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牛蹄的养护.docx
6页牛蹄的养护一、牛蹄的构造牛蹄共分为以下几个部位:1、牛蹄角质壁2、蹄冠3、踵(后腿)4、承重边缘(沿)5、生长轮6、趾间距7、冠端8、蹄底:如蹄是健康的,其厚度应为 5~7cm9、踵的可见部分,这是踵的承重部分10、白线——是承重边缘与蹄底之间的角质连接层白线包括柔软的角质组织,其颜色并非是白色的,而是灰色的11、趾间无毛的皮12、蹄部有毛的皮13、悬蹄14、系部蹄的这些部位,请参见图 5-17~图 5-41注意事项:蹄子的前端边缘(指从蹄冠到前趾间的边缘)无论从前或从侧面看,都应几乎成为一条直线从侧面看,与地面的夹角应为 45℃或稍多一点这个蹄前端边缘的长度就是蹄子的长度;健康蹄子生长年轮为蹄表层上呈现出来的凹纹,它与蹄冠几乎平行据说这是由于角质生长比例的改变及角质组成成分的变化所造成的类似的情况也可以在母牛的角上观察到;踵必须发育良好;在蹄在后半部,蹄壁应基本垂直于地面而不应向内弯曲蹄子后半部角质壁的高度就是蹄子本身的高度;蹄底稍向空间处呈凹形;蹄子在基本垂直于地面的时候应能承受身体的重量而不摔倒这时压力能均匀地分布于活肉部的各个部分;内、外蹄的高度应相等这就保证了内蹄和外蹄的合理承重。
角质靴是蹄外层的一部分在观察蹄的内部结构时,可以见到下面这些部位:15、真皮——也叫作“活肉” ,内有血管和神经16、趾垫——具有减震动功能17、深层屈肌腱18、中央跗骨19、趾骨20、短趾骨21、长趾骨22、胫骨23、浅层屈肌腱24、伸肌腱角质靴在活肉的表面形成,它没有血管和神经角质往下生长,方向几乎与蹄的前边缘平行角质壁从顶部向下生长直到底部(单独形成承重边缘),角质壁相当于人类的指甲在必要时,可以用刀剪进行修剪,蹄底和踵的角质层生长过度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修剪;角质靴保护活肉;角质蹄底和踵对活肉起支撑平衡的作用;触及或伤着活肉会使牛感到疼痛或造成流血更重要的是,感染可能引起活肉发炎,尤其在牛体健康状况不佳时更为如此二、后外蹄的承重年青母牛后蹄的大小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形状稍有不同外蹄蹄底稍有一点凹形,而内蹄底凹得较深(见图 5-42)前蹄并非如此,前蹄的内外两侧都较扁平(见图 5-43)然而,当后蹄处于同一表面时(例如,在牛栏中)外蹄承重更多一些此外,落在外蹄口的压力比内蹄更为不规则,外蹄要承受母牛运动时产生的压力这只是讲后蹄,前蹄情况与此不同久而久之,较重的不规则的负重使外蹄形成更多的角质而高于内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外蹄的负载量。
详见图 5-44,图 5-45这时,牛为了逃避后外蹄的超负载就采取一种两蹄外撇,飞节抵近的姿势尽管采取这种措施,后外蹄依然负载过重(见图 5-46)蹄子在持续的超负载情况下,活肉——在趾骨后边缘处,就可能受伤这会使牛感到很痛或造成流血,也可能会造成蹄底溃疡后蹄发育不平衡的情况不都是相同的,健康的蹄子就没有必要一定修剪但如蹄子有病,如:趾间皮炎,啼叶炎,角质过多时,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修剪(见图 5-47)三、牛蹄疾病牛蹄病主要有以下几种:趾间皮炎;蹄叶炎;趾间蜂窝织炎以下详述)(一)趾间皮炎这种疾病几乎在所有的养牛场内都有发生这也是导致跛足的主要原因之一症状是开始时趾间皮肤潮湿、发炎并伴有臭味由此得其俗名“臭脚” (见图 5-48)趾间皮炎有可能涉及到邻近的蹄后跟的角质造成角质壁及蹄底角质的异常增长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后外蹄,有肉眼能见到的隆起及裂纹,会造成外蹄增高,加大负载量这还可能导致活肉受伤,最终造成蹄子的严重损伤,直至完全毁掉于是角质生长停止,蹄底出现“ 洞”,蹄底溃疡,其结果是行走困难或跛足严重的慢性感染会刺激所有蹄子的生长,它不仅在后蹄跟部产生裂纹,还会影响到前蹄趾间皮炎是蹄子变形、腿姿异常、角质跛足和早期淘汰的原因之一。
防治措施包括:用福尔马林溶液(甲醛溶液)洗蹄;卫生的牛栏;及时、正确地修剪蹄子二)蹄叶炎蹄叶炎主要是由于饲养不当造成的,并造成活肉生长不正常这种病多在犊牛时就已有,在牛长大后,角质生长和牛蹄本身明显变化的时候它的症状呈现的也更明显这种病症作为新陈代谢的紊乱只持续几天或一周,但它对蹄子的影响时间却延续很长后外蹄持续不断地超负载刺激蹄叶炎的症状,而蹄叶炎又反过来诱发角质加速增长和引来更大的负载随之而来的是活肉的挫伤、蹄底溃疡和腿位异常蹄叶炎造成的蹄子的最明显的变化如下:(可参见图 5-50)翘腿趾;生长轮异常地向下倒长;蹄底角质层中出现黄色或红色斑点;白线内出现缺损;防治蹄叶炎的方法如下:改进营养;适当地、有规律地修蹄三)趾间蜂窝织炎趾间蜂窝织炎是发生在趾间皮肤上部的一种炎症,同时发生第一趾节骨部的严重红肿,恰在趾间的上方这种病会造成严重的瘤蹄不要把趾间蜂窝织炎与趾间皮炎及角质变形混淆趾间蜂窝织炎在蹄在上方发生而不影响角质的生长详见图 5-51,图 5-52如果治疗及时(药物注射或洒药粉)肿痛发炎的症状会消失,不致造成永久性损伤如不及时彻底治疗,炎症就可能穿透趾间皮肤这种合并症可能造成长期瘸蹄。
在畜群中,可以通过用福尔马林溶液洗蹄减少趾间蜂窝织炎的发生,特别是要使牛舍干净,通风,如果炎症浸透到趾间皮肤,就不能使用福尔马林溶液洗蹄了四、前蹄疾病蹄病往往发生在后外蹄上但在小室中饲养的牛很难控制住臭蹄问题,前蹄也有可能感染,其表现形式为跟部角质感染以及其它部位角质增多这时就应考虑修剪前蹄的问题前蹄的另一个问题是内侧蹄的过度生长(见图 5-65 和 5-66)往往会出现变形状态,或 “螺旋形”,前腿撇宽,内蹄向外侧撇,如不明显撇,问题不大如非常明显,就应考虑修剪其原因可能是在喂料架前吃料困难造成的向前拥挤或过分用力获料会造成前内蹄超负载如果喂料架稍高于地面,施在前内蹄的压力及造成的疾病将会相对减少一些五、遗传问题遗传性能在蹄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活肉对负重的承受力,牲畜的抗病力,新陈代谢紊乱等都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很难断定哪些蹄病是遗传因素造成的或遗传因素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因为环境因素:如饲养条件、管理,卫生、营养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应避免繁殖那些早就患有蹄病的牲口,因为,此时遗传因素比环境因素更为重要六、蹄病的预防预防措施——如以上所述,能减轻或缓解某些一般或特殊症状的有以下几种:用福尔马林溶液洗蹄;保持牛栏的卫生;适当改进牲畜的营养;定期修蹄。
一)用福尔马林溶液洗蹄用 3%的(市场商品)福尔马林溶液定时有规律地洗蹄,趾间皮炎可以减轻定期消毒可以增强皮肤及跟部角质,预防开放性感染及角质靴的裂纹,并从实质上缓解瘸蹄如果牛是在室内挤奶,洗蹄可以入口处进行如果是拴系饲养而又带有散步区的话,可以另外寻找合适的地方可参见第一章第三节:居住条件有开放性伤口,有较深的蹄底溃疡或趾间蜂窝织炎已浸透过皮肤的牛,不宜采用福尔马林溶液洗蹄二)卫生的饲养环境导致趾间皮炎的细菌在潮湿温暖的条件下比在流通的空气中发展的要快得多因此,脏蹄和暖、湿、脏的牛舍会加速感染饲养条件对这种病症有一定的影响,而管理因素则更为重要趾间皮炎与居住条件的关系小结如下:在室内饲养的母牛感染这种病的比较多在野外草场放养或清洁的院子中饲养的基本不感染这种病;拴系式饲养的牛感染这种病比室内散养的少室内散养的牛感染率比较高;拴系式饲养的牛患角质变形或瘸蹄的比率比较高;室内散养或饲养的牛、前蹄也较易感染这种病,而拴系式,前蹄就不会感染;有干燥、清洁的卧式居住条件,减少了感染的可能性,定期打扫、消毒牛栏将进一步改善卫生条件;适当的牲畜营养不正确的饲养及对喂饲规律的突然改变,尤其是在犊牛期,都会促成蹄叶炎的发生在第四章的动物营养中,详细讨论了饲养怀孕母牛问题,小结几项如下:干奶期,不喂或少喂精饲料;产犊后,精饲料要逐渐地增加;母牛必须随时能吃到粗饲料;避免突然改变饲料的种类及数量。
虽说合理的喂养不能绝对避免蹄叶炎的发生,但至少可以降低发病的可能性三)修蹄由于角质增生或蹄子的不正确的重量平衡造成的异常的负载将长时间严重损伤活肉及时修蹄将削弱、甚至彻底去除超负载并防治活肉的损伤修蹄基本上按下列原则进行:蹄下部角质超量、太高、应剪掉;蹄角边缘长期超负载,应削弱或剪去;修剪时应注意:蹄子应垂直于地面这样就能保证活肉的均衡受力应留有足够的健康的角质以保护活肉;太长的蹄应先修剪作为预防措施,建议 1 年修蹄两次七、修蹄的顺序对于缺乏经验的人来说,建议按以下步骤修蹄:(一)判断蹄子的长一般判断内蹄为好,一定要先量一下,正确的长度应为 7.5cm.如必要,将内蹄剪至正确的长度,然后,在蹄底修出一个承重面(见图 5-53)尽量少削点角质,因为它将使得将外蹄修到同样高度变得较为容易承重面要平——其表面与胫骨的经度轴心成垂直状这就保证了在硬地上有稳定的支撑面蹄子合适的长度保证了它有一安全的厚度,这样蹄底才不会被踏穿二)如有必要,将外蹄剪成和内蹄一样的长度,一样的高度(见图 5-54)有时不是总能剪的一样高因为蹄底可能变得太薄,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在两侧蹄相比较时,前边线应指向同一方向,切记修好承重平面(见图 5-55~5-57)。
三)尽可能,在蹄底修好型(见图 5-58)(四)如果这时仍有角质上的毛病存在(如:裂纹、蹄底溃疡、白线角质分离等等)就须进一步治疗这就是治疗性的修剪治疗性修剪:跟部的高度应再剪去一些,目的是要让跟部多休息一段时间(见图 5-59)如果病蹄变得太薄,那么就应在健康的蹄下垫上一硬块五)松散的角质物应削掉角质边缘应向下修剪不要损伤活肉修剪掉松散的角质后,将所有的承重面留下八、使用橡胶蹄掌的说明如果修剪后一只蹄的两瓣蹄的高度仍明显不同,那么在健康的蹄子下可用一硬块垫起来可以用蹄钉钉一橡胶掌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修蹄要适当蹄子要有与胫骨角度合适的承重层,但蹄底不能太薄可以仅修外侧的承重层来保证一定的高度,要使跟部尽量留的高一点二)钉掌 除了橡胶掌之外,还需准备以下物品:三号蹄钉;1 把锤子;1 把钳子;合适的虎钳蹄钉需向趾间方向倾斜:这样蹄钉就会向外穿过蹄壁斜面向上用蹄钉头做个记号,橡胶垫块上的钉孔确定了蹄钉的正确位置,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蹄钉后部来说,蹄钉必须向外斜钉蹄钉应稍弯一下,以使其在适当的地方斜穿出蹄壁蹄钉必须钉入所谓的白线(刚好在承重边缘的里面)并在承重面上的 1.5cm 处斜穿出蹄壁。
蹄钉的尖应及时向下弯至蹄壁如果在蹄钉上抹点油,就更易穿过角质壁建议将最后的蹄钉先钉好,然后钉前面的,或者先钉好 2~3 个,然后钉这 2~3 个钉的中间的注意:应将蹄掌的上边缘向里倾斜,以避免肿痛处承受蹄掌的压力最后一步是把蹄钉的弯头尽量剪短,用钳子把残余部分剪掉,不要把它再钉进蹄壁里面去可以用锉刀把它锉平三)卸掌蹄掌应在 3~5 周后卸掉蹄钉已钉的较深,残余部分已剪掉蹄掌和蹄钉可以一起拔出来为了治疗病蹄,仍须进行必要的修蹄带蹄钉的橡胶蹄掌不适宜用在蹄底较薄的蹄及畸形蹄上九、控制牛的方法给牛修蹄子,必须要掌握控制牛的方法,这就是力气、经验、耐心和对牲畜行为的了解等多方面的知识的结合这可能不是一种容易做到的事以下有几种方法有助于控制住牛一种较实用的方法是,系挂住一条牛腿(见图 5-64)这并不需要多大力气大多数牛能够接受这种动作而不反抗做法是将后腿用一根绳子系住,系在飞节以上部位向上位,腿就被垂直吊起来了也可以用固定架(保定架)来帮助修蹄(保定架在产品介绍里有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