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过关试卷.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40202020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6.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过关试卷命制学校: 沙市五中 命制教师: 游永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体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等名称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B.节气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 D.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2.某地考古发现有穿鼻环的青铜牛尊,其时代为春秋据记载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司马牛,字子耕这些现象反映出 ( )A.春秋时期青铜器皿造型取材广泛 B.春秋时期牛作为重要畜力用于耕作C.春秋时期人们取名字已不拘小节 D.春秋时期人们敬佩牛任劳任怨的精神3.北宋苏辙的《襄阳乐》诗云:“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泽中多水原上干,越人为种楚人食诗句主要反映出 ( )A.吴越地区充足的粮食输往襄阳地区 B.襄阳地区出现麦稻兼种的农业景观C.荆楚农业文明对吴越海洋文明产生影响 D.政府移民政策促进了襄阳地区的农业开发4.据史载,清后期内蒙古清水河一带“从前开垦之始,沙性尚肥,民人渐见生聚。

      迨至耕耨既久,地方渐衰,承种地母,均被沙碛碱废,不堪垦种,遂至黄沙白草,一望弥满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朝实行“野无旷土”的农业开发政策 B.农作物选择不当影响了边境的农业开发 C.过度开垦破坏了清水河一带的生态环境 D.严重缺水制约了清水河一带的农业种植5.下列对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B.封建统治者通过均田制得以根本解决C.会引起阶级矛盾尖锐和社会局势动荡 D.政府往往会设法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6.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D.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7.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下列乡村图景不能体现中国农耕文明特征的是 (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父母在,不远游;老婆孩子热炕头 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8. 据报道,印度尼西亚文物考古队最近在印尼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沉船上打捞出一批青花瓷,文物专家据此判断这艘中国船的沉没时间最早应是在中国的 ( )A.唐朝时期 B.宋朝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9.《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10.《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 )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 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 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11.“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

      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可能包括 ( )A.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的限制 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D.柜房和飞钱问世促进商业的繁荣12.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13.据史载,明朝中后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其富甚于新安材料表明当时 ( )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的主要手段 B.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 C.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邦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贸易的繁荣14.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致杂作人夫,道士僧人,罗立会聚,侯人请换,谓之罗斋。

      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 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 ) 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15.读下图,从中我们可直接得到的信息包括 (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16.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 蠹,蛀虫)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 ( )A.“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17.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18.“制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一现象,最能说明明清时期的江南手工业 ( )A.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B.地区、行业间的社会分工发展C.织造技术领先全国其他地区 D.产品商品化程度比较高19.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廪,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

      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佞这说明当时( ) A.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 C.自然经济结构遭到巨大破坏 D.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稳定20.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材料中清朝实行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 )A.强化了自然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 B.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C.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丧失了与西方商业竞争的能力21.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的最为突出,最为典型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 )A. 坊市制度 B. 朝贡贸易 C. 广州“十三行” 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22.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移民趋向,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

      促进移民具有这一趋向的主要原因是 ( ) A.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推广 B.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 C.政府对开发西南的有效推进 D.初步出现区域经济分工23.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光绪《富阳县志》载:“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明清时期,农民依附关系不断加强 B.由明至晚晴农村赋税缴纳以土地为主 C.明朝以来,农民迁徙自由逐步加强 D.近代农村赋税制度经历了根本性变革24.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得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 )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2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过关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