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片断,他从小偷跌入犯罪深渊.doc
4页今日作业今日作业 7.307.301. 1. 假如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请你依据新课程标准(假如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请你依据新课程标准(20112011 版)版)““成长中的我成长中的我””中的某一中的某一““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标准,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标准,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并说明本设计的意图并说明本设计的意图2. 2. 任意选取任意选取““成长中的我成长中的我””中的某一具体中的某一具体““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如(如 2.62.6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尝试从内容目标和教学行为两方面进行解读尝试从内容目标和教学行为两方面进行解读在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20112011 版)版) ““成长中的我成长中的我””中,中,3.43.4 的内容是了解的内容是了解违法与犯罪的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违法与犯罪的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对于完成这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对于完成这部分课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分课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故事引入:他从小偷小摸堕入犯罪深渊故事引入:他从小偷小摸堕入犯罪深渊案案 例:例:小 G 是某中学的初三学生,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9 岁那年,由于爷爷奶奶相继病故,父亲因单位转制下岗,这样一来,收入急剧下降,家庭生活从此步入艰难,根本无法充分满足小 G 身心发展和学习的需要,也无法顾及到对小 G 的身心教育,逐渐小 G对家庭丧失了信心,经常独自流浪在外小学毕业那年,由于学校要交毕业费用,家中又没有多余的钱,于是他想到对他比较亲近的阿姨家去借到了阿姨家,小 G 发现屋内没人且门未上锁,于是小 G 就进房坐在沙发上等候,闲着无聊,小 G 随手从茶几下抽出杂志浏览,不料将杂志中的一只信封拖落在了地上,出于好奇,小 G 打开信封一看,楞着了,原来里面装有厚厚的一叠现金这时,小 G 再也无心翻看杂志了,突然间,一股莫名占有的强烈冲动占据了他的整个内心,强大的诱惑力使他无法自控,他终于伸出了颤抖的手,把钱装入了自己的口袋,跑回了家随后,小 G 用偷来的钱交了毕业费用,其余就藏了下来,这是小 G第一次实施了违法犯罪的偷窃行为小 G 的阿姨外出归来,看到茶几上扔着的杂志,以及失踪的钱,赶紧报了警警方通过缜密侦查,终于确定是小 G 所为,当警察将真相告知小 G 的阿姨,小 G 是为了交学校毕业费用而实施盗窃行为时,小 G 的阿姨想到自己对外甥的关心照顾确实不够,不由掩面而泣。
为此她提出请求,希望检察机关对小 G 从轻处理,千万不要为了此事影响了他小学毕业升入中学的前途检察机关根据小 G 阿姨的请求,经过综合考虑,在对小 G 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后,作出相对不诉的决定,由其父亲和阿姨领回了家进了中学以后,他的家庭生活条件根本无法满足他对物质的追求在沾染了许多不良的习气后,小 G 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偷窃行为小 G 开始从家中的小偷小摸发展到偷邻居的,偷同学的钱财由于都是小偷小摸,因此邻居,学校也只能以教育为主,根本改变不了他日益膨胀的恶习从小偷小摸开始,小 G 渐渐在盗窃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01 年 9 月底的一天,小 G 和同学们去东华大学打球,看到旁边无人,小 G 便顺手把球架下的一部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后来老师发现了小 G ,根据小 G 的家庭条件,老师怀疑其中必有问题经过教育,小 G 承认是在东华大学捡来的,于是学校将归还给了东华大学的有关部门,寻找失主对小 G 继续进行批评教育此时小 G 有小偷小摸的偷窃行为已是全校闻名了02 年 5 月的一天,小 G 又一次路过附近新村小区时,突然发现有一辆豪华的高级自行车没有上锁,于是脑袋里又钻出了盗窃的念头此前,小 G 偷窃过多辆自行车,不是自己使用,就是变卖换钱。
于是他在仔细观察以后,实施偷窃,不料刚骑上一段路程,就被主人抓个正着,原来这辆豪华的高级自行车装上了现代的电子报警设备,当小 G 实施盗窃时,自行车的主人早就发现了情况,于是小 G只好束手就擒,被押送到了派出所,联想到小区经常发生自行车失窃的情况,派出所的民警对小 G 进行了仔细的审讯,最后小 G 不得不承认自己偷窃过多辆自行车由于小 G 的屡教不改,此次的盗窃行为又比较严重,累计的盗窃数额又较大,且年龄已超 16 周岁,因此他再也无法逃避法律的制裁小 G 从不经意偷亲属的钱财开始,不接受教育,放纵自我,从小偷小摸一步一步地堕入到盗窃的深渊,最后因为盗窃犯罪不得不接受法律的严惩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小 G 前后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2、结合案例说一说违法与犯罪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3、青少年同学们,哪些不良心理品行习惯最终会酿成小偷小摸的违法行为,并走上偷盗犯罪的道路?4、怎样养成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不陷入小偷小摸,甚至盗窃犯罪的泥坑呢?5、青少年同学们,如果已有了小偷小摸的行为,你应该怎样正确面对错误,勇敢坚决地加以克服改正呢?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许多中学生违法犯罪大多是从小偷小摸开始的,许多小偷小摸有的既构不成犯罪,也谈不上治安处罚,都属于轻微的品行障碍,属于批评教育之列。
因此,有的中学生就认为自己年龄小,偷窃的钱财少,不会形成严重的犯罪而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全面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认清小偷小摸的危害性,认识盗窃犯罪的严重性,弄清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无法逾越的鸿沟;并帮助学生分析偷窃占有物欲产生的心理因素、不良情绪和情感因素、外界诱因的影响等原因;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青少年学生的小偷小模行为,杜绝一切不良行为习惯,让他们能在集体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