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上课内文言虚词.doc
3页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虚词一、《陈涉世家》(一)之1、辍耕之垄上( 去 ) 2、怅恨久之(凑音节,无实义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的 ) 4、二世杀之(他 )5、复立楚国之社稷(的 ) 6、杀之以应陈涉 ( 他 ) (二)以1、扶苏以数谏故( 因为 ) 2、或以为死(认为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把 ) 4、以激怒其众(用来 )5、杀之以应陈涉( 来 )(三)其1、百姓多闻其贤(他 ) 2、未知其死也 (他 )3、卜者知其指意(他们 ) 4、以激怒其众 (他们 ) (四)而1、庸者笑而应曰( 修饰 ) 2、夺而杀尉(承接 )3、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转折 ) 4、为坛而盟 (修饰/ 承接 )二《唐雎不辱使命》以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用 2、以大易小:用3、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4、以君为长者:把5、今吾以十倍之地:用 6、以头抢地尔:用7、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8、徒以有先生也:因为于1、受地于先王:从 2、因使唐雎使于秦:到3、请广于君:向、对 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从5、仓鹰击于殿上:到 6、休祲降于天:从7、何至于此:到之1、五百里之地:的 2、愿终守之:代词,代地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主谓间,无义 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主谓间,无义5、此庸夫之怒也:主谓间,无义 6、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间,无义7、皆布衣之士也:的 8、长跪而谢之曰:代词,代唐雎而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 2、而君逆寡人者:表转折3、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顺接 4、与臣而将四矣:表顺接5、长跪而谢之曰:表修饰 6、挺剑而起:表修饰或顺接者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以君为长者(……的人),故不错意也 2、以君为长者:……的人 3、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的原因 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表判断 5、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的原因三《隆中对》之 1、孤之有孔明 无义 2、 此用武之国 的 3、时人莫之许也 代词,这件事 4、先主器之 代词,徐庶5、将军岂愿见之乎 代诸葛亮 6、将军宜枉驾顾之 代诸葛亮 7、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的 8、 贤能为之用: 代孙权 9、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的 10、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代益州 11、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的 12、将军既帝室之胄 的 13、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的 14、先生解之曰 代词,他们 15、孤之有孔明 无义 16、犹鱼之有水也 主谓间,无义 于 1、曹操 比于袁绍 和、于 2、 信义著于四海 在3、 每自比于管仲 和、与 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向5、 欲信大义于天下 向者1、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的原因 2、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表判断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的人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语气词而1、则名微而众寡 表并列 2、国险而民附 表并列3、而其主不能守 表转折 4、而智术短浅 表转折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表转折 6、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表转折7、挟天子而以令诸侯 表顺接 以1、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把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3、 以弱为强者 凭借 4、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来 5、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来 6、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来 四《出师表》于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在 ) 2、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在 )3、躬耕于南阳 ( 在 ) 4、苟全性命于乱世( 在 )5、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 6、受任于败军之际(在 )7、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 ) 8、欲报之于陛下也(对,向 )9、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对,向 ) 10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 )11、还于旧都( 到 )以 1、以光先帝遗德( 用来 ) 2、以塞忠谏之路( 以致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用来 ) 4、 以伤先帝之明( 以致 )5、以告先帝之灵 ( 用来 ) 6、遂许先帝以驱驰 ( 用来 ) 7、以彰其咎( 用来 ) 8、悉以咨之( 拿 )9、先帝不以臣卑鄙 ( 因为 ) 10、临崩寄臣以大事( 把 ) 11、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因此 ) 12、愚以为宫中之事( 认为 )所以 1、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 2、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 )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 3、所以动心忍性(用来 )之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 ) 2、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的 )3、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的 ) 4、愚以为营中之事(的 )5、愿陛下亲之信之(代词,他们 ) 6、欲报之于陛下也(代特遇 )7、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代词山 )六、理解记忆:(1)、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②严明赏罚;③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3)、分析形势:① 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7)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8)表达感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10)、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