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心理学第一章绪论(课件).ppt
75页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主讲教师:卢永彪 授课对象:09级教育技术专业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二章第二章 感知觉感知觉 第三章第三章 注意注意 第四章第四章 记忆记忆 第五章第五章 概念概念 第六章第六章 思维与问题解决思维与问题解决v主要参考书目【1】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著.吴国宏等译.认知心理学(第三版).陕西师大出版社,2005.【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邵志芳.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验和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陈烜之.认知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M.W.艾森克等著.高定国,肖晓云译.认知心理学(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v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简史和思潮v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概述v第三节 信息加工与信息加工系统v第四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v第五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n本章要求:(1)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简史和主要思潮;(2)理解什么是认知心理和认知活动;(3)掌握信息加工与信息加工系统的概念;(4)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研究方法。
n本章重点:信息加工与信息加工系统的概念n本章难点:认知活动的解析n本章课时:6课时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简史和思潮一、认知心理学的开始二、认知心理学的内部起源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社会需要的影响四、认知心理学的蓬勃兴起一、认知心理学的开始1、1956年“美国心理学界发表了一系列以信息加工观点为基础的心理学学术研究成果”暗示着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诞生乔治米勒神奇的72:我们加工信息的容量限制将信息论的概念应用到人类信息加工中杰罗姆布鲁纳发表相关论文,论述了认知策略在思维活动与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斯蒂文森(S.S.Stevens)于1956年发表的心理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显示了人对刺激的知觉量与物理刺激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西蒙和纽威尔发表了“计算机与人脑的符号操作系统”以及“启发式搜索的问题解决的计算机程序”等著作,为后来的信息加工心理学(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y)准备了语言和框架1956年,对认知心理学的发生来说最具影响力的三个方面的研究: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西蒙和纽威尔的人工智能逻辑理论的程序、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转换生成语法”。
2、1967年奈瑟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新思潮的形成它“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确立认知心理学”杂志和“认知科学”杂志分别从1970年和1977年开始出版发行二、认知心理学的内部起源(一)与早期实验心理学的联系 现代认知心理学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实验心理学对感知觉、反应时间、注意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传统,可以说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实验心理学在推翻行为主义之后向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回归二)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联系 认知心理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比较接近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思维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强调完形的组织、结构等原则,认为思维是情境的改组或整个问题情境的顿悟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认知心理学的有些概念明显带有格式塔的内涵,如主观轮廓、模式识别、心理图式等格式塔心理学和信息加工心理学同属于广义认知心理学的范畴格式塔心理学集中于知觉、思维和学习等领域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则涉及到表征、注意、记忆、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对信息的破译、编码和整合,重视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采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这与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系 认知心理学是在对行为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与行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加工心理学对行为主义理论是在否定层次上的扬弃和继承1、行为主义的研究为认知心理学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学体系从方法上,认知心理学是对行为主义的深化认知心理学承袭了客观、实证原则信息加工心理学在刺激中间变量反应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输入内部信息加工输出这样一个与计算机的操作相似的研究模式2、在理论方面,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所倡导的目标对象手段的整体行为观和带有认知综合特征的目的行为主义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四)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联系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都关注认知的内部结构或机制,它们是“认知革命”的同盟者2、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充满着辩证法,带有明显的系统论和整体论思想信息加工心理学也充分体现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思想,认为人的信息加工是认知结构中的信息选择、接受、编码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信息加工心理学都表现出对行为主义方法论的改良并表现出完全相似的兼容性但是,皮亚杰更多地受到生物学机能主义的影响,信息加工心理学则更受计算机功能类比的启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认知心理学发展模式,在研究领域、实验操作方法、成果表述方面很少相同之处。
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社会需要的影响 20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认知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而相关学科如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也为认知研究提供了思想、隐喻,甚至表述语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生与发展还受到当时社会需要的巨大推动,特别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发展的需要一)心理语言学的影响 乔姆斯基著名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句子的结构可以分成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是天赋的乔姆斯基的理论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人因学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影响1、20世纪40年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信息论、控制论、信号检测等理论的发展,如何提高人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需要2、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运用信息加工观点处理人的知觉、注意以及信息通道等心理学问题,开创了信息论在心理学中应用的先例三)计算机科学或人工智能研究的影响1、计算机科学对信息加工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工具、描述性的语言和有关计算理论方面的基础,对其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图灵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和图灵检验(Turing test)及西蒙和纽威尔的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逐步成为心理学发展中的主流。
四、认知心理学的蓬勃兴起n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和两个重要时期 1967年,奈塞尔出版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认知心理学完整体系基本形成,其指导思想是信息加工理论,将人脑比作计算机,认为认知活动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联结主义融入认知心理学,心理学家越来越认识到,认知过程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由计算机来类比,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往往是并行的,不是信息加工理论所认为的是串行的现代认知研究的主要思潮n信息加工学说(范式)强调的是信息加工的阶段性以及信息在加工过程中的具体储存方式n联结主义学说(范式)将认知加工描述成为各个基本的(并且通常是无数的)加工单位之间的联结网络的兴奋和抑制模式,而这些加工单位是并行作用的信息加工模式图联结主义范式(图)一、一、什么是认知心理学什么是认知心理学(一)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当前的心理学文献中,把感知觉、注意、思维、言语和问题解决等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统称为认知心理学v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概述(二)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数据处理心理学)以个体的心理结构与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将人比作是信息加工系统,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心理机制,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与运用,研究范围有: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推理与问题解决等。
美国百科全书(1980):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25二、什么是认知活动三种常见的理解1、认知活动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奈塞尔)2、认知活动是人脑对符号的处理过程(纽维尔、西蒙)3、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过程|它们都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其共同的认识为,人类认知活动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或加工信息、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地、积极地加工和处理输入信息、符号与解决问题的动态系统三、三、人类的认知系统及其特征人类的认知系统及其特征(一)人类的认知系统情绪需要动机意志维持生命与延续生命部分有限量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认知策略系统知识经验系统自我监控系统维持生存系维持生存系统统认知系统认知系统个体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内部心理操作过程,以及个体学习与运用知识的过程二)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1、人是一个符号运算系统人类具有接收、存储、加工和运用符号(语言、文字、记号)的功能与能力2、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信息传递系统感觉登记、注意、模式识别、短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3、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在感觉登记、注意、记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限度,这是人类本身在学习上的主要障碍之一。
4、人是一个具有习得能力与发展有效认知策略的 系统 认知策略可以提高一个人对信息加工与处理的效率,并能 够遵循科学的认知活动规律,去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 问题,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5、人是一个新旧图式整合、建构、重构而获得知识 的系统 新旧知识有机联结的两种方式:同化和顺应它们是一个人拥有层次性和累积性知识的原因,也是一个人能够在认知系统中存储知识的基本特性 6、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监控认知系统一、信息加工(一)最初来源:信息论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 研究所的数学家申农(C.E.Shannon 1916),他为解决通讯技术中的信息编码问题,突破老框框,把发射信息和接收信息作为一个整体的通讯过程来研究,提出了通讯系统的一般模型;同时建立了信息量的统计公式,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1948年申农发表的通讯的数学理论一文,提出了 、电报这类装置能在一定条件下把信息传递出去的思想,成为信息论诞生的标志v第三节 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的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狭义信息论:关于通讯技术的理论,它是以数学方法研究通讯技术中关于信息的传输和变换规律的一门科学。
广义信息论:它以各种系统、各门科学中的信息为对象,广泛地研究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信息的取得、计量、传输、储存、处理、控制和利用的一般规律二)纽威尔(Newell)和西蒙(Simon)1978年将信息加工的观点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他们认为,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人与计算机在功能上是有相似之处的二者都有信息输入和输出、信息储存和提取,都需要依照一定的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只涉及软件,即机能性质上的类比,或者说是在行为反应水平上的类比,如记忆、思维和推理等但是,它们不能在硬件上进行对比,即物质结构人的物质结构是生物细胞,而计算机是电子元件三)信息加工取向的观点(计算机类比)人的认知过程是以系列和序列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即当人的认知活动发生时,它们是按照一次一个事件或信息加工的方式进行,强调的是按顺序依次连续加工的过程四)联结主义取向的观点(大脑神经网络类比)认知活动过程是同时发生的,且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具体的神经系统层次上产生的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是按平行加工的原则进行的二、信息加工系统二、信息加工系统(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