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运用成语熟语.doc
6页正确运用成语熟语误用一:色彩不分,褒贬失当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耿耿:形容有心事指对过去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不能忘怀,总是心存疑虑,担忧或不满前赴后继:形容英勇战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无所不为: 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对胸无城府: 是比喻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是褒义词“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一天不如一天含贬义,可用“心力交瘁”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显然是贬义,将“凭匹夫之勇”改为“单枪匹马”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贬义词,可改为“纷至沓来“东窗事发”指罪行暴露,贬义,来指正面人物不当煊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声名或气势很盛”,多用于贬义这里与语境不合特殊情况另外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修辞上的褒词贬用,起到很好的讽刺作用误用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地迁移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 自己上了当,一无所得惨淡经营: 苦费精力去做事。
大方之家: 见识广博学有专长的人再做冯妇: 《孟子.尽心下》所说,冯妇竟然是一个善于打虎的晋国勇士成语表示人重又干起旧行业来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诛心之论: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认定罪行,也指揭穿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理论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 ,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对簿公堂:原指被告在公堂上受审,现也指原告,被告双方在法庭上对质奇文共赏:原指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危言危行” 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的意思五风十雨”——每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得意忘言”,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表达它的语言就可忘掉了泛指领会精神实质比实现既定目标更重要“人心不古”,“ 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认为古风淳朴人的心地不如古人那样淳朴屡试不爽”,“爽”指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文中误把“不爽”理解为“不成功”不足为训 ”训:法则。
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错误”不可能成为“法则”一文不名”是指一文钱没有名”,拥有的意思不刊之论”,“刊”,削除,改正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误用三:不明语源,不知本义古稀:人生七十古来稀; 八十:耄耋之年洛阳纸贵”, 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涨价了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是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而不是说眼中没有整体、全局“下里巴人”本来是指古代楚国的一种通俗的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与“阳春白雪”相对差强人意”, “差”,稍微地,比较地强”,振奋,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出自《后汉书·吴汉传》)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汉代梁鸿的妻子给他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后泛用以形容夫妻相敬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在劫难逃(某种灾祸不可避免)如数家珍(喻对所讲事情十分熟悉)不同凡响(比喻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多指文章或言谈议论 )石破天惊(形容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舐犊情深(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误用四:对象误用,搭配不当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二三岁不指男子锒铛入狱”适用于有罪的人,不用于革命工作者。
劳燕分飞”适用的对象是夫妻或者情侣两个人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可改为“不期而遇” 天作之合”是祝颂夫妻姻缘美满的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不能用于“答案”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用来指成绩误用,可改为“参差不齐” 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与“发生率”不搭配不可开交”指无法摆脱或结束,与“好”不搭配无出其右: 没有超过他的 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误用五: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敝帚自珍:指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不能用于说别人鼎力相助”只能用于敬称对方,希望对方给予帮 助,不能用来说自己 “抛砖引玉”,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辞,不适用 以第三人称叙述 绵薄之力: 谦辞,指自己 微弱的能力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一般用于夸奖别人,不宜用于自夸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自己请求时的客气话)常用谦辞: 抛砖引玉、狗尾续貂、 忝列门墙(比喻自己位列别人中间使余者受辱) 犬马之劳、雕虫小技、贻笑大方、 才疏学浅 一孔之见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信笔涂鸦:没有多加考虑的随意写画误用六:范围不清,轻重失当自食其果”指自己犯了罪,自己承担责任,罪有应得。
此处言重了,应换语义较轻的“自作自受”狼狈为奸”适用的范围是两个人,应用“朋比为奸”(形容坏人结成集团干坏事),因为句中是指一伙人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指对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在句中显得程度较重,宜改用“了如指掌”日理万机”,的意思是指一天内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一般指君主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与处理繁多的政务大词小用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误用七:词义重合“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所以放在这里后面接着“谈论着”是不恰当的,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安居乐业”的意思是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相形见绌”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类似错误搭配一场南柯一梦”“好象如芒在背”“二者相差悬殊”“目前的当务之急”“接踵而至地闯进来”“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等误用八:不合语境,前后矛盾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语境不合,原文是内容与主题无关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与句意不符左右为难:左也难,右也难,两边为难形容处于某种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此处不合语境。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此成语一般用于看、听、操作等,不能用于谈话忍痛割爱”,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给别人罪不容诛”意为“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足以抵罪”,与后一句相矛盾罚不当罪”指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用在这里符合语境绝无仅有”,形容极其少有不是绝对没有时态上的错误搭配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问题发现了就应防微杜渐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误用九 不合习惯句式等量齐观: 等:相同;量:估量;评价;齐:一样不顾事物的区别;作同等看待多含否定意味;或用在否定句里一般作谓语惟妙惟肖”,惟:语气助词,形容刻画或描摹得非常逼真自然界的事物不能修饰栩栩如生”用于本来没有生命的东西,不能用于有生命的东西 不谋而合”指主张、意见、计划等相同,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不约而同”多指具体行动相同,一般在句中作状语类似词语举例善罢甘休”“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吹灰之力”等都只能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望洋兴叹”“望尘莫及”等则只能用在肯定句中神通广大”“五体投地”“寿终正寝”“衣冠楚楚”“洗耳恭听”“沐猴而冠”“冠冕堂皇”“呜呼哀哉”“一命呜呼”等词语多用于诙谐讽刺句中。
误用十:形近词、音近词、近义词混用“一挥而就” 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智绘画、书法和写文章,一动笔很快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才智聪颖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耸人听闻”是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表示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应用“骇人听闻”不胫而走”意思是没有退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不翼而飞”意思是没有翅膀却会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这里应该用“不翼而飞”一挥而就”是形容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了从句子的语境看显然宜改为“一蹴而就” 意近词语的区分1、 侃侃而谈”和“夸夸其谈”这两个成语都形容说话多,但两者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 2、 “何足挂齿”、“不足挂齿”:都有“不值一提”之义,但“何足挂齿”一般用于反诘句,而 “不足挂齿”则不限3、“ 一语道破”“一语中的”:都有“说话简洁,抓住了本质”的意思,但前者能带宾语,后者不能带宾语4、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众望)信服孚:使人信服 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5、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6、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名:占有 不值一文:不值一个钱没有什么价值7、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8、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①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形容凡能做到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9、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10、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蔚为壮观:形容自然界雄伟的景象或自然景象雄伟十一、 有多重含义的成语注意其词义灯红酒绿: 形容骄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想入非非: 佛教指想入玄妙虚幻的境界,今指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此类成语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按图索骥: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也比喻教条办事,不知变通瞻前顾后:做事谨慎,考虑周密;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呼风唤雨: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来形容坏人的煽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难寻;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底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风平浪静形容江河湖海安稳宁静的景象,也比喻平静无事或事情平息,恢复平静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