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不良资产评估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x
6页企业不良资产评估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朱伟华/文提要:企业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问题资产由于不良资产在评估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难以控制等因素,评估结果很难做到绝对准确,即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为此,本文借鉴测量误差理论,对不良资产评估误差进行了初步定义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良资产评估误差的产生原因,最后提出控制不良资产评估误差的对策不良资产评估是指评估机构根据特定的评估目的、评估假设与处置方式,采用适当的价值标准,对该不良资产在评估基准日最可能实现的合理价格所作出的判断与评定在不良资产评估过程中,如果评估结果误差较大,并超出合理范围,则会造成以下后果:一是评估结果高估,导致不良资产成交困难,多次降价后,实际的处置价格(转让价格或者拍卖成交价)与评估价格发生偏离;二是评估结果低估,导致不良资产虽顺利成交,但给债权人造成损失;三是评估结果没有全面反映与不良资产评估有关的信息或事项,不能得到有关方面认可,委托方要求调整;四是同一资产评估对象,不同的不良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结果却不相同一、不良资产评估误差的定义及其分类(一)不良资产评估误差的定义。
测量误差理论认为:误差即测量结果与待测量客观存在的真值之间的差值参照以上理论,以及资产评估误差的定义,笔者建议将不良资产评估误差(∠N)定义为不良资产评估结果(N)与其评估价值标准(N´)之间的差异这里的不良资产评估结果即不良资产的实际评估值,评估价值标准相当于测量误差理论中“待测量客观存在的真值”,即不良资产的理想评估值,也就是评估机构在理想状态下,严格按照评估准则,恪守独立、客观、公正原则,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评估对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的评估结果由于评估价值标准的具体数值很难测算,实际上只能以其他易于取得的近似数值代替比如:如果[来自www.Lw5U.coM]不良资产处置环境符合公开市场假设,可以将实际成交价格作为评估价值标准又比如:评估机构根据事后审核情况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相应调整,可以将调整后的评估结果作为评估价值标准二)不良资产评估误差的分类1.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即不良资产评估结果(N)偏离其评估价值标准(N’)的差值,即△=N-N’,反映不良资产评估误差的具体数值在不良资产评估结果大于其评估价值标准的情况下,△N为正,反之为负相对误差(E)表示绝对误差(△N)与评估价值标准(N´)的比值,反映不良资产评估误差的相对比例,即E=△N/N,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由于相对误差排除了不良资产评估金额大小的影响,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的不良资产评估项目间误差的大小2.可接受误差和不可接受误差可接受误差是指既不影响评估结果的使用,同时又符合评估机构质量控制标准的误差在仅有可接受误差存在的情况下,评估结果无须进行调整相反,当误差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评估结果的使用,或者超出评估机构质量控制标准时,就成为一项不可接受误差目前可接受误差和不可接受误差之间尚没有明确的界限标准,但参照国际评估界评估值误差一般在15%以内的标准,笔者认为可将15%以内的误差定义为可接受误差,否则,定义为不可接受误差3.可控误差和不可控误差就评估机构而言,不良资产评估误差又可分为可控误差和不可控误差虽然评估机构在不良资产评估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并且负责测算评估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评估误差都是评估机构造成比如:不良资产出售方为达到多评估资产价值的目的,购买方为达到少评估资产价值的目的,向评估机构隐瞒重要资产信息,或者从各种渠道施加影响这些因素导致的不良资产评估误差均属于不可控误差二、不良资产评估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一)评估机构导致的误差1.评估机构执业水平导致的误差一般情况下,评估机构会假设不良资产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良好,法制健全、政策配套、信用建设到位。
但这一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全部适用有些情况下不良资产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较恶劣如果评估机构没有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必然导致不良资产评估值高于其正常市场价值,无法出具令人满意的评估结果2.评估结果与不良资产涉及的经济行为不匹配不良资产评估涉及多种经济行为,包括:公开拍卖、变卖、以物抵债、债转股、债务人回购等,不同的经济行为对应不同的评估目的,应使用不同的评估价值标准如果评估机构对不良资产评估的目的认识不充分,习惯于传统评估业务模式中的经济行为与评估目的,使用错误的资料及参数,将造成评估结果与处置价格出现背离如:在企业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应该使用清算价值对破产财产进行评估,同时按照破产法的规定考虑职工安置费用等扣减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不良资产评估结果假如对破产财产仍使用市场价值评估,并且不考虑职工安置费用,将高估不良资产价值3.对债务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了解不充分债务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反映了债务企业的还款能力,直接影响到不良资产的价值由于多数债务企业已经停止经营,其实际资产负债情况查找、核对困难有些债务企业表面上没有资产,但实际上已经将自己的资产隐匿起来而债务企业账面上反映的长、短期债务,常常既有虚增成分,也存在反映不全的问题。
上述情况在资产评估中均需要具体分析,否则会导致错[来自wWw.lW5u.CoM]误的评估结果二)因获取信息不充分导致的误差1.对不良资产本身了解不充分不良资产一般都是债权,由于时间久远,情况比较复杂:有些不良资产由于法律法规的变化,导致债权债务关系不再合法,担保无效;有些不良资产债务企业、担保企业曾发生过名称变更、兼并、重组、改制、甚至注销情况,又多次进行借新还旧、收回再贷、债务转移、承接操作,影响到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性和担保的有效性假如在评估过程中未能充分了解这些情况,将导致评估结果产生错误因此,首先,应了解其原始成本,包括购置费、运输费,并了解近年来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考虑其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其次,应该分析实物资产的重置价值,作为确定实物资产价值的参考依据;再次,要调查实物资产的使用寿命、磨损和累积折旧,以确定其成新率;最后,应该考虑功能性贬值对实物资产价值的影响假如在评估过程中未能充分了解这些情况,将导致评估结果产生错误2.对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了解不充分一般认为,评估结果对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具有指导价格、监督处置行为、衡量处置效果的作用但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对不良资产价值及评估结果也有影响,评沾时应该考虑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中的重要信息。
比如:根据不良资产处置方案,处置方式可采用公开拍卖,也可采用变卖方式如果评估机构对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不了解就进行评估,有可能得出错误的评估结果三)委托方因素导致的误差有些委托方为尽快完成处置任务,在不良资产处置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导致不良资产实际成交价格偏低,使得本来合理的评估结果产生了“误差”有些委托方对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仅仅把评估当作“走过场”和一道“免责程序”,在不良资产处置遇到困难时,不加分析即认为评估价格过高,要求通过调整评估价格的方式实现快速处置三、对策(一)要尽快通过评估市场,筛选出一批在不良资产评估方面具有专长、业务能力较强的评估机构,从源头上把好资产评估的关口同时各资产评估机构要严格执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的《资产评估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按照《准则》要求,了解资产评估涉及的经济行为,确定评估目的、合理选取评估价值类型、合规披露评估结果,引导委托方正确使用二)评估机构要分析获取信息受到限制的程度假如确实因受到限制,无法履行正常评估程序,而委托方又需要,可以提供“以不良资产处置为目的的价值分析业务”,出具价值分析报告在价值分析报告中,可以对不确定因素加以预测,区分不同情况,以区间值形式提供评估结论,科学、合理地向委托方传递不良资产的相关信息。
同时评估机构应积极要求委托方协商承担起责任,共同确定评估目的、评估价值标准、拟订资产处置方案,协调债务企业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资产信息,引导委托方恰当使用评估结论三)评估机构要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宣传不良资产评估应规范操作的理念,把好评估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委托方干预严重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征求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专业意见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钟音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