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质量检测.pdf
12页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论书法表现形式与诗文意境如简易地给书法艺术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说: “书法是写字的艺术 ”如从美学或者艺术哲学的高度来论的话, “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及其构成运动为形式,表现性灵瑶界和体现审美疽想的抽象艺术” 因为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进行创作的,故不写字不能称真为“书法” 再者书法是以线条运动为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书法必须是讲究技巧的,由技成能,胡乱涂抹无以称“法” 这两点体现着书法艺术的本体规定性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理想,即是书法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意境创造能力书法的艺术表现是通过写字来实现的,写字又必然有其文字的内容,因此, 文字内容在书法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书法文字内容的精神内质和意境,应与书家的个性气质相适应,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书法作品书法艺术再创造绝非易事,应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通会,化度进去我们常说,艺术品首先感动作者自己,然后才能够感动他人,而自己被感动的这种感染力,应当来自你所写文字内容这里, 选择什么样的文字内容来作为你书法创造的素材,是很重要的读懂文字内容,被其文字意境所打动,引起精神上、情感的共振,从而激发起书家的创作激情,提笔作书便成为主动的、积极的行为,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高度兴奋,此时,才情流注笔端,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精神之作这就是说,在书法对诗文的艺术再创造过程中,文字内容的意境与书法艺术表现的意境必须合一二是裁取率由, 我塑我境 当然,对文学底本的审美,本就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慧之别读者对原作的思路情绪的体认,先天就存在着差异要旨在于以我为主,把对文学作品的意境体认,裁剪为我们的意境,用我们的笔墨,营造书法意境意境的再造,要依附物质、技巧条件,才能物化现实只有将字体、书体、用笔、用器、谋篇布局诸因素配置得当,才能出现形式各异的笔墨意境况且,意境有着类型意义比如,写婉约派词文如采用颜楷,浓重墨怕摧残纤巧,写李白诗,若用欧楷缮写,形同谪仙被缚总之,书法只有开展,衍化了诗文的意境,才能实现它自身因为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书法自身,而是表现人自身,表现与诗文相接近而有关联的另一番意义,也即为意境。
选取何种文学底本?当然悉听尊便但是剧作家不是对什么文学底本都愿意编的画家也不可能将什么诗词都入画对文学作品进行书法再创造,无非是借陶家酒浇胸中块垒,乘米家船品江上霁月性情如此,自家意境才有可能开发出来总之,书法创作的表现形式必须与诗文意境相共美,才能创作出书法佳作选自张巨纲《论书法表现形式与诗文意境》,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简言之就是写字的艺术,它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汉字为素材,二是以线条运动为表现形式B.书法具有创造意境的能力,能表现一定的性灵境界,可以反映出书写者的审美理想C.书法创作中文字内容占有重要的位置,选择与书家的个性气质相适应的文字内容,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D.书法创作强调意境的再造,要依附物质、技巧条件,如果不能将字体、书体、用笔、用 墨、谋篇布局诸因素配置得当,就谈不上表现形式各异的笔墨意境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审美认识往往见仁见智,但是不同的书法创作者在对同一文学底本的理解上必须达成一致,从而实现文字内容的意境和书法艺术的意境的统一B.书法创作需要激情,当创作者被文字意境打动,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高度兴奋,他们往往能书写出意想不到的佳作,而这样的作品才可能感动他人。
C.意境不独是诗文的专利,书法也有其意境书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书法自身,而是表现人自身,表现意境,这种意境是与诗文相接近而有关联的另一番意义D.书法创作者对文学底本的选择取决于个人的审美需要,借文字内容来表达书法家自身的性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书法艺术并非纯形式观赏艺术,它须读其文,以品味其文学内容之意境;观其艺,以欣赏其书法形式美之意境B.书家中创作时, 应该具有两个条件:能走进诗歌, 与文字意境形成共鸣,激发创造热情;个性化地理解诗文和营造个性化的书法意境C.与诗歌具有婉约、豪放等不同风格类似,书法也有其不同的风格特点,而只有书法风格与诗文内容相互协调匹配,才会产生和谐的效果D.书法创作要完全终于诗文意境,书法创作的自由度不大,只能中字体、书体、用笔、用墨、谋篇布局等方面加以发挥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王安国,字平甫,安石之弟也幼敏悟,未尝从学,而文词天成年十二,出所为诗、铭、论、赋数十篇示人,语皆警拔,遂以文章闻于世,士大夫交口誉之于书无所不通,数举遗士,又举茂材异等,有司考其所献序言为第一,以母丧不试,庐于墓三年。
熙宁初,韩绛荐其材行,召试,赐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官满,至京师,上以安石故,赐对帝曰:“卿学问通古今,以汉文帝为何如主?”对曰:“三代以后未有也 ”帝曰: “但恨其才不能立法更制尔 ”对曰: “文帝自代来, 入未央宫, 定变故俄顷呼吸间,恐无才者不能至用贾谊言, 待群臣有节, 专务以德化民, 海内兴于礼义, 几致刑措, 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 ”帝曰: “王猛佐苻坚,以蕞尔国而令必行,今朕以天下之大,不能使人,何也?”曰:“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又问: “卿兄秉政,外论谓何?“曰: “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尔帝默然不悦,由是别无恩命,止授崇文院校书,后改秘阁校理屡以新法力谏安石,又质责曾布误其兄,深恶吕惠卿之奸先是, 安国教授西京, 颇溺于声色, 安石在相位, 以书戒之曰:“宜放郑声安国复书曰 “亦愿兄远佞人 ”惠卿衔之及安石罢相,惠卿遂因郑侠事陷安国,坐夺官,放归田里诏以谕安石,安石对使者泣下既而复其官,命下而安国卒,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国子,这里指的是国子学,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B.祚,福分,国祚是王朝理论上维持的时间,与王朝实际维持的时间有区别这里“秦祚”即前秦的国运C.教授,本意是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和现代大学的教授完全一样D.郑声,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 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5.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B.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德颟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C.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 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D.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王安国天资很高,少年时就因所写的诗、铭文、文论、词赋受到士大夫们的交口称赞B.因为王安石的缘故,王安国受到皇帝的另眼相看,只可惜他的应对不符合皇帝的心意,最终没有得到提拔重用。
C.王安国认为王安石不能知人善任,指责曾布误了他的哥哥,也非常讨厌吕惠卿的奸诈,并劝谏王安石远离小人D.王安国在西京任职时,沉溺于声色之中,因此被罢免了官职,放还家乡不久虽被官复 原职,然而诏令下达时王安国已死了;当时他年仅四十七岁7. ( 1)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专务以德化民,海内兴于礼义,几致刑措,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2)惠卿衔之及安石罢相,惠卿遂因郑侠事陷安国,坐夺官,放归田里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 题鲁港①柯茂谦②十年回首付沾襟,断甲沉沙齿齿深可惜使船如使马,不闻声鼓但声金人歌鬼哭都堪泪,木落江空正独吟遗老萧条渐无语,酒旗颭颭出芦林注】①鲁港:地名1275 年,南宋主力与元军在鲁港交战,宋军主帅贾似道听闻前线溃败,未见元军便鸣金收兵,仓皇逃跑鲁港之败,宋军主力覆没,加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②柯茂谦:南宋遗民8.本诗由战场遗物“断甲”兴感,请结合前两联简要分析本诗表达的情感5 分)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尾联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 离 骚 》 中 批 评 惯 于 投 机 取 巧 、 随 意 改 变 规 矩 的 社 会 风 气 的 句 子 是“,” 。
2) 《劝学》里强调广泛学习和反省检查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3)《次北固山下》 中描写昼夜更替、 新旧相接的壮观景象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 、四( 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渔鼓刘绍英芦苇砍倒后,长哥把丝网一条条收进了船舱,又从舱底翻出用布兜裹着的渔鼓,就上了岸渔鼓自是好材料做成,鼓筒溜溜的光滑,竹纹清晰, 看得出来, 夏天的时候已经喂过桐油了上端系了一块红绸布,好似姑娘辫子上的红绸结下端绷上了蟒皮,用手拍上几下,那梆梆的声音浑厚铿锵,便会直往心里钻去渔鼓是长哥父亲留下的每到芦苇砍倒后,父亲就会与长哥背着布兜,抱着渔鼓, 沿澧水河挨家挨户地送吉祥父亲的声音浑然低沉,有了些苍凉,长哥的声音清脆高亢,透着年轻,鼓声打出的节奏则沉闷敦厚,似八月隐雷这时,农闲下来的乡亲,渔鼓打到哪,他们就会跟到哪走过整个村子,送给各家的唱词都各不相同回来的时候,糯米糍粑、绿豆皮、米泡芝麻糖之类的,就会装满布兜。
更有些小把戏,好奇地偶尔伸出手去摸一把渔鼓,便一路跟着父子俩,直到父子俩上了船,他们才快快地转去每到这个季节,乡亲们似乎伸长脖子等着父子来,一年上头,家家图个吉利热闹父亲死后,长哥就没再一个人上岸打渔鼓长哥翻过了堤坡,就走进了堤坡下的村子村子里很安静 有几只鸡在路边悠闲地扒着草堆长哥走到第一户人家的门前愣住了门上了锁长哥记得这家有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姑娘红唇白齿,长得好看每次父亲与长哥来,她都会给父子俩泡上一杯茶,茶递到长哥手里,姑娘就会说:“喝茶润嗓哩! ”长哥看她,她就红了脸, 头一低, 进到里屋去了 等到长哥渔鼓的声音响起,她又会从房里出来站到旁边很认真地听记得那年回到船上,长哥晚上就做了个梦,梦里自己娶了这个姑娘长哥有些沮丧,拿渔鼓的手很自然地垂了下来长哥走到第二家去,刚到院门口,一条黑狗冲了出来,对着长哥狂吠,吓得长哥手里的渔鼓差点掉到地上谁来了?”院里一个气力不足的声音我,打渔鼓的 ”长哥忙回答,还是抬起腿进了院门狗伸着红舌头,望着长哥已不再吠了长哥看见了一个老人裹着床被子躺在藤椅上,在屋檐下晒太阳太阳正照在老人的脸上,那脸便有些生动长哥走到老人的跟前,老人眯着眼,看着长哥的渔鼓咧嘴就笑了:“哦打渔鼓的呀。
我耳朵背,听不见儿子到乡政府去了长哥点了点头,心里明白,家里没有其他人,老人耳朵又听不见,这渔鼓要打给谁听呢长哥还记起,这是村主任家平常这个日子,村主任家是最热闹的了长哥向老人告辞,抬头看一眼明晃晃,却有些寒冷的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