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活血通络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法.doc
4页研究活血通络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法=“news_bd”>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steroid-inducedavascular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 是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是由于大剂量应用激素而造成股骨头的活性成分( 骨组织、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 死亡所导致的结果,缺血是其主要病变机制现代医学对于早中期的SANFH 患者,多用物理疗法,在治疗方面尚无无特异性方法而祖国医学认为其主要病机是瘀血阻络,血行不畅或停滞,主要治法应为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由于精血同源互化,肾藏精主骨生髓,补血可使肾精充实,进而可促进成骨故笔者认为该病的主要治法应为化瘀通络、补肾益气血本实验所选活血通络汤是在清代医家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成,其用意就在于此该方通过化瘀通络、补肾益气血,有效地改善了股骨头的血供与营养,并且在前期实践中,我们用此方治疗早中期的SAN- FH,在临床和动物实验[4] ( 家兔模型的组织形态学、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变化等) 中均已取得良好效果鉴于此,本实验拟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通络补肾法治疗早中期SANFH 中参与骨修复与重建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 、成骨细胞( Osteoblast,OB) 和碱性磷酸酶( alkline phosphatase,AKP) 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调控因素( 即V-O-A 反应轴及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以揭示该疗法的分子生物学作用基础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发展中医药治疗SANFH 的方法和手段,为通络补肾法防治SANFH 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动物来源 健康日本大耳兔96 只,雌雄各半,体重2. 0 ~ 2. 5k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 2 受试药物 活血通络汤方药组成: 黄芪40g,丹参20g,地龙10g,当归30g,川芎16g,怀牛膝15g,鸡内金10g,巴戟天30g制法: 委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药车间按每次灌药量生产与分装,生药含量为1. 0g /ml用量: 活血通络汤高、中、低3 个剂量组分别灌服活血通络汤混悬液10. 0ml /kg、5. 0ml /kg、2. 5ml /kg 1.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3. 1 动物分组选取96 只日本大耳兔适应性喂养1 周,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24 只,造模组72 只 1. 3. 2 造模方法SANFH 模型组参照贺西京[5] 等的造模方法,家兔臀部肌注醋酸强的松龙8mg /kg,每周2 次,连续注射6 周正常组臀部肌注等量的0. 9% 氯化钠注射液,每周2 次,连续注射6 周,全部动物预防性注射青霉素8 万U/kg,庆大霉素4 万U/只,2 次/周 1. 3. 3 给药方法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活血通络汤高、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4 组( 每组16只) ,活血通络汤高、中、低3 个剂量组分别灌服活血通络汤混悬液10. 0、5. 0、2. 5ml /kg,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灌服10ml /kg 蒸馏水。
每日1 次,连续8 周 1. 4 实验检测指标 灌服后第6 周及第8 周分别从每组( 活血通络汤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及正常组) 中,各随机抽取8 只兔子,检测血浆中VEGF和AKP 含量 1. 5 统计方法 用SPSS 17.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 ±s) 表示,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实验结果 2. 1 血浆VEGF 含量对比 2. 1. 1 不同的时间点正常组与模型组对比给药第6 周,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血浆VEGF 水平明显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 01) 给药第8 周,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血浆VEGF 水平明显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 01) 2. 1. 2 不同时间点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给药第6周,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血浆VEGF 水平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给药第8周,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浆VEGF 水平明显下降,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 01) ,中、低剂量组血浆VEGF 水平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模型组比较: 给药第8 周血浆VEGF 水平与给药第6周比较,血浆VEGF 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
2. 1. 3 不同时间点治疗组比较 给药第6 周比较,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P < 0. 05,有显著性差异给药第8 周比较,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P< 0. 05,有显著性差异; 高剂量组比较: 给药第8 周血浆VEGF 水平比给药第6 周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中剂量组比较: 给药第8 周血浆VEGF水平比给药第6 周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低剂量组比较: 给药第8 周血浆VEGF 水平比给药第6 周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2. 2 血浆AKP 水平对比 2. 2. 1 不同的时间点正常组与模型组对比给药第6 周,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血浆AKP 水平明显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 01) 给药第8 周,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血浆AKP 水平明显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 01) 2. 2. 2 不同时间点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给药第6周,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高剂量血浆AKP 水平明显下降,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 01) ,中、低剂量血浆AKP 水平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
给药第8 周,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高、中、低剂量血浆AKP 水平明显下降,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模型组比较: 给药第8 周血浆AKP水平比给药第6 周比较,血浆AKP 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2. 3 不同时间点治疗组比较给药第6 周比较,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P < 0. 05,有显著性差异给药第8 周比较,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P< 0. 05,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比较,给药第8 周血浆AKP 水平比给药第6 周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中剂量组比较给药第8 周血浆AKP水平比给药第6 周降低,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低剂量组比较: 给药第8 周血浆AKP 水平比给药第6 周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 01) 3 讨论 关于SANFH,祖国医学有许多与该病相关的记载根据对该病症状的描述,本病应隶属于传统医学髋骨痹、历节风、瘀血、骨蚀、骨痿等范畴最早有关骨蚀的论述见于《灵枢刺节》中,其曰: 虚邪之于人身,热与寒相搏结,久留而致肉著,寒胜于热,则骨痛髓枯,热胜于寒,则肉腐成脓,内伤而发骨蚀。
说明平素体虚,又感外邪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所载的麻丸子功在强筋壮骨,通经活络,生气补血,适用于久治不愈而致气血亏虚、络脉失养的筋骨损伤,临证时可见四肢关节不能举动、挛缩、乏力等,这为后世医家治疗该病提供了临证参考以及用药思路清代顾靖远的《顾松园医镜》中记载的久病而致邪胜,痰因湿变,火因风变,热因寒变和明辨经络疏通与否,详察气血充盈与否说明骨痹之人,骨削髓枯,乃因病久不愈,加之外邪入侵、化湿凝痰而致在治证上,以化瘀通络为主,创制化瘀通络之方三十余首,对后世医家诊治股骨头坏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中医学者在古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各有不同的认识洪加源等认为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是先天禀薄,肾气亏虚,卫外不固,推动无力,气血凝滞,诱因湿邪内侵,蕴而化热,导致经脉痹阻,血瘀气滞齐振熙等认为皮质激素等同于中医的外邪,如外邪侵袭人体,阻滞经气,进而造成气滞血瘀,筋肉骨髓失于濡养,最终导致骨削髓涸,因而发展为该病,其主要病因病机是气滞血瘀,筋骨失濡肖正权等认为血瘀气滞、气虚血弱、肾气精血亏虚为股骨头坏死最主要的病因肖鲁伟等认为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当属肾精气血皆虚。
综合上述,历代中医学者皆认为,外邪侵袭人体,阻滞经气,进而造成气滞血瘀,筋肉骨髓失于濡养,最终导致骨削髓涸,因而发展为该病,其主要病因病机是瘀血阻络,血行不畅或停滞尽管现代许许多多的中医学者对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气滞血瘀这一病机是各位中医学者共同的观点,治疗上,行气活血化瘀也是各位中医学者共同的法则,正可谓是殊途同归诸多宝贵的经验认识为我们后辈医家诊断和防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以上理论,SANFH 的主要病机是瘀血阻络,血行不畅或停滞,故主要治法应为通络补肾、益气血化瘀; 根据中医理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去络通; 益气则气旺,气旺则促气行,气行则血行、瘀去络通; 故行气和益气皆可通络但活血尤恐耗血,行气尤恐伤气; 故化瘀通络同时宜补气血由于精血同源,同源互化,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均依赖于肾脏精气的滋养与推动补血可使肾精充实,进而促进成骨故该病的主要治法应为通络补肾 本实验的活血通络汤是由黄芪、丹参、地龙、当归、川芎、怀牛膝、巴戟天、鸡内金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而络通;用丹参活血祛瘀,地龙通络,川芎活血行气,丹参、地龙、川芎三药合用以奏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滞之功; 但活血尤恐耗血,行气尤恐伤气,故加当归补血活血,加怀牛膝、巴戟天补肾益髓,用鸡内金调和诸药、健脾益胃、培补后天,使全方共呈通络补肾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