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七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7页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七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A、反对民族压迫 B、主张民族平等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参考答案:C2.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体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方式从随意体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近代交通发展的迅速B.工厂制度影响的深远C.生活方式日益国际化D.民众财富收入的增加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中的“19世纪中期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工业革命期间广泛建立了工厂制,人们的工作时间都有固定的安排,这也就导致人们的休闲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故选B;导致材料中的变化的主因是工业革命,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国外生活方式的引入,排除C;民众财富的增加只会使得出行休闲的可能性增加,而非定时休闲,排除D3. 宋明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参考答案:C4.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
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技发明是A.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B.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C.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D.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参考答案:D根据所学可知,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D正确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是科学发现,不是科技发明,A错误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与电力无关,B错误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是电力能源的利用,不符合题意,C错误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技发明”和理解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的意义5. 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材料仅涉及西周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并未说明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和“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较商代政治制度更有助于国家结构的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6.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想要 ( )A.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B.抑制权臣,加强皇权 C.设厂卫,加强监督 D.改革官制,增设内阁参考答案:B7. 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下列成 就不能支撑此结论的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发明雕版印刷术参考答案:D 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与题目时间是宋代不符合,因此不能支撑此结论,选择D项8.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涉C.中美处于敌对和仇视状态 D.美中两国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可言参考答案:C9.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中这样评说隋文帝“他在宝座上实行的一系列改变了中国政治结构的改革,才真正体现了一代雄主的远见卓识”。
这里的“远见卓识”含义是 ( )A.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 B.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结束了长期分裂,重新完成统一 D.通过察举制选拔了大量有用人才参考答案:B10. 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参考答案:CAB不对,他们都强调学习西方技术;D不对,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制度,但不是最早的提倡者;C符合,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等人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故本题答案选C项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结合所学排除魏源和张之洞,然后对于CD两项从时间上进行比较排除11.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推行“置产兴业”政策 D.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参考答案:C12.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学术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有 ( )①学科越来越多 ②学科分工越来越不明显 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深入 ④科学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C13. 慕尼黑的妥协后张伯伦和达拉第被热情的群众欢呼为和平的使者,罗斯福总统也向张伯伦道贺,对他说:“做得好”。
英联邦各国领袖更是喜形于色加拿大总理写道:“容我向您转达加拿大人民热诚的贺意……我与僚属及政府,对您对人类的贡献表示无尽感佩二战前这种情况反映了( )①以为妥协可以维护和平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②当时的欧美人士对希特勒的扩张野心尚未形成清醒认识③北美的政客希望通过战争拖垮欧洲④罗斯福、张伯伦和达拉第都是战争狂徒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参考答案:A14. 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毛泽东参考答案:A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则徐,故A正确15.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有某种联系( )A.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设计了一个明显的理由 B.是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的反映C.赞成在作品中表现自我 D.提倡用意识的延续取代行动的延续参考答案:C 现代主义文学采取排除法ABD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排除这三项,C肯定是正确答案16. 雅典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这些法官被分到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人,投票判决时,互相之间事先不做商议雅典这一陪审程序有利于A.案件审判公平公正B.缓和雅典阶级矛盾C.扩大民主政治范围D.提升民众参政意识参考答案:A【详解】陪审法官抽签选出,保证了法官的独立性,陪审团人数多,且投票前不能商量,保证了每个陪审员投票的公正性,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故选A;阶级矛盾材料没有提到,排除B;材料并没有提及民主政治的扩大的信息,排除C;材料并没有提到公众对陪审程序的反映,排除D。
17.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①用水力鼓风冶铁②发明了灌钢法③瓷器生产技术逐渐成熟④使用花楼机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用水力鼓风冶铁,出现在汉朝;②发明灌钢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③瓷器生产技术逐渐成熟是在汉朝;④使用花楼机是在明清时期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准确,D选项符合题意②发明了灌钢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A选项错误④使用花楼机是在明清时期,B选项错误②④不是汉朝时期出现的,C选项错误18. 商鞅变法前后,有人主张“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这一观点代表着哪一阶层的利益 A.奴隶主贵族 B.新兴的工商业者 C.平民和奴隶 D.卿大夫参考答案:A19. 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科学理论、技术发明的突破社会发展A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B经典力学体系创立、蒸汽机的改良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电磁学理论的突破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参考答案:A20. 下列发明对促进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立体交通时人起关键作用的是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参考答案:B21. “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
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A.牛顿运动三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参考答案:B22. 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能反映出上述观点的是①消灭马木鲁克势力,促进国家统一 ②向西方学习③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英国军队的模式训练新式军队④积极进行对外扩张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史料的能力魏源所说的“阿里”指的是穆罕默德·阿里,他认为他“尤灭弄权之骁骑” “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可见魏源认为穆罕默德·阿里向西方学习是正确的,并且认为他的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23.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分析认识能力依据所学可知:汉唐时候,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兴盛;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故③应排除,即排除A、B、D三项故应选C24. 《和平大使》一书中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原则:①巴黎和会 ②对德赔款问题 ③洛迦诺会议 ④华盛顿会议A.①②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