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散文:春来白蒿香.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丽***
  • 文档编号:289826396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4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散文:春来白蒿香 农谚云:"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拔得当柴烧"正月底前后,白蒿生长正旺盛,食用正值时 近日在街上转悠,不时能见到有人叫卖择整洁的白蒿,购买的人还真不少不由联想起近些年这种绿色环保野菜似乎一下子成为城乡居民的抢手食材甚至有文化人还特地为白蒿写了一首赞美诗:"老妇二月卖白蒿,又细又密似绒毛;伴面入笼溢香气,春意春情春滋味" 白蒿,别号茵陈,属菊科植物,可入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寒湿痹、黄疸等,向来被中医临床应用,对养肝护肝有一定疗效,被称为养肝第一药而作食材用也有悠久的历史,宋代就有记载:"青蒿得春最早,人剔以为菜,根赤而香" 我生长在农村,对春天寻白蒿菜并不生疏,小时候还是寻野菜大军的"骨干成员"每当正月底前后,村里的田间埝头,沟沟岔岔上的野草逐渐露头,其中白蒿也十分多,分布非常广泛挖野菜似乎成了农村人的一个传统人们吃了一冬天的白菜、萝卜、干菜叶吃腻了,新的蔬菜还没长出来,刚返青的白蒿吃起来最鲜美、最解馋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婆甚至还有一些大男人们也争相到地里寻白蒿和荠荠菜除了看看地里庄稼长势以外,还能和春天来个亲热地接触每当这时,我便手提竹篮篮,手拿铁铲铲,约上小伙伴或尾随在大人后边寻白蒿。

      小娃娃眼尖手快,腿脚利索,专铲大点的白蒿,一会儿工夫就凯旋而归,寻野菜也成为少年时代一种乐趣 母亲将我寻的白蒿菜变着花样精工细作,再加上红薯饸饹、红薯搅团、红薯馍充饥填饱,每当吃到滋味鲜美清香的白蒿菜疙瘩,便认为是美妙的饭食时至今天,儿时吃白蒿菜的情景依旧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参与工作后,常年在城里工作初春每逢节假日总会抽空多回乡下转转,一来是探望父母亲,行孝行道,同时不忘去田间地头转悠,吸吮乡间的新奇空气,享受大自然美妙的春色气息,体验儿时寻白蒿菜的情形,回味浓浓的乡愁常言道:"生在哪里爱哪里"金水沟畔那个偏远的小村庄永久是我的家,我的根 父亲知道我爱吃白蒿菜,开春后,他便挎着竹笼,手拿镰刀到黄河水灌溉过的空地寻白蒿,此时的白蒿面青背白,叶面岐细,外形大而散,幼芽白而嫩,非常招人爱慕母亲便细心将白蒿择整洁,托人捎到城里一包包野菜体现了母子情深,无言的父爱和浓郁的乡土情结 手巧的妻子加工白蒿有她的独道之处:先将白蒿洗净沥干,稍稍拌些面粉,这样不仅可以协助挥发白蒿的清香味,同时降低了面粉的粘度,保持白蒿叶的形状入锅后文火蒸半个小时,白蒿略带清苦的春香味与面粉温厚柔绵相交融蒸好的菜疙瘩趁热放些葱花、辣面子、食盐、花椒粉等佐料,再泼些熟油,葱花的香味便会使白蒿的清味变得活泼,舀一碗白蒿菜疙瘩细嚼慢咽,香气扑鼻。

      白蒿菜加工的办法无数,将原料洗净放入开水中,放少许碱面多煮会儿,出锅后捣碎加入面粉中搓揉匀称,擀一剂菜面光洁劲道,调些油烫大蒜辣子,纵情享用大自然赐给人们的美味佳肴 有时寻的白蒿菜多了,一时吃不完,便分一部分送亲友享用,剩下的晒干保存,常年泡茶喝,以作养生保健之用 白蒿菜在早些年饥荒缺粮的年月,为人们的生存做出了贡献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白蒿菜不再是为了充饥果腹,而是一种健康佳肴,也成了一种饮食时尚和文化白蒿与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无尽的生命情缘!春来白蒿香,乡情永难忘我衷情于白蒿菜,是对故乡故土的热恋;是对少年时代的怀旧;是对人生旅途的回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