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培训.ppt
20页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技术培训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技术培训一、概述一、概述1.1 灭火剂介绍灭火剂介绍 七氟丙烷药剂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七氟丙烷药剂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臭氧层的损耗潜能值(臭氧层的损耗潜能值(ODP)为)为0,在大气中存留寿,在大气中存留寿命(命(ALT)比较长为)比较长为3142年,温室效应潜能值年,温室效应潜能值(GWP)比较小为)比较小为0.6,是一种洁净灭火剂,无毒性,是一种洁净灭火剂,无毒性反应的最高浓度为反应的最高浓度为9%(V/V),七氟丙烷在设计浓度),七氟丙烷在设计浓度下,能安全有效地使用在有人场所下,能安全有效地使用在有人场所1.3 系统特点系统特点 主要依靠主要依靠“化学抑制作用化学抑制作用”来达到灭火的目的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其次具有一定的其次具有一定的“物理窒息物理窒息”和和“冷却冷却”作用 系统设计均为系统设计均为全淹没全淹没方式灭火方式灭火 1 1、安全浓度下对人体无害,可以用在有人工作的场所;、安全浓度下对人体无害,可以用在有人工作的场所; 2 2、不破坏臭氧层,对环境无害;、不破坏臭氧层,对环境无害; 3 3、无腐蚀、水渍、粉尘,对保护设备安全无害;、无腐蚀、水渍、粉尘,对保护设备安全无害; 4 4、灭火浓度低、灭火速度快;、灭火浓度低、灭火速度快; 5 5、技术成熟,经济可靠。
技术成熟,经济可靠1.2 灭火机理灭火机理灭火机理灭火机理灭火浓度灭火浓度灭火设计浓度灭火设计浓度喷射时间喷射时间灭火速度灭火速度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卤代烷卤代烷13011301化学抑制化学抑制3.5%3.5%5%5%9.4%9.4%10103030秒秒快快好好高压二氧高压二氧化碳化碳窒息窒息20%20%34%34%75%75%6060秒秒较慢较慢较差较差低压二氧低压二氧化碳化碳窒息窒息 冷却冷却20%20%34%34%75%75%6060秒秒较慢较慢较差较差七氟丙烷七氟丙烷化学抑制化学抑制5.8%5.8%8%8%10%10%1010秒秒快快好好IG541IG541窒息窒息28.1%28.1%37%37%43%43%6060秒秒较慢较慢较好较好气溶胶气溶胶化学抑制化学抑制100100g/mg/m3 3130-140130-140g/mg/m3 39090秒秒慢慢较好较好几种常见气体灭火系统性能比较几种常见气体灭火系统性能比较1.4 系统适用范围系统适用范围适适 用用 于:于:A类表面火灾、类表面火灾、B类易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电气类易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电气 设备火灾设备火灾不适用于:不适用于: a、含氧化剂的化学品及混合物,如硝化纤、含氧化剂的化学品及混合物,如硝化纤 维、硝酸钠等;维、硝酸钠等; b、活泼金属,如钾、镁、钠、钛、铀等;、活泼金属,如钾、镁、钠、钛、铀等; c、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钾、氢化钠等; d、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氢、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氢、 联胺等。
联胺等 e、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典型的防护区域:计算机房、通讯交换机房、地板夹层、磁带库、典型的防护区域:计算机房、通讯交换机房、地板夹层、磁带库、 档案室、资料库等,及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或不档案室、资料库等,及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或不 是经常有人但比较重要的电子设备或文物档案区是经常有人但比较重要的电子设备或文物档案区 域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需采用氮气增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需采用氮气增压,GB50370-2005将增压压力分将增压压力分为三级:为三级: 一级:一级:2.5+0.1MPa(表压);表压); 二级:二级:4.2+0.1MPa(表压);表压); 三级:三级:5.6+0.1MPa(表压)表压)必须采用无缝钢瓶必须采用无缝钢瓶; 按应用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类按应用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类: 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4.2MPa级级 / 5.6MPa级;级; 柜式灭火装置(预制灭火系统):柜式灭火装置(预制灭火系统):2.5 MPa级 1.5 系统分类系统分类1.6 主要性能参数主要性能参数 2.5MPa级4.2MPa级5.6MPa级公称压力(MPa)2.54.25.6最高工作压力(MPa)4.26.78.0充装量(Kg / m3)1120950(焊接瓶)1120(无缝瓶)1080喷头工作压力(MPa)0.60.70.8灭火设计浓度8%、9%、10%安全泄放压力(MPa)5.00.257.0 0.35 (焊接瓶)8.4 0.42 (无缝瓶)10.0 0.5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分为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分为管网系统管网系统和和柜式七氟丙烷装置柜式七氟丙烷装置2.1 管网系统的主要组成管网系统的主要组成 灭灭火火剂剂瓶瓶组组(包包括括灭灭火火剂剂、储储存存容容器器及及容容器器阀阀)、启启动动瓶瓶组组(包包括括启启动动气气体体及及贮贮存存容容器器和和容容器器阀阀)、高高压压软软管管、集集流流管管、安安全全阀阀、单单向向阀阀、选选择择阀阀、信信号号反反馈馈装装置置、喷喷头头、气气体体输输送送管管道道、压压力力表表、启启动动气体管路等组成。
气体管路等组成 系统设计分为:系统设计分为:单元独立系统单元独立系统和和组合分配系统组合分配系统二、系统组成及分类二、系统组成及分类完整的消防系统由:完整的消防系统由: 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和固定灭火系统固定灭火系统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组成单元独立系统 : 是指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一个防护区域的系统是指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保护一个防护区域的系统 组合分配系统:组合分配系统: 是指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选择阀对应多套是指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选择阀对应多套管网系统,保护多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管网系统,保护多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三、使用与操作三、使用与操作 管网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均具备三种启动操作方式: 自动启动;手动启动;机械应急启动; 紧急截止操作预制灭火系统启动操作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启动操作方式3.13.1系统动作程序系统动作程序 自动启动自动启动 从火灾探测报警、关闭联动设备以及释放灭火剂均由系统自己完成,不需要人员介入的操作与控制方式 将灭火控制柜的控制方式转换开关拨至“自动”状态,整个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手动启动手动启动(紧急启动操作)(紧急启动操作) 人员接到火灾自动报警信号后,经确认后再启动手动按钮,通过灭火控制柜来操作联动设备以及释放灭火剂的操作与控制方式。
将灭火控制柜控制方式置于“手动”位置时,整个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 机械应急启动机械应急启动 系统在自动和手动操作失灵时,人员用灭火系统所设置的机械式启动机构,直接启动灭火设备进行灭火的操作与控制方式 手动启动部位有两处:启动瓶组、启动瓶组、选择阀选择阀+ +灭火剂瓶组灭火剂瓶组 安全起见:应急操作时,必须提前关闭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安全起见:应急操作时,必须提前关闭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通知并确认防护区内人员全部撤离后再进行灭火通知并确认防护区内人员全部撤离后再进行灭火 机械应急操作启动方式当自动和手动启动均失效时,可按以下步骤实施机械应急操作:1)手动关闭联动设备,并切断电源;2)拔出“机械应急启动保险销”,按下机械应急启动按钮,直接启动装置注意:根据相关国家规范要求,预制灭火系统不应采取机械应急操作如特殊情况需要采取机械应急操作,操作人员不能站在喷嘴喷射范围内,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被灭火剂喷伤1)七氟丙烷喷放时会产生冷凝汽雾,通过中断燃烧链进行灭火,灭火速度很快,如果在有人工作的场所使用,要求装置延时,人员在延时时间内撤出;2)用户单位应在以下部位设置明显的警告告示牌,告示牌用语建议如下: a)防护区内告示牌:警告!听到现场警铃响,人员应立即撤出; b)在紧急启动按钮部位:警告!机械应急启动时应确认防护区内无人。
3)除上述警告,其他安全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紧急截止操作紧急截止操作 当系统发生火灾报警或已手动启动系统的情况下,在系统延时时间内发现异常情况(误报警、人员没有及时撤离等),不需启动系统释放灭火剂时,可按下紧急启动盒的截止按钮或灭火报警控制器上的截止按钮,即可阻止灭火报警控制器发出灭火指令启动灭火系统四、气体灭火系统的一般规定四、气体灭火系统的一般规定 1、防护区为有限封闭空间,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0.5h. 防护区承受压强1200Pa;最低环境温度-10; 2、管网灭火系统的防护区:面积800m2、容积3600m3 预制灭火系统防护区:面积500m2、容积1600m3 3、一个组合分配系统保护的防护区数量不超过8个; 4、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5、一个防护区设置柜式灭火装置的数量不超过10台; 6、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泄压口应位于净高2/3以上; 7、储瓶间应为专用独立房间,温度范围:-1050,要求 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8、储存装置72h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的,应设100%备用量. 9、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20 10、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动关闭。
11、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装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12、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13、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 2、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m 3、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 4、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14、管网的管道内容积,不应大于流经该管网的七氟丙烷储存 量体积的80%15、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内外应进行防腐处理 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 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 接;大于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16、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17、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且不应于储存容器外径的1.5倍n致密性试验n1.1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按下列规定取值:n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取1.5倍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系统最大工作压力可按表E取值n.1.2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以不大于0.5 MPa/s的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 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n.1.3当水压强度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气压强度试验压力取值: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取1.15倍最大工作压力n1.4气压强度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n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试验压力宜为0.2 MPan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 %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 %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 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n1.5灭火剂输送管道经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气密性试验,经气压强度试验合格且在试验后未拆卸过的管道可不进行气密性试验n1.6灭火剂输送管道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或气密性试验前,应进行吹扫吹扫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20 m/s,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他异物出现n1.7气密性试验压力应按下列规定取值:n 1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取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n 2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n1.8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 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 min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 %为合格n1.9气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加压介质可采用空气或氮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