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电管道工程》.docx
8页弱电管道工程项目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一) 施工方案设计的依据〈〈ISO/IEC 11801商业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 EIA/TIA 568A〉商业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美国标准EIA/TIA 569通信布线管线和空间设计施工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ISO/IEC 11801和EIA/TIA-568A是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依据的两个重要标准它对开放式布线系统的产品性能参数, 系统设计方法和端接配件安装都作了明确规定EIA/TIA569是为了配合以上标准对开放 式布线系统施工制定的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 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是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于1997年5月颁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标准二) 施工设计要求1、工艺流程(1) 选择导线一穿带线一扫管一放线及断线一导线与带线的绑扎一 带护口 一导线连接一导线焊接一导线包扎一线路检查2) 线选择要求穿线时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 穿入管内的绝缘导线不准接头和局部绝缘破损及死弯导线外径总截面不应超过管内面积 的40%(3) 能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能降低原机械强度。
不能将低原绝缘强度4) 线路检查和绝缘遥测线路检查接、焊、包全部完成后进行白互检,并符合国家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无误后再进行绝缘遥测2、槽内配线在同一线槽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不应该超过内部截面积的 40% 线槽向下配线时,应将分支导线分别用尼龙绑扎,并固定槽底板 上,以防导线下坠放线前应先检查管与线槽连接处的护口是否齐全, 导线和保护地 线的选择是否符合设计图的要求, 从始端到终端边放边整理,不应出 现挤压背扣扭结和损伤等现象每个分支应绑扎成束,绑扎时不应使 用金属导线进行绑扎在开放式布线系统施工设计阶段就考虑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如何对 工程质量做出有效的管理和 监控的问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开放式 布线系统施工设计应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施工设计:对建筑物结构做出详细勘测之后,同用户一起规划出 管线施工图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对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2、 施工过程:施工过程的工艺水平与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关系,通过 细化安装操作的各个环节来保证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一般将整个施工 过程分成三个环节,即管道安装,拉线安装和配件端接3、 施工管理:为工程实施制定有详尽的流程,以便于对工程施工的 管理。
施工流程控制要求达到两个目的:保证工艺质量和及时纠正出 现的问题4、 质量控制:由用户和我方的项目经理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并编制质量控制日志四) 施工过程要求施工过程由三个方面完成:管道安装,拉线安装和配件端接1、 管道安装:由具有电信部门二级通信工程安装资格的工程队完成,工艺质量满足国家电信部门有关的施工规范和 EIA/TIA569标准布线桥架的焊接, 此的过渡联接满足国家电工标准中对强电安装的 工艺和安全要求2、 拉线安装:开放式布线系统对拉线施工的技能要求较其它布线高 得多,这主要是由传输介质的特点决定的在开放式布线系统中,采 用的传输介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双绞线,另一类为光纤,它们 的材料构成和传输特征虽然不同,但在拉线时都要求轻拉轻放,不规 范的施工操作有可能导致传输性能的降低,甚至线缆损伤在施工中经常可以看到下列情况:(1) 双绞线外包覆皮起皱或撕裂,这是由于拉力过大和 线槽的转角, 过渡联接不符合要求造成的2) 双绞线外包覆皮光滑,看不出问题,但用仪表测量时发现传输 性能达不到要求,这是由于拉线时拉力过大,使双绞线的长度拉长, 绞合拉直造成的这种情况用于语音和 10Mbps以下的数据传输时,影响也许不太大,但用于高速数据传输时则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3)光纤没有光信号通过,这是由于拉线时操作不当,线缆严重弯折使纤芯断裂造成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光纤布线的弯折之处为了避免施工中出现上述问题, 在ISO/IEC11801标准EIA/TIA569标 准中规定:双绞线(尤其是超五类双绞线)拉线时的拉力不能超过 13磅(约20公斤)光纤的拉力不能超过5磅(约8公斤)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规定:(1) 拉线时每段线的长度不超过 20米,超过部分必须有人接送;(2) 路转弯处必须有人接送;3、配件端接:配件端接的工艺水平将直接影响布线系统的性能公司对其严格把关,所有的端接操作都将由专业工程师完成五)施工工艺技术要求1、 严格按图纸施工,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艺标准 要求,确保施工质量2、 予留位置准确、无遗漏3、 管路两端设备处导线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冗余导线两端应按照图纸提供的线号用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线色来进行端子接线,并应在图纸上进行标识,作为施工资料进行存档4、 设备安装牢固、美观、预装设备、竖成列,墙装设备端正一致, 资料整理正规完整无遗漏,各种现场变更手续齐全有效电缆(线)的敷设在布线系统中,大多信号都是电流信号或数字信号,故对 电缆(线) 的敷设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电缆敷设必须设专人指挥,在敷设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说明 敷设电缆的根数,始末端的编号,工艺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2、 敷设些前要准备标志牌,标明 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图位 号、起始地点3、 在敷设电缆之前,先检查所有槽、管是否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 路由与拟安装信息口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确定有无遗漏4、 检查管是否畅通,管内带丝是否到位,若没有应先处理好5、 放线前对管路进行检查,穿线前应进行管路清扫、打磨管口清 除管内杂物及积水,有条件时应使用0.25Mpa压缩空气吹入滑石粉风 保证穿线质量所有金属线槽盖板、护边均应打磨,不留毛刺,以免 划伤电缆6、 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7、 在管内穿线时,要避免 电缆受到过度拉引,每米的拉力不能超过7公斤以便保护线对绞距8、 布放线缆时,线缆不能放成死角或打结,以保证线缆的性能良好, 水平线槽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应顺直,尽量避免交叉9、 做好放线保护,不能伤保护套和踩踏线缆10、 对于有安装天花的区域,所有的水平线缆敷设工作必须在天花施 工前完成;所有线缆不应外露11、 留线长度:楼层配线间、设备间端留长度(从线槽到地面再返上) 铜缆3~5m光缆7~9m信息出口端预留长度0.4m12、 线缆敷设时,两端应做好标记,线缆标记要表示清楚,在一根线 缆的两端必须有一致的标识,线标应清晰可读。
标线号时要求以左手 拿线头,线尾向右,以便于以后线号的确认13、 垂直线缆的布放:穿线宜白上而下进行,在放线时线缆要求平行 摆放,不能相互绞缠、交叉,不得使线缆放成死弯或打结14、 光缆应尽量避免重物挤压15、 绑扎:施工穿线时作好临时绑扎,避免垂直拉紧后再绑扎,以减 少重力下垂对线缆性能的影响主干线穿完后进行整体绑扎,要求绑 扎间距V.5M光缆应时行单独绑扎绑扎时如有弯曲应满足不小于 10CM勺变曲半径16、 安装在地下的同轴 电缆须有屏蔽铝箔片以阴隔潮气17、 同轴性在安装时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不可有损伤屏蔽层18、 安装业览时要注意确保各 电缆的温度要高于5Q19、 填写好放线记录表:记录中主干铜缆或光纤给定的编号应明确楼 层号、序号20、 电缆敷设完毕后,两端必须留有足够的长度,各拐弯处、直线段 应整理后得到指挥人员的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方可掐断21、 内线缆布放完毕后应盖好槽盖,满足 防火、防潮、防鼠害 之要求接地要求1、 桥架接地方法,应用不/」、于2.5m的铜塑线与主体 钢筋接地2、 各机柜、机箱 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3、 机房设备采取两种独立的 接地方式,工作接地的联合接地工作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联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六)施工管理和控制施工管理要求达两个目的:1、 控制整个施工过程,确保每一道工序井井有条,工序与工序之间协调配合;2、 密切掌握每天的工程进展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制定以下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1、 实行监理责任人负责制由总监理工程师和的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督,由管道,拉线和端接梯队的负责人组成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2、 进场退场签名每个小组的人员在进场和退场时都需在考勤表上签名并写清时间,中间离开也不例外3、 填写监理日志每个监理小组的小组长每天都要在日志表上如实填写每天的施工进展,梯队负责人填写质量检查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