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规划.doc

32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26730117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规划二O—三年九月 前言 6第一章发展条件和重大意义 7第一节综合优势 7第二节机遇和挑战 91011第三节重大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 11第二节 战略定位 11第三节 基本原则 12第四节发展目标 13第三章 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10第一节强化核心区 10第二节 构建两条发展带 11第三节 打造六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 12第四章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3第一节 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14第二节 壮大发展先进海洋制造业 14第三节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 20第五章发展海洋科技教育 22第一节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22第二节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3第三节打造海洋科技人才高地 24第六章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20第一节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 21第二节保护修复海洋生态 21第三节综合防治海洋环境污染 22第四节建立健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 24第七章完善涉海基础设施 25第一节 有序推进港口建设 25第二节加强疏港交通体系建设 25第三节健全信息服务网络 25第四节强化能源基础设施 30第八章深化改革开放 30第一节创新政策体系和综合管理体制 30第二节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32第九章规划实施 32第一节强化组织领导 32第二节加强监督检查 33—1—刖 5天津市是我国直辖市之一,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 重要门户。

      近年来,天津市海洋经济加快发展,涵盖海洋交通 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水利用业 等的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在促进天津市转型发展和天津滨 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 点工作总体部署,为积极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径, 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高水平建设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 展示范区,特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管辖区域,陆域面积约1194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46平方公里2012年,规划区内常住人 口 141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 12885亿元规划期为2013—2020年,重点是“十二五”时期本规划 是指导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也 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第一章发展条件和重大意义第一节综合优势天津区位条件独特、产业基础良好、设施体系完善、科技 实力雄厚、政策环境优越,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独特天津地处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带,与 河北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联系密 切天津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天津港与世界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航路贯通,是亚欧大陆桥的重 要桥头堡之一。

      海洋产业基础良好十一五”以来,天津海洋经济年均增 速超过20%,高于同期地区经济增速2012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4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例达到31.2%,海洋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 要引擎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业迅速发展,新兴产 业初具规模,现代服务业逐步增强,全市海水淡化日产能力达 到22万吨,占全国日产能力的36.6%O海洋循环经济发展初见 成效,北疆电厂“发电一海水淡化一浓海水制盐”等综合利用 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天津南港工业 基地、临港经济集聚区域、天津港主体区域、塘沽海洋高新技 术产业基地、滨海旅游区域、中心渔港六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 初步建成,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体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天津港拥有101个万吨级以上生产性 泊位和23个内陆无水港,已完成30万吨级航道、30万吨级原 油码头和国际邮轮码头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2012年港口 货物吞吐量达到4.7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30万标准箱 天津机场一期、黄骅一万家码头铁路、海滨大道等一批重大基 础设施竣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100公里,已形成通往华 北、东北、华东、西北方向的高速公路网。

      铁路通车里程达到 838公里,天津一保定、西南环线扩能改造等铁路项目加快推进,海铁联运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1133万千瓦, 电网主网结构进一步完善,供电能力明显提高科技实力雄厚天津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海洋科研院所27 家,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33个,科技产业化基地24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 开发中心449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229个天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等十几所高校设有涉海专业近年来,天津取得 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成果,海洋工程、海水 淡化、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油气开采、海上平台等技术在全国 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5%O人才集聚优势突出,拥有各类人才200万人以上,其中两院院士 37人,海洋专业人才超过1万人政策环境优越天津滨海新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金融创新、科技体制、土地管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涉 外经济体制等10个方面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东 疆保税港区已封关运作,开展了启运港退税、船舶登记制度、 国际航运税收、离岸金融业务和融资租赁等方面的试点中国 —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等区域在绿色发展等方面享受相关政策支 持。

      2012年天津实际利用外资150亿美元,吸引了世界500强 企业中的152家在此投资第二节机遇和挑战从国内外发展形势看,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总体 上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党的 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 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 目标,为示范区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 了促进海洋经济、海洋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为示范区跨越发 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我国海洋科技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总体 提升,为示范区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内外在发展海洋 经济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为示范区全面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挑战方面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 比较脆弱,示范区开发开放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国内沿海地区 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发展海洋经济,临海产业加速集聚,示 范区发展面临激烈竞争天津海岸线短、海域面积小、近海资 源稀缺,渤海湾海洋环境承载力低,示范区统筹发展面临资源 环境的瓶颈制约天津海洋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发展方式仍需 进一步转变,示范区优化提升面临巨大压力第三节重大意义高水平建设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促进海洋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对深入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实现 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深化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优化沿海地区总 体开发格局高水平建设示范区,有利于加快推进北方国际航 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 放水平和天津总体经济实力,更好地服务、带动京津冀地区和 环渤海经济带的协调互动、一体发展,深化拓展与东北亚地区 的战略合作,进一步优化我国沿海地区总体开发格局有利于提升海洋综合开发水平,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高水平建设示范区,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海洋综合开发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利于优化海洋产业 结构和空间布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海洋经济 综合竞争力,为全国海洋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积累经验有利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高 水平建设示范区,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维护海洋生 态平衡与环境安全,务实推进渤海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广海 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探索一条集约高效、生态友好、 环境秀美、健康持续的发展路径,促进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 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优势,坚持 陆海统筹、生态优先、科技兴海,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 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推进 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全国海洋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第二节战略定位立足天津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服务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需要,合理确定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天津海洋科技实力雄 厚和高端人才集聚的独特优势,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全面 整合科技资源,加快搭建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积极 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打造海水综合利用、 海洋石化轻纺等核心产业链,构建临港经济集聚区域、滨海旅 游区域等六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将示范区建设成为我国海洋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海洋生态环境综合保护试验区大力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积极推广北疆电厂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 源,全面提升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着力创新区域 统筹、陆海联动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改善渤海湾海洋环 境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快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努力促进人海和 谐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导区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条件 成熟时开展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着力完善国际贸易 和大通关服务体系,优化内陆无水港布局,拓展服务辐射范围 深化海洋经济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 面推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将示范区打造 成为我国北方扩大开放的前沿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门户。

      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坚持陆海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 一管理,充分利用陆海两种资源,加快完善陆海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网络,积极优化陆海产业布局,着力推进陆海环境污染 同防同治,不断创新陆海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形成资源整 合、设施对接、产业联动、生态共建、管理高效的陆海统筹发 展新格局 第三节基本原则科技兴海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实施 科技兴海战略,开展海洋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 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全面提高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生态优先树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严格依照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有效 控制不合理开发利用活动和陆源污染物,科学确定海洋开发规 模、方式和时序,全面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海洋 经济绿色发展节约集约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创新推广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水平 统筹处理好规模与效益、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加快转变海 洋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海洋经济高效发展陆海统筹注重区内区外结合,统筹配置各类陆海资源要素,统筹建设陆海基础设施体系,保护陆海生态环境,优化陆 海产业发展布局,实施陆海综合管理,着力推进陆海经济协调 发展。

      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区位和政策优势,把改革创新和扩大 开放作为根本动力,积极构建有利于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 制度环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着力推进海洋经济开放发展 第四节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海洋强市海洋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60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3%,海洋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1:52947,六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和现代 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明显提升,科 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海洋领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海洋生 产总值比重达到3%,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8%O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