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郑芬芬青春电影概论——以《沉睡的青春》和《听说》为例.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80551692
  • 上传时间:2019-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8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郑芬芬青春电影概论——以《沉睡的青春》和《听说》为例-大学语文论文郑芬芬青春电影概论——以《沉睡的青春》和《听说》为例 袁 欢 摘 要:从《海角七号》之后,台湾青春电影掀起了一股新热潮,郑芬芬成为台湾电影的新生力量之一本文以她的《沉睡的青春》和《听说》这两部青春电影为例,从电影的主要内容和主题两方面入手,分析这位女导演是如何表述她的青春絮语的,从而探讨郑芬芬导演青春电影的叙事风格与情感表达,也由此一窥台湾青春电影的内在意蕴 关键词 :电影内容 残酷与温情 电影主题 传统精神 郑芬芬,台湾“超世代”(焦雄屏语)代表导演之一,正式成为电影导演之前,于2004年为公共电视台编导单元剧《有鬼》,获得金钟奖戏剧类编剧奖,因此得到拍摄第一部剧情长片《沉睡的青春》的机会之后于2008年为公共电视台拍摄电视电影《长假》,获金钟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奖2009年拍摄听障题材电影《听说》,小制作、低成本,成为当年台湾最卖座电影另有作品《晨之光》《拍摄世界的角落》等,其中《沉睡的青春》《听说》为其青春电影代表作,展现了台湾电影新风貌 一、电影内容分析 “残酷和温情是台湾新青春电影的两极坐标”[1],郑芬芬的两部电影恰巧印证了这句话。

      《沉睡的青春》讲述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它始于一段日日定时的暧昧约会,抽丝剥茧,铺展出少年成长中必经的忧郁创伤一位久困于“老徐钟表行”的女孩徐青青,遇见突然出现的访客,他每天要求修理一只渗水停摆的手表,这位男孩叫蔡子涵,木讷地以每天午后三点的造访行为,表露他自国小时迄今对于青青的秘密暗恋青青寂寞的心房怦然敞开,两人开始了一段纯洁的爱恋然而,事情急转直下,男孩的身份逐渐可疑起来,青青甚至分不清,到底这个男孩是蔡子涵还是他的好友陈柏宇?一个埋藏的秘密随着叙事慢慢揭晓,原来柏宇在子涵死后,出于内疚,得了人格分裂症,他想代替子涵实现梦想郑芬芬谈及此片的创作缘由时说:“我看过一个社会新闻,有四个高中生相约戏水发生意外,不幸有三人溺毙,后来新闻焦点放在那三个不幸离世的同学身上,我那时就想:那个存活下来的人呢?有人注意到他了吗?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这世界好像有太多失焦的事,聚焦之外,其实是不是有更多的故事以及心情,我相信那个存活下来的人一定是最痛苦的,因为他必须带着这个记忆活下去,于是,这个新闻让我有了《沉睡的青春》这个故事因而郑芬芬试图将镜头从强烈的、暴力的死亡悲剧上移开,意在抚慰和疗愈那些无法死去、陷于无尽折磨的生者。

      电影中青春早夭的悲剧,刻骨铭心的男孩情谊都呈现出沉默冷峻的电影情绪,代表了台湾青春电影“残酷”的一面 反之,《听说》这一部由60%手语构成的电影,处处流露了温暖的情绪影片以“听障会在台北”为缘由,将一对相爱的年轻人的故事和听障运动员们的艰苦训练结合起来,由此成功地将“爱情”“亲情”“逐梦”三大主题相融合影片中的便当男黄天阔在泳池边初遇用手语在交谈的姐妹俩——小朋和秧秧时,天阔对秧秧一见钟情,于是展开追求影片讲述的虽是残缺生命的故事,展现的却是“满载遗憾的生命经历的完整、完美的生存体验”[2]影片温暖的情调流露于两人互动的手语里,虽然是不会说话的爱情,但是又有谁能说这不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呢?如天阔守候在秧秧家门前扮成一棵树,他说:“地球上的热带雨林目前正以每秒钟一公顷,相当于两个美式足球场的速度消失,造成每天有137个品种的动植物从地球上消失以这种情况来看,水鸟有一天也可能会绝种,所以为了避免你绝种,你要赶紧把你眼前这棵树搬回家养秧秧回道:“你有想过我们可能会水土不服吗?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怎么爱护树木和水鸟的说不定有人就希望我消失,而你……绝种!”明明已经倾心,却因为残缺无法坦然相对,暗含的却是彼此关怀的心意。

      这场不会“说话”的爱情,过程中也有矛盾和难关,但却不妨碍郑芬芬用她最擅长的散文抒情风格,述说这段温情满地的青春 二、电影主题阐释 “台湾新青春电影倾向于用忠孝节义、传统纲常伦理、寻根意识、儒家思想来构思戏剧冲突,刻画人物个性,善借传统美学观念,重述故事和人物,语言质朴、自然,叙事风格含蓄凝练,审美情调倾向于温情和略带怀旧的色彩[3]这段话较好地归纳了郑芬芬青春电影的主题,她在电影中展现了对传统精神的复归,尤其是对传统精神气质的延续清新浪漫的《听说》,对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了温馨诙谐的诠释比如天阔母亲担心儿子身体,表面看来,母亲因为儿子卖不完便当,所以“逼”他吃下整整七个便当作为惩罚,其实是她想方设法为儿子补充能量;又如儿子恋爱受挫,父亲就出马了,找儿子进行一场男人间的谈话这些都是儒家仁爱孝道的表现另外最动人的就是秧秧和小朋的姐妹情,秧秧的许多情感都是隐忍不表的,自己为姐姐所作的牺牲,她都毫无怨言;当小朋受伤影响参赛时,两人最终爆发了一场冲突,这场冲突充分展现出一对真情挚爱的姐妹彼此呵护的心;还有《沉睡的青春》中,蔡子涵和陈柏宇之间无可替代的兄弟情……这些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两个字“人情”,中国人最讲究情字,这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即儒家重人伦,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儒家的仁义思想作为历史积淀,渗透到中国人的骨血中,同样也在郑芬芬的青春电影中得到了新生 另外,观看郑芬芬的青春电影,尤其是《沉睡的青春》,会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侯孝贤的《恋恋风尘》,两部影片都没有时代政治干涉下的悲欢离合,没有现代都市中躁动的喧扰,但都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态度《恋恋风尘》一开始,画面上漆黑一片,渐渐地有火车的声音淡入,迎面而来满眼的青山绿树,火车隆隆地在其中穿过,接着就是一段少年往事;《沉睡的青春》中蔡子涵拉着生命静止的青青走在铁道线上,同存于画面的也是远山绿水,这两部电影中回家的山道以及高大的浓绿山脉,都是静止的,只有人在移动,而背后都是看不见的时光在流动山脉和铁道的画面没有暧昧,甚至掩藏了人物心底所有的酸楚和青涩,这是一种东方式的哀愁:含蓄、深重却又充满温情焦雄屏赞美侯孝贤,称其电影“中国传统那般带有人世与天地推移的眷念与风情”,这一点笔者认为也适合郑芬芬吧,虽然这位年轻的导演还不能抵达前辈的顶峰,但她以自己的方式向前辈致敬《沉睡的青春》中,她沿用侯孝贤的铁道小镇母题,在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下,唯有一条延伸入即将没落的小城的铁道,让我们重返过往的时光这种弥漫于台湾新电影中的朴实情感,也在青青和子涵的爱情故事中得以重现,朴素纯粹的男女情感,吊诡地充满了台湾的本土味,又那么的日本风。

      正如侯孝贤所说:“世间并没有那么多阴暗跟颓废,在整个变动的大时代里,生离死别变得那么天经地义不可选择,像河水涓涓而流……” 三、结语 郑芬芬延续了台湾青春电影中残酷与温情的坐标方向,并坚持了自我的叙事风格,她的电影体现的对传统精神的复归既符合时代潮流也有其个性特点,这些共同解构了其青春电影的深刻内涵,表达了她对青春的体悟和对时代与社会的关怀由此观之,她作为“超世代”一员名副其实,亦对台湾新电影浪潮的发展功不可没 (项目名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注释: [1]钱春莲:《幻影年华:跨越时空的影像作者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2]王秋红:《郑芬芬和她的青春电影》,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10年,第4期 [3]欧阳宏生:《中国电视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文献: [1][台湾]陈明珠.谈台湾新生代女导演的经验主体性与影像叙事[J].当代电影,2012,(10). [2]丛溪.沉睡的青春[N].双周书影,2013–5–20. [3]焦雄屏.访谈:明星导演要换代[J].大众电影,2009,(24). [4]潘天强.成长中的亚洲成长电影[J].浙江传媒学院院报, 2012,(01). [5]徐书涛.听说——hear me[J].文苑(经典美文),2011,(01). [6]沈小风.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03). (袁欢 江苏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 21004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