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一个好习惯 就能撬动整个人生.doc
8页养成一种好习惯 就能撬动整个人生主题:修身与自我管理 时间:3月19日 地点:清华大学 演讲人:周士渊 演讲人小传:周士渊,国内出名习惯研究专家、大众演说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阳光心态”等课程主讲教师,曾应邀在各地进行过1000多场演讲,并著有畅销书《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等 主持人语: 近年来,某些肩负使命、观念前沿的教育专家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股习惯培养的热潮,并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习惯培养的书籍在这些优秀畅销书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同一种人——周士渊,尊她为“国内习惯研究第一人”周教师通过十近年的摸索和研究创新,建立起一套每个人都合用的“习惯配方”正是“习惯配方”,让她拥有了“知必行,行必恒,恒必达”的巨大惯量,从而彻底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开场白: 我说自己是“清华所有校友中,败得几乎最惨的人”,甚至是整个社会败得几乎最惨的人这一点也不夸张,并且是完全真实的历史我1970年清华大学毕业留校人们想,当年我一种平民百姓子弟,能考上清华,并且能留在清华,是多么令人羡慕!但没想到,一年多后,我竟痛苦万分地下决心要离开这个世界,并且在一种漆黑的深夜,我真这样做了! 在那个很近年来我不敢想起的深夜,重度抑郁症让我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我在一种灰暗的实验大厅里,三次上吊未遂,摔得头破血流,在浑身鲜血、奄奄一息之际,我又将沙子往嘴里塞,将头往水泥墙上撞最后尚有一口气,在黑暗中我摸到一种瓶子,也不管里面是什么,拧开了就往嘴里倒没想到一倒进去,身体里面就像点起了一把熊熊大火 第二天早上工友发现后才把我送到医院……多少天后,当我终于被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医生们全力急救过来后,我才懂得,当时我倒进嘴的竟是98%的浓硫酸! 各位,我以上讲的完全是真实的情形按照常理,我这个人是不是早就应当不在人世了?医院的救命恩人──我会终身铭记、感恩的齐国英、毛节明大夫等,把我全力急救了过来,留下了单薄的生命可我再回到清华园,就成了那种出了难以启齿的问题的人,成了一种抬不起头来的人当时我多大呢?才25岁!而在25岁到35岁这,也就是在人生几乎最佳的黄金岁月中,我成了清华园有名的重病号——我先后合计病休了四五年,住院了两三年,身上开了三刀,可谓“九死毕生” 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启动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 一本书引我找到“救命良方” 可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已年趋古稀时,我的状况又如何呢?可以说我活得阳光,活得健康,活得幸福,活得让曾经的自己不可思议,活得从内心感到“人生,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 你们看,我今天能站在国内最高学府──清华这个讲台给你们嗓音洪亮、底气十足地演讲,这自身是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并且我在这讲台已讲了十近年;而在,我尚有幸在网上被评为“中国十大金口才”之首!(全场鼓掌) 这一切都与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有关。
那天,年届天命的我,偶尔间在我们清华一种书店发现了一本书——《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而正是这本书引我走上了一条重生之路这本书的作者奥格·曼狄诺几乎对命运完全丧失信心的时候,一本鼓励人生斗志的书又重新燃起了她生活的勇气,令她再次登上事业的巅峰这本书的核心部分是10卷贵重的羊皮卷之因此贵重,是由于里面承载着几千年前的先知们总结出的一种个人生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其中一句话特别牵动着我的神经,这句话是这样说的:“这第一卷羊皮卷里隐藏着一种秘密,可以领悟它的智者,历史上寥寥无几好奇心驱使着我,像个探险家同样一路追寻而成果,就在下面的两句话中:“我们的行为受到品位、情感、偏见、欲望、爱、恐惊、环境和习惯的影响,其中最厉害的就是习惯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启动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本来,我费尽心思所挖掘出的“救命良方”就藏在这里,一种一般得不能再一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习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这里实际讲的是每个人“修身”,即性格修炼的重点 性格由先天的“天性”与后天的“习惯”构成 或许有人会怀疑,如此一般的字眼无法支撑起伟大的成功!但正是由于它的一般,才被我们容易忽视;也正是由于它的一般,才可以被一般人拾起、运用。
固然,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习惯,绝不是一种狭义的仅仅理解为上午要刷牙、饭前要洗手这样的习惯,而是一种广义的、对我们整个人生和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均有着重大意义的习惯这很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但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措施,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纯熟得成了习惯,一辈子也用不尽推而广之,我们目前所说的素质教育、国民素质、干部素质,如果没有使这些素质真正化为每个学生、每个国民、每个干部的习惯,那一切只是形式而已、空谈而已 古今中外无数智者、圣贤都对“习惯”有过极其精辟的论述《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意思是──任何知识、技能和为人处世之道“学”了后来,都应在“习”、“习惯”上下大工夫,即“时习之” 《三字经》开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实际用的就是孔子的名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这里实际讲的是我们每个人“修身”,即性格修炼的重点性格决定命运”,这是谁都懂得的;那性格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性格修炼的重点究竟应抓什么呢?我觉得这句话对这两个问题回答得一清二楚我觉得这句话前半句中的“性”,是指人出生此前的“天性”;后半句中的“习”,是指人出生后来的“习性”,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习惯”。
因此人的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天性”与“习惯”人们看,要变化先天的“天性”,难度极大,但幸亏“天性”对所有人而言,总体差别不大,即“性相近”如此一来我们性格修炼的重点固然就应是后天的“习惯”了一是“习惯”相对于“天性”容易变化、容易把握;二是既然“习相远”,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性格的重要差别就差在“习惯”上,那我们修身的重点、性格修炼的重点固然就应放在“习惯”二字上了 掌握了选择阳光,使它变成一种习惯,还能使我们变自卑为自信 养成第一种人生大习惯——选择阳光 今天我想协助人们培养的第一种人生大习惯就是“选择阳光”! 我们懂得,凡事均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和悲观的一面人也同样,每个人均有缺陷,也都会有长处如果缺陷代表阴霾,那长处就代表阳光如此一来,选择阳光就变得极其重要,由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面临这样的选择 例如我们常常要在某些场合简介自己的姓名,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成果就以如何简介我的姓名“周士渊”为例,人们感觉一下仔细听我说:“我姓周,叫周士渊‘周’是周总理的‘周’、周恩来的‘周’;‘士’是研究生、博士的‘士’;‘渊’是学问渊博、学识渊博的‘渊’人们一听,一定觉得周教师出身书香,父母一定是高档知识分子。
但对“周士渊”这个姓名我还可以这样简介:“‘周’是周扒皮的‘周’,‘士’是嬉皮士的‘士’,‘渊’是罪恶深渊的‘渊’全场笑) 人们听,经这样一简介,周教师一下子变得灰头土脸了这是为什么?很显然,“周士渊”三个字没有变,主线在于我们怎么去选择,是尽量选择事物阳光的一面,还是选择事物阴霾的一面 掌握了选择阳光,使它变成一种习惯,还能使我们变自卑为自信 人们还记不记得1990年春节联欢晚会,当时台湾的凌峰第一次在央视亮相她一出来就不无自豪地说:“你们看,我的脸是不是长得很‘中国’?”接着她又说:“有人说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仿佛都写在我这张脸上了说到这儿,她话锋一转,“我到全国各地去,男士们对我都特别欢迎,但女士们却觉得忍无可忍实话告诉人们,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丑的人分两种,一种是越看越难看;但尚有一种,越看越耐看而我就属于后一种人们看,同一件事,变了一种想法,内心的感受就完全不同样了这样一种你我都能做到的选择,决定了我们内心是保持阴雨绵绵,还是保持阳光灿烂 选择阳光是成功的法宝,不管我们出身如何、性别如何、是贫是富、是老是少,人人都可拥有这个法宝核心是你有无懂得,有无去用,有无设法变成你的习惯。
如果人们能把今天我发言中的“选择阳光”四个字记住,即便其她的都忘了,我相信对你们也一定会有协助的我衷心地但愿人们把它作为跟随你们毕生的“随身宝”全场鼓掌) 所有“顽强毅力”几乎都来自于习惯;而成了习惯,你一定会坚持,不坚持你会难受,会若有所失,会感到内心不安! 培养习惯是培养毅力的最佳途径 那如果把“习惯”作为我们此后修炼自己的重大目的,如何才干实现呢?这就要谈到对每个人来说几乎是最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了──毅力! 人们注意,当我们方向选对了,目的看准了,顽强的毅力就变得十二分核心有人很有毅力,但凡做事,只要看准方向、认准目的,她就会百折不挠地去坚持,成果成绩越来越明显;有人则否则,做什么都没长性,三天捕鱼两天晒网,因此毕生总是在不满中度过 固然,这里我要补充一点,谈毅力,谈坚持,方向和目的十分重要我觉得,一种人在大目的、大方向上出了问题,那再聪颖也只是小聪颖!因此我但愿人们此后一定要时时昂首注意看方向和目的,千万不要“只低头拉车,不昂首看路” 以我漫漫半个多世纪的经历,我觉得毅力也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后天可以逐渐培养的习惯 你们看,我这些年坚持演讲了1000多场我从1999年10月起,每次演讲必有一份精心准备的提纲,必是脱稿演讲,演讲完后必对优缺陷进行认真总结归纳,始终至今。
我深信,任何人能坚持这样做,都能把她想做的事做得精益求精,让人拍案称奇,那这不是来自“毅力”又来自什么? 毅力带给我的“硕果”在其她方面也得到了有力的印证例如我从11月8日到8月8日每天清晨坚持写下一篇人生随笔,一共写了一千零一篇如今,一本名为《一千零一盏心灯》的书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讲毅力、赞美毅力,但如何切实有效地一步步去培养毅力,却鲜有人讲因此今天我要把我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心得毫无保存地告诉人们 我觉得培养习惯是培养毅力的最佳途径!所有 “顽强毅力”实际几乎都来自于习惯,而成了习惯,你一定会坚持,不坚持你会难受,会若有所失,会感到内心不安! 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成了习惯,做坏事均有毅力为什么?一旦你养成了某种坏习惯,要去克服它,简直比登天还难!想一想吧,吸烟、吸毒、酗酒、网瘾,甚至涉及我们百姓人人痛恨的潜规则、贪污腐败……所有这些不也都是习惯吗?而一旦养成了此类习惯,如果没有外在强有力的因素去制约,单靠自己,恐怕它们就会一辈子极“坚韧”、极富“毅力”地随着着你,这不从背面证明了习惯与毅力的密切关系吗? 因此我们说,习惯与毅力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正由于此,我觉得毅力和习惯是相辅相成的。
而习惯的培养相对于毅力的培养更具体、更容易、更富有可操作性,因此我演讲的最后一部分,就要谈如何培养习惯清晰了培养习惯之道,培养毅力之道实际也就在其中了 回忆自己的毕生,是不是有一段时期对某件事爱好很大,决心每天跑步、每天学外语,但是不是热度都只维持几天? 设计并执行一种“习惯配方” 李开复年轻时就是个志向远大的人,但演讲能力却是她的“短板”,由于她一上台就紧张、恐惊为理解决这个难题,李开复通过反复思考,精心为自己设计了一种我称之为“习惯配方”的执行体系:一、每月必须积极设法演讲两场;二、每次演讲必带一种熟人,让她毫无保存地指出优缺陷;三、每次演讲前必预演三次然后李开复很认真地开始执行,并变成了她的习惯没想到这样坚持几年后,许多人听了她的演讲,都居然惊叹她是“天生的演说家” 培养好习惯不能光在脑子里转,还必须付之于行动在座的朋友可以回忆自己的毕生,是不是有一段时期对某件事爱好很大,决心也很大,于是就信誓旦旦,决心明天起一定要早起长跑啦、一定要每天花一小时学外语啦、一定要每天拉小提琴啦……但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