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计划.doc
9页五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个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二、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五年级科学按教材安排应该是每周三节课,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为每周两节课,所以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都非常的紧张在尽快结束新课程的基础上争取留下四节课的时间进行系统复习复习内容复习重点时间安排复习措施运动和力1、能让小车动起来的各种动力2、小车运动与各种动力之间的关系1课时知识复习与实验复习相结合时间1、各种计时方法2、统一时间 1课时先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理解,然后做练习进行巩固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运动规律2、昼夜、四季、极昼、极夜现象的形成1课时用地球仪、三球仪进行模拟实验复习,请学生讲解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课时本单元内容比较简单,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做题的方法,学会学以致用\五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 (一)、通过复习,使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有: 第一单元: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5、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第二单元: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2、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4、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第三单元: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2、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3、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5、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第四单元:1、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4、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二)、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对以上知识点融会贯通,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三)、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具体有:●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意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被人们所认识的 ●欣赏前人在测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做的贡献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和测量的结果,并且能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科学知识是长期探究、不断修正的结果 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二、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本册教科书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按学校课时安排应该在第十七周结束新课,第十八周进行系统复习和综合评价 复习内容 复习重点 时间安排 复习措施 沉与浮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2 课 时 知识复习与观察记录相结合 热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结合实验记录,进行复习理解,然后制作计时器进行巩固 时间的 测量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结合录象资料,适当请学生讲解 地球的 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让学生回顾安装实验中的探究记录,巩固方法,学会学以致用 三、五年级科学综合性评价内容: 1、平时小组学习情况:就是学生科学课前准备得分,平时课堂教学的小组学习快乐积分,课后探究作业完成情况; 2、家长评价:在学生记录本上,要求学生对每一节课的探究情况给家长进行交流,家长在记录本上提出建议并签字; 3、科学记录本:反映学生科学课参与探究过程的情况; 4、制作计时器:检测学生对时间这个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动手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5、个人特长加分情况:针对不少孩子对自然科学有特别的兴趣与能力,主要是科技教育中赋予的“四小”活动展开任务,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参与科学小论文、科技制作、科技小发明等活动情况,进一步培养特长生 四、评价课具体安排: 1、17周各班发放《川大附小五年级科学学习综合评价表》(见附件1),下课小组协商共同填写; 2、17周收学生记录本,教师检查记录情况以及家长交流情况并打分; 3、18周利用《五年级科学学习综合评价表》,对小组和个人进行综合评价 4、19周公布评分情况 五下科学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个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二、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五年级共分:《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在期末阶段对复习作以下安排: 一、 统一整理书本上的知识点,对一些重点知识进行阅读1课时)二、 分单元进行猜题、讲解,听写,并对各单元有关系的知识进行整合,使知识系统化2课时)三、 综合练习并讲评2课时)复习内容复习重点时间安排复习措施 运动和力1、能让小车动起来的各种动力。
2、小车运动与各种动力之间的关系 1课时 知识复习与实验复习相结合 时间 1、各种计时方法2、统一时间 先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理解,然后做练习进行巩固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运动规律2、昼夜、四季、极昼、极夜现象的形成 1课时用地球仪、三球仪进行模拟实验复习,请学生讲解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本单元内容比较简单,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做题的方法,学会学以致用 附: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概念复习资料 1、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后,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 向下 )的压力,这个力就是 重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 重力 2、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极昼 );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极夜 )3、蔷薇花丛和栖息在它周围的各种( 动物)、( 植物 )和地下的(微生物)一起形成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它们叫做( 生态系统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称为( 食物链 )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消费者)5、橡筋被拉长时产生的力叫_弹力_。
橡筋拉得越长,弹力越 大 6、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 植食动物 );以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 肉食动物 );两种食物都吃的动物叫( 杂食动物 )7、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成(12)个(时辰 )每个时辰合现在的 两 小时子时是 23时 至 凌晨1时 8、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物体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等因素有关增大摩擦力的例子有(鞋底花纹)、(下雪天汽车轮胎上缠铁链)等,减小摩擦力的例子有(给车轴涂上润滑油)、(滑冰鞋)摩擦力分为(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9、通过实验发现,每分钟摆来回摆动的次数与 摆绳长短 有关,与 摆锤重量 无关,与 摆动幅度 无关10、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栖息地,国家建立了许多 自然保护区,还专门颁布了《 野生动物保护法》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 狩猎 和 采伐 ,不准 破坏当地自然环境 1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称为地球的 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地球 自转 现象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公转 。
12、将吹足气的气球放手后,气球向 后 喷气,同时推动气球向前运动的力叫 反冲力 13、世界上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为了方便人们旅行和计时,国际上设立了(标准时区),整个世界分为(24)个时区,我国从西到东横跨(5)个时区,为了使全国各地有一个统一的时间,便于(工作、学习和交通),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14、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亚里士多德、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15、我国古代使用计时器有( 日晷 、滴漏、沙漏)等,其中日晷是利用(太阳)计时的,滴漏是用(水)来计时的,沙漏则是用(沙子)计时的摆钟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石英钟),精度达到了300年只差1秒在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领域中,人们对时间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原子钟),20世纪60年代,射电天文学中激动人心的发现——(脉冲星)是目前所知的最精确的时钟,比原子钟还要精确10万倍16、写出三种古代人们晚上计时的工具和方法:(蜡烛钟)、(水钟)、(沙漏)古代的水钟有( 受水型水钟 )和( 泄水型水钟)两类。
17、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气球向(后)喷气,小车在气球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反冲力)18、拉力一定,小车的载重量越大,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慢);反之,小车的载重量越小,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快)19、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摩擦力)20、我们的小车2秒钟行驶了60厘米,如果现在我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