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抗战档案文献汇编研究述略.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92695840
  • 上传时间:2022-05-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4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抗战档案文献汇编研究述略    李娜娜摘 要 抗戰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始于抗战时期改革开放后,抗战档案汇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数量持续增加,内容和主题更加丰富多样抗战档案汇编工作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抗战档案汇编工作需要加强对“日伪”“沦陷区”资料的发掘和整理,重视对口述档案、时人日记以及第三国资料的收集,为全面研究抗日战争史提供更多史料依据Key 抗战档案 时代性 传承性 日伪 沦陷区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1]抗战档案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汇编工作早在全国抗战时期业已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相关机构日益重视抗战档案的价值,对保存和发掘的抗战档案文献进行了汇编、利用,一大批具有影响力和学术价值的汇编成果相继问世因此,系统梳理和总结这些汇编成果,一是有助于发现档案文献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改进的思路与方向;二是方便研究者熟悉、利用档案文献,更加客观科学地认识抗战历史,进一步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三是有利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题材,激发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一、新中国成立前抗战档案文献汇编概况1.抗战时期的抗战档案文献汇编抗战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始于抗日根据地时期或全国抗战时期由于特殊的军事政治环境,战时抗战档案文献的编纂以服务抗战为目的,内容主要是宣传与普及抗战文化,强调游击战的战略意义、伟大作用和开展成效,介绍战时经济、政治、教育等政策及具体实施经过这些资料汇编目前能查到的有20余种,如朱德等编的《抗敌的游击战术》(抗敌救亡出版社1938年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教育处编的《高小国语教学法》(新民印书馆1942年版)、财政部关务署编的《十年来之关税》(中央信托局1943年版)、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室编的《为工业品的全面自给而奋斗》(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室1944年版)等抗战期间,中共和国民政府均重视日伪和沦陷区研究1939年,毛泽东在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作序时强调:“沦陷区问题的研究是刻不容缓了在这个问题上,有敌人的一面与我们的一面在敌人的一面,是敌人在沦陷区已经干了些什么并将要怎样干,不了解敌人的情形,我们对付它的方法是无从说起的[1](P2)  双方将这一时期收集和调查到的有关日伪军事、贸易物资统制、劳工统制、财政经济以及工矿业等资料和沦陷区调查报告进行了编纂。

      这些资料汇编目前可查到的有20余种,如庐山暑期训练团编的《日伪军情况汇编第一号》(庐山暑期训练团1937年版)、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解放社1939年版)、国民政府中央调查统计局特种经济调查处在1942年-1945年专门编写的《敌伪统制华北劳工机构及其概况》《敌伪经济参考资料》《敌伪财政经济动态数据》《沦陷区之工矿业》等2.抗战胜利后的抗战档案文献汇编抗战胜利后,抗战档案编纂主要是将抗战以来发布的重要文件、政策、法令,组织的重大活动、人民生活变迁等进行总结;对抗战时期的重要战略、政略、军事事件和战斗经历进行回顾和纪实;对日寇暴行以及投降文件等进行整理目前可查到的这一时期的汇编成果大概有20余种,如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编的《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处理日本投降文件汇编》(中国陆军司令部1945年版)、中国解放区临时救济委员会晋察冀边区分会编的《日本法西斯八年来在边区的暴行》(中国解放区临时救济委员会1946年版)、齐文编的《外国记者眼中的延安及解放区》(大众书店1946年版)、苟吉堂编的《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抗战记实》(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1947年版)、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编的《陕甘宁边区重要政策法令汇编》(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处1949年版)等。

      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抗战档案文献汇编概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和一些专业机构接管了散存于各机关、部队和个人手中的抗战档案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家无力组织抗战档案编纂工作,再加上十年“文革”的影响,被接管后的档案基本上处于“冷冻”状态,未被接管的很多档案尚散存于民间和各机关部门改革开放后,基于其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一方面积极移交、收集抗战档案,一方面对现有抗战档案进行整理、汇编这些汇编成果根据内容可分为以国内抗战为主题的档案史料和以“沦陷区”“日伪”为主题的档案史料1.以国内抗战为主题的档案文献汇编国内抗战档案可分为以地区为主体、以政权为主体、整个抗战时期、专题性质和特殊历史事件五部分,其中以地区为主体的抗战档案数量多,涉及地域范围广,最具代表性中共扎根陕北后,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实施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乡村社会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华北根据地,八路军领导当地军民进行对日军事、经济斗争,积极开展建党、建政、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在华中根据地,深入敌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伪和土匪武装,自卫反摩擦,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创建了拥有千余万人口的根据地。

      根据地的改革实践、财经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武装斗争历史对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改革开放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对根据地时期的各项工作历史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出版以陕甘宁边区、华北和华中根据地为例,抗战汇编资料目前有30余种根据地斗争方面的档案汇编主要有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编的《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历史资料》(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1984年版)、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编的《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山西省档案馆编的《太行抗日根据地档案汇编》(中华书局2020年版)等财经工作方面的档案汇编主要有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和陕西省档案馆编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和河北省档案馆及山西省档案馆合编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同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档案馆合编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等其他类别的档案资料汇编有30余种以政权为主体的抗战档案汇编,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中央统战部和中央档案馆编的《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的《国民政府抗战时期军事档案选辑》(重庆出版社2016年版)。

      体现整个抗战时期的档案汇编有中国档案馆编的《抗战档案系列:档案中的中国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特殊历史事件档案汇编,主要有张宪文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江苏人民出版社)专题性的抗战档案汇编,包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的《抗战军粮档案汇编》(金城出版社2019年版)2.以“沦陷区”“日伪”为主题的档案文献汇编以“沦陷区”“日伪”为主题的档案汇编有20余种其中代表性的有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的《华北治安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南开大学历史系和唐山市档案馆合编的《冀东日伪政权》(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辽宁省档案馆编的《满铁密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居之芬和庄建平主编的《日本掠夺华北强制劳工档案史料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的《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播音记要》(金城出版社2019年版)等三、抗战档案文献汇编之总结与检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抗战档案汇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数量持续增加,内容和主题更加丰富多样,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成果直接见证了日本侵华的罪恶行径和全民族抗击外侮的艰难历程,能够警醒和教育国人,有力支撑了抗日战争研究。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抗战档案汇编工作尚需结合抗日战争整体研究,针对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继续寻找拓展和深入的空间1.抗战档案文献汇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档案汇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服务现实,战时档案汇编工作的主要目的即服务抗战作为中共持久战核心内容的游击战,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中共决定将游击战由山地推广至平原时,便有了游击战方面的档案汇编在根据地处于最为困难的阶段,自力更生,将党政军民学组织起来,依靠合作化的方式走出经济困境成为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政权的一个重要决策[1](P73)在此背景下,各根据地对合作化运动情况进行总结整理,成为我们今天认识这段历史最为珍贵的档案史料对日伪和沦陷区的调查研究资料同样也是基于抗战需要,国、共在战时均同日寇在军事、经济、政治等领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因此也就有了关于日伪军情况以及其在沦陷区的各种统制活动的调查资料汇编抗战胜利后的档案文献汇编工作,无论是对文件的整理汇总,还是对重大事件、重大战役的纪实都具有总结和借鉴经验的特点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总结战时财政经济政策的发布和执行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出版了各根据地时期的财政经济和工商税收史料汇编;同时为了反映根据地斗争历史和发展情况,出版了很多根据地档案资料汇编。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更加重视档案整理工作,在抗战胜利周年组织出版档案汇编,汇编内容覆盖更加全面,兼具广度和深度,有力支撑了全面性抗战研究2.抗战档案文献汇编能够保护与传承抗战记忆档案是一种社会记忆、集体记忆,具有记忆属性和记忆(资源)价值,是建构社会记忆的不可替代要素[2]抗日战争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值得永远铭记,抗战档案文献汇编成为见证这段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是日本侵华罪行的铁证战时编纂的日伪和沦陷区调查报告、战后编纂的处理日本投降文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以及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等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日本侵华期间给中国社会、中国人民身心所造成的破坏和伤害,警醒国人需发愤图强,赤心报国,不能重蹈覆辙3.抗战档案文献汇编能够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黨员及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提高党性修养,需牢记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要树立和坚持共产主义世界观,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抗战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劳动英模运动,创造和发现了一大批典型人物,形成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劳动英模群体[3](P83-92)《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晋察冀边区的劳动互助》等抗战档案记载了这一时期劳动英雄的成长经历、劳动英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本村发展模范村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绩,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具体做法可以做为今天党员提高党性修养的学习素材。

      作为综合教育实践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完善人格,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把握好育人时机、重视说教方式,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思政教育活动抗战档案汇编内容丰富、资料详实、纪实性强,各高校、中小学校可以通过抗战档案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前辈英雄战斗经历、广大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真实感受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当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抗战题材篇目,教师如果利用抗战档案文献汇编查找相关资料,就能够更加全面的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结合具体抗战实例进行生动、具体的课堂说教,达到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4.抗战档案文献汇编工作之检讨与反思抗战档案文献汇编工作尽管成果丰硕,但仍有需要拓展和深入的方面目前出版的抗战档案汇编大多是关于中共抗日根据地和国民政府抗战方面的资料,日伪或沦陷区档案汇编数量不多且主要集中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事实上,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在沦陷区发行了大量报刊,对华北铁路沿线的主要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查,留下了很多对占领区进行统治的案卷这些档案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大多未被发掘和整理,包括日常生活、文化教育、社会结构等方面,散落于国内各级档案馆和图书馆,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和“党史馆”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