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镇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docx
8页竹园镇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竹园镇位于弥勒市南部,地处珠江水系南盘江支流甸溪河沿岸,全镇国土面积204平方千米总体地形特点是坝区周围环山,坝区向半山区、山区梯度过渡,坝区海拔1170米,半山区海拔1400~1751米2020年,降雨量731.3毫米,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4.2℃,平均气温21.2℃,属亚热带气候有五沟(东沟、西沟、新沟、长沟、小东沟)一河(甸溪河)二龙潭(黑龙潭、石龙潭)与天然山川纵横交错灌溉网络较为均匀,有小(一)型水库2个,总库容量737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5个,总库容量127.5万立方米,小坝塘11个,总库容量38.82万立方米,设计自流和提水灌溉面积2.57万亩竹园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光热、气候适宜等有利条件竹园镇大棚番茄一年栽培两茬(春茬和秋茬)秋茬6月下旬播种,7月下旬移栽,9月下旬上市,11月底采收结束,采收期2个月生长周期为5个月春播苗龄35~40天,秋播苗龄20~25天春季大棚栽培的番茄生长周期为7个月:即当年11月下旬播种,次年1月中下旬移栽,4月下旬上市,可采收到6月,采收期2个月。
1品种选择以市场需求为准,选用耐热、抗寒、抗病、生长势强、中早熟、中熟品种,适销对路,市场好,价值高,耐储运,生长优势强,季节适应性广的优良杂交品种特盈、福特、保瑞、贝特等品种 2地块选择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农业生产区域3播种育苗3.1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被风向阳,东、西、南三方无高大树木或高层建筑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四周无污染2营养土配制:用直接发酵好的基质,或取稻田土60%,充分腐熟细碎的农家肥40%,生根菌肥0.5公斤自己配制营养土每亩大田准备200公斤营养土3.3育苗方式:营养钵育苗(10厘米x10厘米),虚土装至钵口为佳;穴盘(漂盘)无土育苗,基质虚装至穴口平面3.4种子处理:播种前检测发芽率,选择发芽率大于90%以上的籽粒饱满种子3.4.1晒种:播种前选择晴天摊开在簸箕上晒种1天目的在于增强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使种子出苗整齐并起到一定的消毒灭菌作用3.4.2浸种: 包衣的种子可直接播种;未包衣的种子播种前首先用温汤浸种法(55℃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风干后再播种。
不用催芽3.5播种:以穴盘(漂盘)无土育苗为例播种前几分钟,用清水将基质喷透,以水从穴盘底空滴出为宜,待穴盘口面无水后播种,播种深度1厘米,用湿润的基质盖种,约0.5-1厘米3.6苗床管理: 主要防治猝倒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用培育番茄壮苗的标准管理苗床即苗龄60-70天,秧苗矮壮健实,叶面清秀无病虫,苗高18-20厘米4田间管理大棚番茄生长期长,结果又多,要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等以上肥力的沙质壤土栽培为防止病虫害,切忌与茄科类果蔬连作4.1定植前的准备4.1.1深翻晒垡:挖40厘米,晒20天采用高温闷棚进行土壤处理4.1.2施足底肥: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优质复合肥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销酸钾15公斤,硫酸镁5公斤,硫酸锌3公斤,硼砂3公斤,地虫灵2公斤4.1.3整地起垄:6米宽的大棚分成四畦每畦1.4米~1.5米(连沟),与棚长方向一致在畦中央开20厘米深的沟,把农家肥铺施后复耕,再把混拌后的化肥撒施定在植沟内,与土壤拌匀后起垄,垄高15厘米开定植沟整地后扣棚预热4.2定植4.2.1种植密度:双行定植(大小行),畦面宽90-100厘米,两畦之间宽50厘米,畦高15厘米,宽行90-100厘米,窄行45-50厘米。
株距45-50厘米,亩栽1800-2000株4.2.2定植时间:尽量选择晴天下午或多云天气进行,防止高温造成秧苗过度萎蔫,不利于缓苗4.2.3施表皮肥:定植时在定植沟内亩用销酸钾、络合高钙钾、菌肥等撒在栽种沟的内土表皮,预防死棵4.2.4浇水:边栽边浇定植水,水量以浇透土坨周围的土壤为宜,不可大水漫灌4.2.5覆盖:秋季栽培番茄,棚膜上或者棚内站桩上面覆盖遮阳网,降低温度番茄苗基部表土覆盖稻草,减轻淋溶降低土壤中碱性盐基的淋溶,是防止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春茬覆盖地膜:可移栽前一天盖好膜;也可先移栽后盖膜,盖膜后随即破膜定植时不可将土坨埋得过深,与土坨上沿同平为准,严禁将茎基部埋住,以防止温度高、湿度大造成多种根部病害的发生4.3 定植后的管理4.3.1缓苗期管理a温度:缓苗期应尽量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温湿度,以利缓苗白天26-28℃,夜间16-18℃,土壤相对湿度80%以上此期间要注意:如果温度过高可加强通风,适当遮阴等措施,防止秧苗过于萎蔫,不利于缓苗b浇水:如果定植时期温度较高,土坨周围必须浇透,视土壤墒情第二天可再浇一次小水,保持地表见干见湿4.3.2缓苗后的管理(定植后7-10天)a温度:白天24-26℃,夜间15-17℃b水肥:缓苗后15天左右,及时浇促棵水,水量不宜太大,可适当随水冲施3公斤花无缺全水溶性肥料、甲壳素、菌肥等。
培育出健壮植株,提高番茄中后期的座果能力以后可视土壤墒情每隔5-7天浇一次小水以保持地表见干见湿,防止温度过高,湿度小,造成病毒病的发生c防止徒长:这个阶段由于温度高,湿度有一定保证,如果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徒长,可叶面喷施甲壳素进行调控但原则是先以物理控制为主,无效后再选择化学控制4.3.3开花期管理a温度:白天25-26℃,夜间15-17℃通风时要量少多次,防止温度忽高忽低,造成落花落果b水肥:要注意小水勤灌,不可大水漫灌,也不需要带肥,保持地表见干见湿,防止水分忽大忽小,造成落花落蕾c叶面增施含硼、磷的叶面肥,或喷芸苔素提高座果性,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防止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温度高于30℃,春茬温度低于15℃一定要喷花d中耕松土:目的是疏松土壤,促进发根,保墒除草原则是近根浅、远根深,深度约3-5厘米4.3.4膨果期的管理a温度:白天25-26℃ ,夜间13-15℃,后半夜至次日早晨最低控制在10-13℃.地温不低于15℃b浇水:当第三花序开花时,正是第一果穗膨大期(直径2-3厘米),这时开始浇水,水量要充足,以渗透15-20厘米为宜一般5-7天浇水一次c追肥:第一穗果坐果后,追第一次肥,亩施复合肥(N:P:K=15:15:15)20公斤,兑水600公斤浇水;间隔10-15天追一次肥,共追四次。
d整枝打杈去老叶:一般采用单干整支法即每株只留一个主干,单株有6-8穗果时,及时打掉主干生长点,并把所有长出的侧枝(长5-6厘米)都陆续摘除搬掉对已采收的下部果实周围的枝叶要及时全部去掉以利通风透光,使上下层果实大小均匀一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该项工作,以便于伤口愈合e疏果:以番茄一般留6-8穗果,每穗留3-6个果,单株挂果20-25个及时疏除多余果穗和畸形果5病虫害管理5.1物理防治定植时采用银灰色地膜复盖,或栽培地块插小竹并吊银灰色塑料薄膜条进行避蚜;采用防虫网复盖,以减少害虫进行棚内;大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以粘住蚜虫5.2化学防治 药品选择及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蔬菜栽培管理的要求大棚番茄在整个生长期中,会遇到猝倒病、茎基腐病、灰霉病、病毒病、溃疡病、白粉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线虫病、螨虫、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认真检查番茄的病虫情况,做到病虫害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6适时采收 大棚番茄属于远距离运输的蔬菜,室内温度(20℃)保质期20天由销售地远近确定采收时间,可以一点红采收,也可以红一半采收,或者全部红再采收采收最好在晴天进行,以利伤口愈合,减少病害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