰 等,等,20062006),秋季早中熟品种主要为中白),秋季早中熟品种主要为中白6262号(张淑号(张淑江江 等,等,20092009)、琴萌)、琴萌8 8号(王德森号(王德森 等,等,20072007)、)、秋早秋早5555(张鲁刚(张鲁刚 等,等,20062006)、潍白)、潍白8 8号、潍白号、潍白7 7号号(韩太利(韩太利 等,等,2007b2007b,,20102010)、豫新)、豫新5858(姚秋菊(姚秋菊 等,等,20082008)、郑早)、郑早6060(刘卫红(刘卫红 等,等,20062006)、郑早)、郑早5555(吴海东(吴海东 等,等,20072007)、德高)、德高1616号(丹新元,号(丹新元,20062006)等)等•春季耐抽薹新品种,如京春黄、京春娃春季耐抽薹新品种,如京春黄、京春娃2号(徐淑莲,号(徐淑莲,2011)、潍春白)、潍春白1号(韩太号(韩太利利 等,等,2007)。
•主要有球心叶橘红色,如金冠主要有球心叶橘红色,如金冠2号(张鲁刚号(张鲁刚 等,等,2007)、北京桔红)、北京桔红2号(余阳俊号(余阳俊 等,等,2006)、天正橘红)、天正橘红58(王翠花,(王翠花,2006)4 4 问题与展望问题与展望•大白菜起源于我国,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是大白菜遗传育种的基础,近年来开展了部分种质资源的鉴定、挖掘工作,但还远远不足,今后应加大在大白菜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和保存等方面的工作,重视大白菜资源创新和利用,为提高我国大白菜遗传育种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满足广人民群众对大白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需求,新品种选育目标应向品种系列化,类型、熟性多样化,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优质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育种者虽然育成一批适宜在春季栽培的耐抽薹大白菜品种,但和日本、韩国育成的耐抽薹品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应该把培育反季节栽培的春大白菜品种作为育种重点目标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培育具有特殊风味和营养品质的新品种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年来,大白菜栽培趋于周年生产,使得大量病菌得以周年循环侵染一些老病害如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等越来越严重;一些原来发病较轻的病害如黑腐病、黄萎病、黑斑病和根肿病等卷土重来,在某些地区发展成为重要病害,所以大白菜抗病育种工作要常抓不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