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的职业防护 ppt课件.ppt
44页护士的职业防护 § 压力§ 复杂性§ 纠纷§ 传染病§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 (例如:患者)§ 尖锐的仪器尖锐的仪器多重因素导致医护工作者面临高比例的职业危害的风险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是最危险的工作环境之一内容v一、标准预防标准预防v二、二、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v三、标准预防技术三、标准预防技术v四、四、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v五、针刺伤的处理五、针刺伤的处理标准预防:标准预防:v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标准预防v 标准预防标准预防体液体液分泌物分泌物血液血液排泄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均具有传染性隔离隔离采取防护措施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v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v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和面罩等基本措施戴防护眼镜和面罩等基本措施v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v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v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洁区域或物品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v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 /划伤v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者利用枕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锐器盒,或者利用枕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v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v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v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
处理体液废弃物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处理体液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防护眼镜标准预防基本特点标准预防基本特点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 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标准预防技术标准预防技术( (一)洗手一)洗手/ /手消毒手消毒 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手消毒在两个病人之间,或同一个病在两个病人之间,或同一个病人,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时应洗手人,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时应洗手/ /手手消毒洗手(七步洗手法)注意:以上步骤均需用肥皂注意:以上步骤均需用肥皂或洗手液;或洗手液;1、每一步骤约需、每一步骤约需10S时间时间;2、清水冲净后用纸巾或个、清水冲净后用纸巾或个人手巾檫干人手巾檫干;3、手术前洗手要洗至肘上、手术前洗手要洗至肘上10CM,称外科洗手;,称外科洗手;4、一般情况下也可用六步、一般情况下也可用六步洗手法。
洗手法标准预防技术v(二二)使用手套使用手套v 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手上的细菌传至病人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手上的细菌传至病人 v 可以防止医务人员将可以防止医务人员将 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 病原在人群中传播病原在人群中传播手套的种类手套的种类● 无菌乳胶手套无菌乳胶手套● 清洁一次性使用乳胶手套清洁一次性使用乳胶手套● 双层手套双层手套● 一次性使用薄膜手套一次性使用薄膜手套● 卫生胶手套卫生胶手套标准预防技术标准预防技术(三)使用口罩使用口罩 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通过呼吸道被感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通过呼吸道被感染的机会染的机会.标准预防技术标准预防技术(四)使用眼罩或面罩使用眼罩或面罩 可以防护或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可以防护或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至医护人员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至医护人员口、眼及鼻等粘膜口、眼及鼻等粘膜标准预防技术标准预防技术(五) 使用防护鞋使用防护鞋 使用工作帽使用工作帽( (六)使用隔离衣或防护围裙六)使用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种类多,应正确适当使用种类多,应正确适当使用 操作过程中操作过程中v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v注意:取血或注射后,从病人身上拔出针头时;v在穿刺后拔出留置导管针芯时;v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操作过程中v摆弄针头、传递器械(刀片、缝针)摆弄针头、传递器械(刀片、缝针)v为不合作的病人进行动、静脉穿刺或抽血为不合作的病人进行动、静脉穿刺或抽血v采血针直接插入真空试管采血针直接插入真空试管v输液针头插入肝素帽输液针头插入肝素帽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v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v偶发化学或放射的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防护执行标准预防(在所有工作区域中的防护)+ 传染病分级防护管理(在传染病区域中的加强防护)+ 其他暴露防护(在普通工作区域和/或特殊工作区域中对理化因子、细胞毒性药物、辐射和同位素等特别防护) 使用防护技术及防护用品1、科室应配备足够防护用品;2、正确使用、安全处理锐器;3、配制化学试剂或消毒剂、使用消毒设备时的应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灼伤等;4、特别防护措施:包括使用生物安全柜、警示标志、铅板、铅防护围裙、陪戴个人计量测量仪等。
B. Braun Melsungen AG | Standard IVC | 23§ 这些病原体都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前六种!风险依次增大风险依次增大0,31,48,0 常见的经血传播的疾病小小的针尖可以潜在地传播二十多种病原体,病毒,细菌或真菌小小的针尖可以潜在地传播二十多种病原体,病毒,细菌或真菌HBVHCVHIV疟疾疟疾梅毒梅毒肺结核肺结核弓形虫病布鲁氏菌病疱疹白喉芽生菌病登革热落基山热中国ØØ是乙肝高发国是乙肝高发国是乙肝高发国是乙肝高发国 全球全球全球全球4 4 4 4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约有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约有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约有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约有1.31.31.31.3亿亿亿亿 在我国每年死于肝病者达在我国每年死于肝病者达30万之多万之多Ø丙肝发病数逐年快速增加全球有丙肝发病数逐年快速增加全球有1.71.7亿亿HCVHCV感染者感染者Ø艾滋病艾滋病流行处于快速增长期流行处于快速增长期 截至截至20082008年年9 9月月3030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26万例万例B. Braun Melsungen AG | Standard IVC | 职业风险职业风险------针刺伤针刺伤刺伤相关因素刺伤深度 被污染物质的数量 接触途径 血液中病毒的存在或浓度:医务人员整体健康状况 HIV/HBV/HCV在病人群体中的普遍性 接触的频率 坚持采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措施 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 造成经皮肤损伤的器械种类 全国全国1010个省市个省市5656所医院所医院51155115名医院名医院工作人员回顾性调查(工作人员回顾性调查(20062006, ,全国安全输液联盟)全国安全输液联盟)B. Braun Melsungen AG | Standard IVC | 针刺伤的发生率调查人数人数医医疗锐器器伤发生率生率5115164331.2%其中针刺伤134126.2%针刺伤占锐器伤比率81.6%台湾一项调查显示台湾一项调查显示: :有有87.3 %医%医务人员被针扎伤过务人员被针扎伤过 B. Braun Melsungen AG | Standard IVC | 27针刺伤的危害 安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 在危险的环境下工作统计数据显示:污染的针头造成被感染的风险高达:乙肝乙肝 30%丙肝丙肝 3%艾滋病艾滋病 0.3%来源: UK Health Departments. Guidance for Clinical Health Care Workers: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n with Blood-borne Viruse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Expert Advisory Group on AIDS and the Advisory Group on Hepatitis.§ 每100张床位每年约有30例针刺伤 来源: Sharps-Related Injuries in Health Care Workers: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114, June 1, 2003§ 据估计,美国每年发生的与针尖及其他锐器相关的刺伤案例近800,000 来源: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Sharps Injury Prevention Program Workbook; 2004.§ 欧洲每年约有100多万例针刺伤 来源: Eucomed: European Healthcare Workers at Risk; 11 May 2004 (www.eucomed.be).§ 90%以上的针刺伤都没有上报 来源: OSHA; Register 2001; 66; 5318-5325 (www.osha.gov)针刺伤的危害 § 因针刺伤感染血源性疾病,只需要非常少的血量§--感染HBV只需要4×1010-5-5毫升大多数导致针刺伤的原因是不可控制的大多数导致针刺伤的原因是不可控制的B. Braun Melsungen AG | Standard IVC | 针刺伤未上报的原因针刺伤的危害针刺伤的危害 太忙太忙跟进流程太长跟进流程太长怕影响工作怕影响工作国内职业暴露感染案例国内职业暴露感染案例: :Ø 职业暴露感染HBVØ 天府早报(06-12)——0.33%几率的遭遇 艾滋病人针头误扎护士感染艾滋病艾滋病Ø 东方网(03-12-30)——带血手术钳戳伤手指 女医生感染艾滋病毒Ø 新快报(07-11-30)——妙龄护士感染艾滋病Ø 河南多名年轻护士感染HIVB. Braun Melsungen AG | Standard IVC | 来源: OSHA, Department of Lab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borne pathogens, needlestick, and other sharps injuries: final rule. Federal Register 2001; 66: 5318-5325. (www.osha.gov).研究证明:采取妥善的方法将有助于预防80%以上的针刺伤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自2001年以来的报道显示,近62%至88%的针刺伤是可以通过技术及培训得到预防的。
来源: Eucomed, European Healthcare Workers at Risk; 11 May 2004 (www.eucomed.be). 降低针刺伤发生率有效减少针刺伤有效减少针刺伤职业暴露的防范与补救方法v接种乙肝疫苗v职业接触AIDS/HIV的预防v刺伤的补救措施针刺伤的应急处理技术v伤口的处理伤口的处理1.立即从伤口周边尽可能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 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2.用肥皂水和流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3.用75%酒精、0.5%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并用防水敷料包扎伤口针刺伤的应急处理技术v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数量水平的评估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数量水平的评估v1.立即查患者有关HCV、HBV、HIV、梅毒的检验结果v(参照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技术参照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技术v 对发生针刺伤的操作者进行心理疏导对发生针刺伤的操作者进行心理疏导))2.请相关专家对患者、操作者的检验结果、发生针刺伤的程度进行评估针刺伤的应急处理技术v上报上报v1、发生暴露30分钟内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护士长2H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v2、做好登记表的填写及资料保存v1.暴露源为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阳性或疑似患者,应当在暴露发生后患者,应当在暴露发生后30分钟内上报分钟内上报v2.上报内容:损伤时间、地上报内容: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面积点、被何物损伤、伤口面积和深度、现场处理措施、医和深度、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药记录v3.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注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意做好保密工作↗ ↗针刺伤的应急处理技术v患者为可疑和确定患者为可疑和确定HbsAg(+)(+)1.受伤者HbsAg(+)或Anti-HBs(+)或Anti-HBc(+)不需注射疫苗或免疫求蛋白(HBIG)v跟踪期内(特别是最初跟踪期内(特别是最初6-12周)不献血、不捐赠器周)不献血、不捐赠器官、不母乳喂养,性生活使用避孕套官、不母乳喂养,性生活使用避孕套2.受伤者HbsAg(-)或HbsAb(-)未注射疫苗或不确定时,应24内注射疫苗;刺伤后6个月、一年监测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感染性职业暴露后局部的紧急处理:感染性职业暴露后局部的紧急处理:1.1.爱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爱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别分为3 3级级2.2.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不明3 3种类型种类型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的评估水平的评估1.1.立即查患者有关立即查患者有关HIVHIV的检验的检验结果结果2.2.事故发生单位及时向有关爱事故发生单位及时向有关爱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库(点)备库(点)——当地卫生防疫当地卫生防疫站(或疾控中心)报告,储备站(或疾控中心)报告,储备库(点)负责人联系当地有关库(点)负责人联系当地有关专家,根据情况共同进行风险专家,根据情况共同进行风险的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的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预防药物和用药程序预防药物和用药程序↗ ↗感染性职业暴露后局部的紧急处理:感染性职业暴露后局部的紧急处理: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爱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爱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方案1. 1. 基本用药方案:基本用药方案:两种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应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应用。
通常为齐多夫啶用通常为齐多夫啶((AZTAZT)与拉米夫啶)与拉米夫啶((3TC3TC)的治疗组合的治疗组合 2. 2. 强化用药方案:强化用药方案:在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在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应用的基础上再加联合应用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蛋白酶抑制剂通一个蛋白酶抑制剂通常为常为AZT+3TCAZT+3TC与佳息患与佳息患((IDVIDV)感染性职业暴露后局部的紧急处理v开始治疗的时间及疗程:开始治疗的时间及疗程: 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在发生职业暴露后4 4小时内(越快越好)小时内(越快越好)最迟不得超过最迟不得超过2424小时;即使超过小时;即使超过2424小时,也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v疗程疗程: : 连续服用连续服用2828天v随访一年:随访一年: 0 0天、第天、第4 4周、第周、第8 8周、第周、第1212周、周、第第6 6个月及第个月及第1212个月进行个月进行HIVHIV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感染性职业暴露后局部的紧急处理:感染性职业暴露后局部的紧急处理:上报上报1.发生暴露30分钟内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护士长2H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2.做好登记表的填写及资料保存1.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患者,应当在暴露发生后30分钟内上报2.上报内容: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面积和深度、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3.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怎么办?怎么办?“那些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身体的人没有资格去照顾其他人,他应该懂得如何和何时保持安静,去救治生命。
——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医院保护好员工医院保护好员工 领导保护好下属领导保护好下属 个人保护好自己个人保护好自己”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范v规章制度是前人用血写就的规章制度是前人用血写就的v选择安全工具,你就不容易受伤选择安全工具,你就不容易受伤v掌握新知识与技术,可能保护好自己掌握新知识与技术,可能保护好自己关于无菌器具的使用,护理输液指南中推荐意见是“为减少针刺伤发生,选用为减少针刺伤发生,选用防针刺伤的穿刺器具防针刺伤的穿刺器具严防死守,自已救自己严防死守,自已救自己v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双手回套针帽v禁止用针头进行输液的二次连接禁止用针头进行输液的二次连接v禁止直接传递锐器物禁止直接传递锐器物v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和针筒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和针筒v及时将及时将用过的针头放到安全盒内用过的针头放到安全盒内v选择安全操作工具选择安全操作工具强化职业安全意识 普及相关知识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教育;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树立职业安全意识树立职业安全意识《《护士条例护士条例》》特别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在护士队伍建设方面特别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在护士队伍建设方面的职责,包括:保证护士的人力配备;保证护士的工资报的职责,包括:保证护士的人力配备;保证护士的工资报酬、津贴等各项待遇;保证护士的培训、晋升、酬、津贴等各项待遇;保证护士的培训、晋升、职业安全职业安全防护防护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