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产高效矿井公式.docx
3页高产高效矿井计算公式1、工作面平均个数(1)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回采工作 面平均个数是指在报告期内平均每天从事回采工作的工作 面个数其计算公式如下:Q月平均个数(个)=月内各回采工作面实际生产日数之和/矿井月生产日数 1、采掘工作面实际生产日:在一日内只要有生产活动(采煤,准备),不论时 间长短,是否有产量或进尺,即算一个生产日2、矿井:在一日内井下有一个工作面在进行生产活动,不论时间长短,即算 一个生产日②平均工作面个数(个)=各月的平均个数之和/累计月数 “累计月数”是指报告期日历月份的累计数2.采煤机械化程度(%) 回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是指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产量占回采产量的百分 比采煤机械化程度(%)=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产量合计(吨)/回采产量(吨)X100%3、 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 是指掘进装载机械工作面进尺占掘进总进尺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1)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掘进装载机械工作面进尺(米)/掘进总进 尺(米)X100%4、 综采程度/综掘程度综采机械化程度(%)=综采面产量(吨)/回采产量(吨)X100%综掘机械化程度(%)=综掘进尺(米)/掘进总进尺(米)X100%5、 原煤生产人员效率原煤生产人员— 报告期原煤产量(计效产量)(吨)效率(吨/工)—报告期参与计效的原煤生产人员实际工作工日数(工日)式中:参与计效的原煤生产人员是指在原煤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原煤生产 活动的工人和部分管理人员。
包括以下各类人员:(1)井下工人:指以矿井井口为界,凡在井下直接从事原煤生产活动的生 产工人均属井下工人在井下工人中参与计效的工人有:回采工人、掘进工人、 井下运输工人、巷道维修工人和井下其它生产工人2)直接从事原煤生产活动的部分管理人员包括:直接从事生产管理的正 副区、班长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矿机关为原煤生产服务的正副矿长,总工程师, 与矿采、掘、机、运、通、地测、调度等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3)地面运输工人中的井口推车工、摘挂钩工以及绞车、压风机司机 以上各类人员中凡属于“生产服务线各种专业队”,即企业实行生产、生产 服务、生活服务三条线分头管理,且由井上、井下工人共同组成具体规定:(1)在参与计效的人员中,对招收的新工人(包括为本企业培训的人员, 自进入生产岗位六个月以内不参与计算效率;对为外单位培训人员一律不计效 率)2)生产矿井中直接从事改扩建工程的所有人员一律不计效率3)井下包工队的计效问题:按照计效产量和计效工数相一致的原则,凡 在正规工作面采煤掘进的工人均参加计算效率,其产量统计为计效产量;在非正 规面(如采边角煤柱、三角煤等)的工人不参与计算效率,其产量亦不纳入计效 产量。
4)矿井停产期间其工人均不参与计算效率5)计算效率的子母项相适应,统计范围一致6、原煤生产期未人数 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实有人数已经招用但尚未报到的人员和尚未用完的招工 指标均不统计为期末人数7、原煤生产实际工日原煤生产人数X月出勤工日(不含11个法定节假日)8、 单产单产是指矿井全部工作中的回采工作面平均每个面的月产量它是反映企业 矿井生产技术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1)回采工作面平均月产量(吨/个/月) =月回采产量(吨)/月平均个数(个) (2)回采工作面累计平均月产量(吨/个/月) =累计回采产量(吨)/各月的平均个数之和(个)9 平均月进尺 掘进工作面平均月进度是综合反映矿井各类井巷在一定时期的掘进进度水 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1)平均月进度(米/个/月)=月掘进进尺(米)/月平均个数(个) (2)累计平均月进度(米/个/月)=累计掘进进尺(米)/各月的平均个数之和(个) 目前煤炭行业生产统计报表分别计算开拓、准备、回采、煤巷、半煤巷、岩 巷的月、累计掘进工作面平均月进度在计算各类巷道的平均月进度时,子母项 必须相适应10计效人数 报告期原煤生产人数11计效产量 报告期原煤产量12 计效工数报告期从事原煤生产人员实际工作日数 13、工作面平均长度平均每个工作面长度,是反映矿井集中生产程度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 在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和平均总长度的基础上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1) 月平均每个工作面长度(米/个)=月平均总长度(米)/月平均个数(个)(2) 累计平均每个工作面长度(米/个)=各月平均总长度之和(米)/各月平均个数14、年末在籍人数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实有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