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基础理论提纲.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教****
  • 文档编号:239128942
  • 上传时间:2022-0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6.85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讨论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 有特殊的理论体系、 丰富的临床体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是以自然科学学问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问相交融的科学学问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学问体系;他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 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 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特殊的医学理论体系;一、 中基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进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一) 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二) 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晋*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晋 *王叔和《脉经》 ;隋 *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三) 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南宋 *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小儿药证直诀》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臬、朱震亨(四) 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吴又可、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 整体观念(二) 辨证论治1、 病的概念 :病,即疾病, 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 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 脏腑组织损耗、 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活动过程;证的概念 :证,即证候, 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 有内在联系的、 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症的概念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反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觉的反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 ;2、 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 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就治法方药并付诸实践的思维和和实践过程;辩证 :是在熟悉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全部资料, 包括症状和体征, 利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 综合,辨清疾病的缘由、性质、 部位及进展趋向,然后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 :是在通过辩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 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就和方法, 挑选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3、 辩证与辨病 :都是熟悉疾病的思维过程; 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 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依据证候来确立治法, 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 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 以确定疾1 第 1 页,共 2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供应依据;4、 同病异治 :指同一种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域不同, 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5、 异病同治 :指几种不同疾病, 在其进展变化过程中显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 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 精气学说精的含义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微小物质, 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在某些情形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将精气的概念规定为存在于宇宙之中无形而动的极其精微的客观实在, 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从而与气的概念同一,汇流于气学范畴中,进展为“ 气一元论 ”;)中医学的精 ,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 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 是人体生命的本原, 是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人体之精 ,是人类生命繁殖的根源, 指代人体内部的精华物质, 因而与古代哲学范畴的抽象的精概念不同; (其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三个相关联阶段; )人体之精的功能: 繁殖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狭义之精 :生殖之精;广义之精 :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气的含义 :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微小物质, 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元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 “元气一元论 ”;)气化 :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的结果;中医学上的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气化的过程 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化,是指气的缓和的运动所促成的某些改变,类似于今之 “量变”;变,是指气的猛烈的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 类似于今之 “质变”;气化的基本形式 :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中医学的气 ,是指人体生命力很强、 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微小物质, 既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气本一气说 ”:一身之气由精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之清气相融合而成;人体内的各种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各脏腑经络之气,都是一身之气的分化;神的含义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神的内涵是广泛的, 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外在的表达,其中又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归为狭义之神的范畴;2 第 2 页,共 2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外界事物的信息通过感觉入心, 通过心的忆念活动形成对事物表象的熟悉, 称为 意;将忆念储存下来,,即通过记忆来累计事物表象熟悉的过程,称为 志;在此基础上酝酿思索,反复 分析、 比较事物的过程, 称为 思;在反复思索的基础上, 由近而远的估量将来的思维过程称为虑 ;最终在上述基础上,精确处理事物,支配行为对事物作出适当反应的措施,称为 智;人体生命来自于精,生命活动的维护依靠于气,生命活动的表达及主宰即是神;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气能生精摄精;精能化气;精气化神;神驭精气;精与气之间相互化生,精与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可统驭精与气;(精、气、神三者可分不行离,称为人身“三宝” ;)其次节 阴阳学说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制约 :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争斗、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 :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 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交感: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 阴阳交感就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阶段,是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正确状态; )阴阳互藏: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 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依据; )阴阳消长 :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导致阴阳显现消长变化的根本缘由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阴阳消长包括阴阳互为消长和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转化 :事物的总体属性,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自和 :阴阳双方自动维护和自动复原其和谐平稳状态的才能和趋势;(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 是阴阳双方自动地向正确目标的进展和运动, 是维护事物或现象和谐进展的内在机制; )阴阳平稳 :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 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即阴阳和谐和相对稳固状态;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二) 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三) 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和互损; )(四) 指导疾病的诊断:分析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和概括各种证候的阴阳属性(五) 指导疾病的防治:指导养生,确定治疗原就,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3 第 3 页,共 2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五行学说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 , 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如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 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 演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述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物质;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 相克规律来熟悉世界、 说明世界和探求宇宙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服) ,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相生 :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克 :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五行制化 :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护平稳和谐,推动事物间稳固有序的变化与进展;五行胜复 :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 ,就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和谐和稳固; (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 ;)五行相乘 :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导致五行相乘的缘由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形; )五行相侮 :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导致五行相侮的缘由,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 )* 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分是 :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 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相乘与相侮的联系是 :在发生相乘时, 也可同时发生相侮; 发生相侮时, 也可同时发生相乘;母病及子 :五行中的某一行反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反常;子病及母 :五行中的某一行反常,影响到其母行,导致子母两行皆反常;( 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有三种 :子行亢盛, 母行亦亢盛——子病犯母; 子行虚弱,上累母行——母子俱不足;子行亢盛,损耗母行——子盗母气;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 (适用于肾阴亏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届高考补充篇目:《青玉案 元夕》课件.ppt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pptx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有法言之有理+.ppt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 《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1.pptx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7.1《短歌行》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5.13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 古诗文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古诗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_《庖丁解牛》课件-【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pptx 【高中语文】《庖丁解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句效果分析题对策+课件.pptx 2024年新课标1卷古诗鉴赏题解析分析+课件.pptx 6.2《劝学》课件-【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pptx 【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第七单元+整书阅读《红楼梦》之钗黛之争+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11.1《谏逐客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