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转运处理计算公式.doc
69页垃圾处理 1.垃圾转运 (1)垃圾容器数量的确定某地段需配置多应事先进行规划和估算 容器设置数量对费用影响甚大,垃圾垃圾人均产量、少容器,主要应考虑的因素为服务范围内居民人数、容重、容器大小和收集次数等我国规定容器设置数量按以下方法计算 首先按下式求出容器服务范围内的垃圾日产生量:ARCAW = (1) 2 1CRW—实测—服务范围内居住人口数,人;—垃圾日产生量,t/d; 式中:AA—居住—垃圾日产量不均匀系数,取人·d;~;的垃圾单位产量,t/21 人口变动系数,取~ )折合垃圾日产生体积: 然后按式(2)和(3DAVW ) (2) /( = aveave3KvV = (3) maxave3AV;—垃圾平均日产生体积,m~/d;—垃圾容重变动系数,取式中: 3ave3VDK——垃圾产生高峰时体积的变动系数,取;~t/m—垃圾平均容重,;maxave3 /d)垃圾高峰时日产生最大体积,m )求出收集点所需设置的垃圾容器数量: 最后以式(4)和(5EF)VNA = /( (4) ave4aveEF)VNA (5) = /(maxmax4—单个垃圾容器的容积,EN—平时所需设置的垃圾容器数量,个;式中: ave3次,当每日收—垃圾收集周期,Ad/个;F—垃圾容器填充系数,取~;m/4,以次时,1A4=2次时,=11次时,A,每日收集2A4=,每二日收集集4 —垃圾高峰时所需设置的垃圾容器数量。
N此类推;max 当已知N时即可确定服务地段应设置垃圾贮存容器的数量,然后再适当max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容器最好集中于收集点,地配置在各服务地点. 在规划建造新住宅区时,未设垃圾通道的多层公寓一般每四应超过70m 幢应设置一个容器收集点,并建造垃圾容器间,以利于安置垃圾容器 )清运操作方法(2①移动容器操作方法:是指将某集装点装满的垃圾连容器一起运往中转 站或处理处置场,卸空后再将空容器送回原处(一般法)或下一个集装点因此对收集操作过程的不同收集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收集时间长短, 求出某区域垃圾收集耗可以建立设计数据和关系式,单元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将收集操作过程分为四个基本从而计算收集成本费的人力和物力, 用时,即集装时间、运输时间、卸车时间和非收集时间(其他用时)每次行程集装时间包括容器点之间行驶时间,对常规法, (1)集装时间 满容器装车时间,及卸空容器放回原处时间三部分用公式表示为:tttP + )+ ( = 6dbchcs pc uc h/(次)–––每次行程集装时间(h/;t–––满容器装车时间 式中 Ppchcs–––容器间行驶时间tt–––空容器放回原处时间(h/次);;次)dbcuc 。
如果容器行驶时间示知,可用下面运输时间公式(7)估算h/次))运输时间:指收集车从集装点行驶至终点所需时间,加上离开终点2 (当装车和卸车驶回原处或下一个集装点的时间,不包括停在终点的时间从大量的不同收集车时间相对恒定,则运输时间取决于运输距离和速度, 的运输数据分析,发现运输时间可以用下式近似表示: (7) h=a+bx –––经验次;bh/ h–––运输时间,h/次;a–––经验常数,式中 次–––往返运输距离,h/km;xkm/常数, )卸车时间(3包括卸车及等逗留时间, 专指垃圾收集车在终点(转运站或处理处置场) 次)表示 (待卸车时间每一行程卸车时间用符号Sh/ )非收集时间(4 非收集时间指在收集操作全过程中非生产性活动所花费的时间常用符号一次收集清运操作行程所需因此,表示非收集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数W(%). T)可用公式表示:时间(hcs )h)/(1-w) (8S T=(P++hcshcs 也可用下式表示: T=( P-S + a + bx)/(1 - w) (9)hcshcs 当求出 T后,则每日每辆收集车的行程次数用下式求出:hcs ) N = H/T (10hcs d;其N–––每天行程次数(次/d);H–––每天工作时数(h/d)式中:d 余符号同前。
即行程数可根据收集范围的垃圾清除量和容器每周所需收集的行程次数, 平均容量,用下式求出: ) N = V/(C?f) (11WW周,若计算值带小数时,式中:N–––每周收集次数,即行程数,次/W3–––容器平均容/w;–––每周清运垃圾产量,mCV需进值到整数值;W3 f–––容器平均充填系数/次)量(m; 由此,每周所需作业时间D()为:d/w w (12)? P D = t hcsw w取整到大的整数值应用上述公式,即可计算出移动容器收Nt为式中ww 集操作条件下的工作时间和收集次数,并合理编制作业计划②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是指用垃圾车到各车装满后运往转运站容器集装点装载垃圾,容器倒空后固定在原地不动,因装车时间是关键因素固定容器收集法的一次行程中,或处理处置场 为装车有机械操作和人工操作之分,故计算方法也略有不同 机械装车:每一收集行程时间用下式表示: (13) –––每次行程P—–固定容器收集法每一行程时间,式中:Th/次;scsscs h/集装时间,次。
其余符号同前 此处,集装时间为: PCt Nt -1)(( =)+() (14)dbcpuctscs tC–––卸空一个容器式中:–––每次行程倒空的容器数,个/次;ucttN–––每一行h/的平均时间,个;–––每一行程经历的集装点数;dbcp也可用公如果集装点平均行驶时间未知,程各集装点之间平均行驶时间km/式(7)进行估算,但以集装点间距离代替往返运输距离次)每一行程能倒空的容器数直接与收集车容积与压缩比以及容器体积有关, 其关系式: (15) 3rV–––收集车压缩比;其余符号同式中:/–––收集车容积,m次; 前 每周需要的行程次数可用下式求出: (16) N /w式中:;其余符号同前–––每周行程次数,次W 由此每周需要的收集时间为: (17) NDt值进到大整数值;其余符式中–––每周收集时间,d/w;––– WWw 号同前。
人工装车:使用人工装车,每天进行的收集行程数为已知值或保持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日工作时间为: 18)( 每一行程能够收集垃圾的集装点可以由下式估算: 19) (–––每个集装点需要的集装时间,t式中:n–––收集工人数,人;p 人·min/点;其余符号同前载即可用下式估算收集车的合适车型尺寸 每次行程的集装点数确定后, :重量) 20)( 3 次;其余符号同前m––––每一集装点收集的垃圾平均量,式中:V/P 每周的行程数,即收集次数: (21)其式中:T–––集装点总数,点;–––每周容器收集频率,次/wFP 余符号同前 ③中转站工艺设计计算③机动车 假定某中转站要求:①采用挤压设备;②高低货位方式装卸料;倾入低货位上辆运输其工艺设计如下:垃圾车在货位上的卸料台卸料,另满载后由牵引车拖运,的压缩机漏斗内,然后将垃圾压入半拖挂车内, 一辆半拖挂车装料。
可计算应建造多少高低货位卸料台和配备 根据该工艺与服务区的垃圾量, 相应的压缩机数量,需合理使用多少牵引车和半拖挂车 (1(A)) 卸料台数量 该垃圾中转站每天的工作量可按下式计算kMWE /365 (23)=1yWEM––人; ––服务区的居民人数,–––每天的工作量,t/d;式中,yk 垃圾产量,t/人·a;–––垃圾产量变化系数(参考值)1 一个卸料台工作量的计算公式为kFtt / (24) =t12tF––中转站一天的工 ––卸料台一天接受清运车数,辆/d;式中, 1kt––––––一辆清运车的卸料时间,minmin作时间,/d;/辆; t2 清运车到达的时间误差系数 则所需卸料台数量为 WFAE (25) =/ W t/辆式中,为清运车的载重量,ABB ):( =2 ()压缩设备数量 :为一个卸料台工作的牵引车数量,按公式计算为 3)牵引车数量(C) (tCt / (26) =431Ctt––––大载重量运输车往返的时间; 式中,––牵引车数量;413 半拖挂车的装料时间其中半拖挂车装料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nktt = (27)424n为一辆半拖挂车装料的垃圾车数量。
因此,该中转站所需的牵引 式中, 车总数为Acc ) (=28 1:半拖挂车是轮流作业,一辆车满载后,另一辆) 半拖挂车数量(D (4) 装料,故半拖挂车的总数为DcA (29)+1) =(1一般认为城市固体废物堆肥原料,最佳C/N在26~35:1堆肥料适宜的C/P比为75~150一般认为pH值在~时,可获得最大堆肥速率 厌氧发酵要求的碳氮比例并不十分严格,原料的碳氮比例为15-30:1,即可正常发酵。
