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林牧渔]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一章.ppt
31页农业技术经济学,谢明慧 TEL:15889965616(645616) EMAIL:minghui5869@,考试大纲要求,课本P271 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三个层次的要求: P297 1、识记 2、领会 3、应用,,课程章节总览,,第六章 农业生产资源投入的边际分析,第五章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一般分析方法,第四章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一章 导论,第三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第十章 农业技术政策及其经济评价,第九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其经济评价,第八章 农业技术市场、贸易与技术定价,第七章 生产函数模型在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中的应用,第十一章 农业科技体系与农业技术进步的测定,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与分类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和研究内容,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出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2、农业生产活动的内容 技术活动:内容、目的 经济活动:内容、目的,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自然经济条件下与市场经济下劳动与生产的区别 4、科学技术对生产以及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农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1959-1965年,农业经济问题提出和兴起阶段 提出:1959年3月 提出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兴起:1959年7月 明确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农业技术经济研究 1963年 把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作为《全国科技十年规划》的六大课题,,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领会,,技术经济、农业技术经济得到正式命名,开设了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 2、1965-1977年,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停滞休眠阶段 两大事件: 1964年末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1978年后,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恢复和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受到重视,列为重要研究项目之一,1981年,确立了研究对象,建立了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近年来,技术经济试点县的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使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效益新体系,,,,,,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独立的学科,,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本书1981年正式出版它确立了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 论、方法、内容和任务。
一门 新兴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就 此诞生一、技术的含义,,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与分类,狭义的技术:指根据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技能和技艺,广义的技术: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劳动方法和技能的总称 指人们按照预定的目的,实现对物质、材料、能量、信息进行改造、改换、加工的物质手段和方法,,识记,现代技术概念的延伸: 1、技术活动的领域与技术的结果 2、技术与科学,经济的关系 3、技术物化,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技术的属性,1、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 3、多元属性 4、中介属性,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与分类,识记,三、技术的分类,三级分类法 第一级:四种基本技术 (1)人工的机械自然工程——广义的机械技术 (2)人工的物理自然过程——物理技术 (3)人工的化学自然过程——化学技术 (4)人工的生命运动过程——生物技术,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与分类,领会,第二级:劳动过程的技术——八类劳动过程 (1)采收技术,特点是以自然的东西为对象 (2)原材料生产技术 (3)机械生产技术 (4)建设技术 (5)运送技术 (6)信息处理技术 (7)能源生产技术 (8)农牧业生产技术,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与分类,第三级:产业技术分类 (1)资源技术 (2)再生产技术 (3)能源技术 (4)信息技术,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与分类,农业技术的分类: 第一类:作为农业生产措施的生物技术 第二类:作为农业生产手段的物质技术 第三类:农业管理技术 第四类:农业服务技术 第五类:智能形态的技术,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与分类,例如: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动物饲养和医药研究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农业生产目标的贡献 负面效应,转基因技术的作用与贡献,1、增加产量:通过转移或修饰相关的基因达到增产效果 2、控制成熟期:通过转移或修饰与控制成熟期有关的基因可以使转基因生物成熟期延迟或提前,以适应市场需求 3、增加营养:从改造种子贮藏蛋白质基因入手,使其表达的蛋白质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现已培育成功的有转基因玉米、土豆和菜豆等 4、具有保健功能:通过转移病原体抗原基因或毒素基因至粮食作物或果树中,人们吃了这些粮食和水果,相当于在补充营养的同时服用了疫苗,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5、增加生物多样性:通过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组可形成新品种,由其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可能在品质、口味和色香方面具有新的特点 6、保护环境:具有抗病虫害功能的转基因作物,可减少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转基因食品对安全和营养的影响,四、技术进步的作用,技术进步:是指新技术成果从研究创造到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应用和广泛推广的过程,从而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进步作用的表现: 1、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 2、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3、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与分类,领会,,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变化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的经济效果学,是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 2、第二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关系的问题,即两者如何相互制约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3、第三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规律的科学,它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增长理论,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三要素,,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技术,经济,计量,识记,含义、分类及其经济属性,含义,应用经济数学的方法,三、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性 1、研究揭示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2、研究揭示技术措施、生产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和矛盾 3、研究揭示生产措施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4、研究揭示技术措施与使用条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力中技术要素组合、运用及其发展的经济效果和条件为对象。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研究农业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和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及可行条件的科学 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目的,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领会,农业技术经济学联系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着重研究经济效果,并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技术因素进行经济评价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经济学科,但是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多学科间相互渗透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分类,1、广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与狭义农业技术经济学 2、宏观农业技术经济学、中观农业技术经济学和微观农业技术经济学 3、狭义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分类 根据研究内容分为,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识记,理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用农业技术经济学,,从研究角度分,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技术学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经济学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特征,1、综合性 2、系统性 3、数量性 4、比较性 5、预测性 6、决策性 7、优选性,第一章 导论/ 第四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和研究内容,领会,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包括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理论、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理论、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2、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系统研究方法 包括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程序、研究数据、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等 3、具体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研究 包括种植业技术经济、畜牧业技术经济、林业技术经济、渔业技术经济、农业科学研究的经济评价等,第一章 导论/ 第四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和研究内容,本章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